179活字印刷是個啥?

字數:10539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王布犁也並沒有去國子監報道。
    因為他要跟皇帝女兒約會,過個七夕。
    洪武朝的七夕挺沒意思的,以老朱的性子定然不會允許宮女們聚在一起搞什麽活動。
    而且王布犁也預估錯誤了民間對於七夕的活動,並不像是大明後期那般重視。
    上行下效。
    許多事情都是皇宮裏流行開來,下麵才會效仿流行。
    王布犁帶著朱明秀在逛蕩,她可以說入住皇宮後,就沒有出來過,現在看著街邊賣什麽的都感覺十分的新奇。
    一想到嫁給王布犁,就不用在住在皇宮裏,可以在外麵自由自在,心情就更好了。
    可是朱明秀一想到宮中的有些傳言,她立馬靠著王布犁近了一點,抬起頭壓低聲音道:
    “王郎,我聽宮裏人說你當街殺了琉球使者,折了太子哥哥的麵子?”
    “不要聽宮裏那些聊八卦的,她們能知道屁的真相。”
    王布犁撐著油紙傘往她一側傾斜了不少。
    朱明秀抬起頭,可以看得出小姑娘保養的很好,膚色白皙。
    “哦。”
    朱明秀點點頭,她明白了。
    這件事興許就是父皇交代王郎去做的,有些殺人的事明明是父皇的想法,但他卻不會親自動手。
    朱明秀不是沒見過自家老爹沒稱帝前的樣子,隻不過對於稱帝後的模樣印象更加深刻,因為她也開始慢慢長大了。
    這些年難得見到父皇臉上帶著笑容,他總是怒氣衝衝的,對於手底下那幫臣子十分的不滿意。
    認為他們浪費了自己給他們發的俸祿,不僅不辦事,還貪汙受賄,著實是該殺。
    這樣的父皇,讓朱明秀感到很害怕。
    她雖然是嫡長女,要比別人更加受寵一點,但朱明秀一丁點都沒有感覺到有多少父愛。
    好在她就要嫁人了。
    而且她和王布犁相處起來又十分的舒服。
    這不是她一個人的感覺,連她母後都說,王布犁是個會疼人的男人,你嫁給他今後的日子也會好上許多。
    “宮裏都是嚼舌根子的人多,等你走出皇宮後,還是多聽聽鄉間的八卦,比宮裏的有意思多了。”
    王布犁放慢步伐,等著同她一起邁步子。
    “真的!”朱明秀眼裏冒著光:“我很期待。”
    街上沒什麽溜達的,王布犁就帶著朱明秀回家歇著去,隻不過身後跟著兩個老嬤嬤,周遭還有一些檢校作為保護。
    對於這些事,王布犁也心知肚明。
    王布犁伸手牽著朱明秀的手一同往回走。
    朱明秀倒是低著頭看地上交纏在一起的影子,臉色微紅,嘴角往上翹。
    “他的手好大!也好暖啊!”
    如此越界的行為,兩個老媽子就當沒看見。
    尤其是皇帝的女兒朱明秀回老王家歇著,兩個老嬤嬤也不敢輕易阻攔,隻要不發生那種在成婚之後該發生的事就行。
    畢竟二人雖然沒有舉行婚禮,可皇帝都把腰牌給王布犁戴著了。
    再加上這位駙馬爺不僅敢當街殺人,連太子的麵子都不賣,說明陛下對他很滿意。
    宮裏哪個不長眼的敢來找他的茬?
    至於被朱明秀聽見的謠言,那也是有意讓她聽見的。
    否則誰敢不背著公主的麵嚼舌根子啊!
    王布犁的老娘對於二兒子直接把大明公主給領回家的行為,大感意外,連忙好好招待一番。
    如此行徑,倒是讓朱明秀越發的不好意思了。
    “娘,我聽說民間的未婚妻第一次登夫家的門,伱給包個紅包才表示滿意。”王布犁把袖子裏的紅包塞給他娘。
    “是的是的。”
    老娘自然知道兒子是在胡扯,除了童養媳之外,哪有沒成婚之前就登門的。
    此時不過是給未來兒媳婦一個說辭,她連忙把手裏的紅包塞給朱明秀:
    “待到成親後,我再給你包一個大紅包。”
    朱明秀不知道這條規矩,一聽說是民間的,連忙收下,給王布犁的娘乖乖的行了個謝禮。
    兩個老嬤嬤站在一起,她們互相望了一眼,民間啥時候有這風俗了?
    難不成是咱們在宮裏待久了,對於百姓家裏成親的流程不了解了?
    對於大明婚禮,王布犁也不是很了解,他來的時候,大哥已經成婚了,沒經曆上。
    要想經曆一下,還得自己成親。
    更不用說皇家的婚禮還更加繁瑣。
    “星影,你晚上是要舉行七夕活動嗎?”
    一旁作陪的王星影正在仔細打量著自己的未來二嫂,聽到二哥詢問,她便頷首。
    不過是幾個未曾出嫁的小姑娘,由比較有威望的女子牽頭,邀請左鄰右舍的姐妹們,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晚上一起團拜織女。
    這一次大抵是因為王布犁的身份,故而妹妹王星影到成了主辦家。
    而且也是晚上,在庭院擺上個小香爐,插幾炷香拜一拜,嘴裏說著禱告的話,然後開席吃東西。
    “你二嫂也沒經曆過這事,晚上帶著她一起在後院玩玩,我要跟爹說點事。”
    “啊?”
    王星影先是驚了一下,然後才點頭答應下來。
    兩個小姑娘便聚在一起說話,然後又得在額外準備一份冰激淩,有關這個事。
    王星影非常堅決的拒絕兩個老嬤嬤加入進來,這是他們老王家的不傳之秘,嫂嫂們知道沒關係,還能搭把手。
    但是外人堅決不能知道。
    朱明秀聽完小姑子的解釋,一聽是自家夫婿搞出來的,立馬就維護起來了。
    這兩個老嬤嬤是母後派來的人,將來又不會跟著她一起去公主府居住,平白讓她們知道我老王家的秘方,如何能行?
    兩個老嬤嬤也不敢多說什麽,隻是站在門外候著。
    王星影搭在朱明秀耳邊說話,告訴她怎麽弄這個冰激淩。
    房間裏時不時傳來這樣弄,原來是這樣啊。
    王布犁靠在躺椅上,他娘湊過來小聲道:
    “我看這個公主模樣長得還不錯,就是瘦弱了些,不好生養。”
    “娘你放心,短時間我們不要孩子,再讓她養養身子。”
    聽到這話,老母親點點頭。
    現在家裏也不缺錢,再加上公主陪嫁也不會少,養養身子變得強壯些再要孩子也是極好的。
    至於坐月子這事,尋常百姓家可沒有這個條件,能多給她們吃些有營養的食物,就是極好的待遇了。
    如此一來,孩子也健康,母親也健康。
    按照大明的醫療水平而言,生孩子對於女人而言是一道生死門。
    女子強壯一點,生孩子活下來的幾率也能大一點。
    王星影其實是被眾多相鄰小姐妹羨慕的。
    他的二哥成為了天子的女婿,將來她指定是能嫁個好人家的。
    再加上她們看見王布犁的未婚妻,大明公主也來了,更是驚詫萬分。
    於是一幫小姑娘唧唧喳的聚在一起,說著今後你能不能幫我說媒的話。
    誰不想飛上枝頭變鳳凰啊?
    嫁給皇子當側妃也是極好的。
    畢竟皇帝都能把嫡長女這個大明公主嫁給一個平民百姓,她們這些平民百姓如何不能嫁給皇子呢?
    直到深夜,王布犁才騎著小黑子,帶走家中兩個老卒子護送朱明秀回宮。
    朱明秀坐在馬車裏很是開心。
    今天出宮越發增強了她想要早點嫁給王布犁的念頭,因為皇宮一點都不如民間好玩。
    無論什麽時代,大家好像都處於圍城之內。
    外麵的人想進去,裏麵的人想出來,真是奇怪。
    王布犁回去的時候,兩個老兵打個燈籠在前頭照亮。
    巡夜的兵馬司士卒先前就已經碰到過一次了,這次依舊是攔下來詢問,待到得知是王布犁返回後,才開始放行。
    “做的真不錯。”王布犁輕微頷首,並不吝嗇自己的誇獎:“他們沒有因為我去過一次就放鬆警惕,如此京師的百姓才會更有安全感。”
    武大舉著燈籠笑道:“在軍中要比這個嚴格,還要有口令的。”
    “京師的士卒哪能跟在軍營裏相比較啊,稍有不慎,就能直接砍腦袋。”何六滿不在乎的提了一嘴。
    沒有口令,想要刷臉放行,那你就是個死。
    “駙馬爺似乎並沒有因被盤查的事情生氣?”
    “我生什麽氣啊,他們是按照規矩辦事,所以我才說很欣賞他們。
    要是誰都能靠著刷臉指揮大軍,那天下就該動亂起來了。”
    王布犁騎在馬上想了想:“我得鼓勵這種行為,明天抽時間寫份奏章,叫人給兵部尚書送過去,好好誇一誇今天值夜的士卒。”
    三個人慢悠悠的在街上走著。
    此時街邊的燈大多都熄滅了,街上隻有緩慢的馬蹄聲,溫度反倒沒有那麽的煩悶。
    朱元璋接到了女兒順利回宮的消息,同時也拿到了厚厚的冊子,匯總了王布犁今日的言行。
    王布犁都回家休息睡覺去了,朱元璋還在處理朝政。
    就算他對於日本擁有銀礦之事是極為激動的,但畢竟有些遙遠,想要獲得確切消息的時間必然不會太短。
    如今朱元璋在處理諸多朝政後,在臨睡前已經習慣看王布犁這個人身上產生的故事。
    因為他覺得去過仙境的人,說話做事就是蠻有意思的,有著他自己一套的邏輯運轉。
    這套邏輯是不同於朱元璋對許多人的認知的。
    光是那股子灑脫勁頭,便不是旁人能比的。
    朱元璋瞧著王布犁竟然大膽的牽著他女兒的手逛街,哼了一聲。
    到底是經常同仙女進行敦倫,對於公主的身份,也不忌憚,直接就上手。
    這小子果然膽子大的很!
    真以為咱不知道你在夜秦淮體驗過冰火兩重天項目了?
    如此奢侈的行徑,朕都未曾體驗過。
    至於什麽民間未婚妻第一次登門給包紅包,也不知道是不是從仙境當中知道的“慣例”。
    尋常百姓家,哪有未過門的媳婦就去男方家裏的?
    至於最後王布犁在大街上說的話,倒是讓朱元璋極為滿意。
    兵馬司的人可多是朱元璋的心腹士卒,若是能隨便讓人刷臉放心,他這個當皇帝的就睡的不安生了。
    太子也被他支走,早早的休息去了。
    至少陪陪他的媳婦,趁著咱現在還力壯,能抗好多年呢。
    朱元璋身邊就剩下伺候的宦官了。
    “王布犁啊,朕到底要瞧瞧,你去了國子監能給咱什麽樣的驚喜。”
    第二天。
    王布犁並沒有按照朱元璋的意思直接去國子監,而是照例巡視工地。
    因為就快要幹完了。
    旁邊又建造了一個堆放垃圾的地方,待到垃圾焚燒玩之後,再放些木柴之類的。
    越是要到項目完工之前,越不能放鬆警惕。
    尤其是這點小活,也用不著玩什麽打生樁的謠言。
    工部員外郎於文明也終於鬆了口氣,工程總算是要完工了。
    特別是王布犁每日都要來巡視一圈,甚至還要隨機叫住幾個工匠與他們交談,詢問一些事情。
    於文明可知道王布犁是怎麽端掉一個子部的,故而他一丁點都不敢放鬆警惕。
    畢竟他這個員外郎的職位,屁股還沒坐熱乎呢。
    等回了縣衙之後,王布犁寫了份表揚信,叫人送給兵部尚書,希望能讓許多巡夜之人向昨天那些士卒學習,如此城中的治安便有了更多的保障。
    百姓的生活有了安全感,他們才會感到幸福,那違法犯罪的事情也就相應的減少許多。
    至於捕頭鍾牛針對疑似自殺劉有江的排查,還沒有進展。
    王布犁表示知道了,像這種線索少的案子,又不是著急破獲。
    他隻是暫且讓副使主持江東橋巡檢司的工作,看看他的工作表現,是否提拔他或者再從別處調過來。
    其餘巡檢使也時不時的來同王布犁匯報最近的工作,因為劉有江的突然身死也嚇到他們了。
    他們生怕是王布犁叫人下的手,誰讓劉有江曾經刁難過駙馬爺的家人呢。
    我查我自己,那當然查不出來任何線索了!
    因為在他們的認知當中,王布犁與劉有江之間是有舊仇的,懷疑對象自然就直指王布犁。
    可這種事,他們又不敢去說,也不敢去敲登聞鼓稟告陛下,因為沒有證據證明是王布犁指使人殺的。
    難不成也給朱元璋說一句莫須有。
    那死的就是自己了。
    池武等人相信天子還是更信任王布犁,而不是他們這些人。
    王布犁當然不會想這些巡檢使在想什麽,隻不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揪點下麵人的小辮子,讓他們老老實實幹活,供他驅使,莫要做些違反大明律的事,免得牽連他這個上官。
    驛丞對於王布犁是極為滿意的,因為兵部真的給他們補充了驛馬。
    這其中沒有王布犁的奔走,那他們是無論如何都拿不下來的,更不用說換一個其餘的典史來推動此事了。
    直到處理完了縣衙的事情。
    王布犁才騎著小黑子走向國子監,看看報名的情況到底怎麽樣了。
    事情過了三天,該冷靜的也冷靜下來了。
    校長李文忠已經整理好了報名人的花名冊,他拿給王布犁看。
    “目前已經報名了兩千七百三十一人,這些人都送走的話,國子監一下就冷清起來了,把那些夫子們氣得夠嗆,連讀書種子方孝孺都攔不住。”
    李文忠很滿意王布犁的那一番話,直接拐走了許多學子,要去北方曆練當官。
    一個是李文忠說十年後才開科舉的刺激,一個是幹得好直接當官。
    “這些人可不一定能夠全都去的,至少半路上打了退堂鼓,對於他們而言也是極為勸退的。”
    “你說的對,但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可以讓他們覺得不是誰報名都能去的,都是通過自己競爭才獲得這個機會,後悔的可能性就會小一點。”
    王布犁翻著花名冊仔細的瞧著,後麵還記載了這些人的家世,算是親屬關係,一旦出了事,將來也好聯係。
    “你又有什麽鬼主意了?”
    “設置一些門檻唄,有競爭才更能激發人的鬥誌。”
    王布犁把花名冊放下又拿出空白紙,在上麵寫了報名表三個大字,然後又設置格式,一些基本信息,甚至在相貌描述上也做了空格。
    比如你擅長什麽,不擅長什麽。
    去了北方想要做什麽,從哪方麵入手去做,就相當於科舉殿試的小範圍的論述,限製字數。
    李文忠瞧著王布犁刷刷做出這個表格,頷首道:
    “不錯,我這就叫人去謄抄,多叫些人,天內必然完成。”
    “啊?”
    這下輪到王布犁詫異了:“我記得畢昇在宋朝就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為什麽不印刷問卷,反倒要人工抄寫呢?”
    “我沒聽說過。”李文忠很誠實的給與了回答:“何為活字印刷術?”
    “啥玩意?”
    王布犁開始撓頭,不應該吧。
    大宋傳下來的發明,元朝沒有繼承也就罷了,怎麽連大明都沒有繼承?
    因為按照沈括的描述,印兩三本就別費勁了使活字印刷了。
    但是要印上一千本往上,那才叫個神速呢。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還是這項技術在大明都沒有推廣呢?
    王布犁又給李文忠稍微解釋了一下活字印刷術的妙處。
    一聽可以瞬間印出上千本書籍,李文忠一下子就來了興趣。
    李文忠連忙拉著王布犁道:“走,咱們去工部,如此好的手藝,他們卻藏著掖著。
    他娘的,若不是你與我說,咱都不知道世上有如此簡便的法子。
    工部的人都不知道教一教,就曉得累傻小子,非得找他們算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