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四大發明都沒聽過,土鱉

字數:11357   加入書籤

A+A-


    王布犁與李文忠二人一路暢通無阻的到了皇城內,工部辦公的地點。
    工部的人一瞧王布犁又來了,頓時神色緊張起來。
    這位爺難不成又發現了什麽貪汙受賄的事情?
    工部的人不敢怠慢。
    他們連忙把工部尚書薛祥給請出來。
    大家在大廳內說一下,至少也有所準備。
    要不然關起門來說話,大家心裏七上八下的,也沒法子幹活了。
    萬一王布犁又是來抓貪官汙吏的,工部還能不能繼續運轉下去也是個問題呢。
    薛祥見王布犁來了,心裏也是咯噔一下。
    他對於屬下是極為寬容的,就算有點小過內部處理就得了,沒必要上綱上線的。
    畢竟一旦到了陛下那裏,小過錯就不是小過錯了。
    “曹國公、駙馬爺前來所為何事?”
    薛祥主動開口。
    李文忠見他們如此嚴陣以待,更是說明了來意:
    “咱來不找你麻煩,隻不過是想要找幾個會活字印刷的工匠,為我國子監驅使。”
    “活字印刷?”
    薛祥陷入了深思。
    他年輕時聚鄉兵保衛家鄉,後隨俞通海投朱元璋,任水寨管軍,對於船隻什麽的建造比較拿手。
    活字印刷玩意他真沒接觸過。
    薛祥瞥了王布犁一眼,當即回答:
    “我立馬差人去找一找。”
    他知道這玩意定然不是曹國公想要的,而是王布犁他提出來的東西。
    連自己這個文化人都不清楚,李文忠那種稍微有點文化的人,他能知道?
    也就是鬼主意特別多的駙馬爺王布犁曉得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薛祥很快就給出了回複,叫底下的官員們都動起來。
    工部的人聽曹國公是來討要會活字印刷工匠的,連忙開始查找花名冊,尋找會這門手藝的人。
    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沒有聽過活字印刷術。
    大明律都是用的雕版印刷,而且都是銅板的。
    誰用活字啊?
    活字印刷雖然在宋代就被發明出來,但一直都沒有受到過統治者的青睞。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雕版印刷才是印刷業一直使用的技術。
    元朝雖然有人搞出來了木活字,但元朝統治者更加不屑。
    直到明末清初木活字以及金屬活字的使用,才進一步發展了活字印刷。
    待到清代章總時期,才大規模使用木製活字印刷。
    李文忠瞧著這幫官吏瘋狂的翻著花名冊,對著一旁的王布犁開口道:
    “表弟,宋朝真有這門手藝對吧?”
    “當然了。”王布犁瞧著這幫人也是眉頭緊皺:
    “大明工部都沒用過活字印刷這門手藝,難不成都是靠著人員謄抄,往下發邸報嗎?”
    薛祥咳嗽了兩聲:“駙馬爺,這活字印刷,老夫也有過了解,用泥字的話,容易損壞,也不容易沾墨。
    所以一直都沒有被朝廷采用,如今突然索要,短時間內怕是沒有人呐。”
    方才有官員小聲與薛祥說了,他記起來這個活字印刷是什麽玩意了。
    “為什麽不用木頭雕刻呢?
    我聽聞元朝就有人發明出來了木活字啊。”
    王布犁的話讓薛祥語塞。
    他看著大廳內一幫瘋狂翻閱花名冊的屬下,沒有一個敢抬頭給他解圍。
    這完全就是他們的知識盲區了。
    大家都是讀書人,怎麽還被一個沒咋讀過書的人給教訓的無法反駁呢?
    木活字。
    聽都沒聽過。
    光是知道泥活字就已經是工部翹楚了。
    沒有人敢反駁王布犁,畢竟王布犁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沒有詳細的證據我能找你?
    你最好老實交代,興許還能有活命的機會,瞧瞧子部的那些同僚,沒死的可都在大街上頂著烈日幹活呢。
    薛祥隻能佯裝加入尋找工匠的隊伍當中,開始拿著冊子翻一下,假裝在忙。
    “簡單呐,找木匠來。”李文忠大手一揮:“最好叫識字的木匠來。”
    如今皇城還在修繕當中,木匠有的是,但識字的人倒是很少。
    雕版印刷工匠不識字也沒關係。
    但是活字印刷,對於工匠的文化要求就要高了一些。
    對。
    薛祥一拍手,趕忙安排屬下去找人,又按照王布犁的要求現場刻字。
    李文忠帶著王布犁又去工部“鬧事”的事情,也被匯報到了朱元璋那裏。
    “活字印刷?”朱元璋瞥向一旁的朱標:“咱沒聽過啊。”
    朱標也搖頭,他的老師也不教這些個。
    “去找人打聽打聽。”
    皇帝的命令得到了極快的貫徹,很快就有人來同朱元璋匯報活字印刷是怎麽個回事了。
    宋朝畢昇的膠泥活字印刷,這件事是有的。
    但是質量粗糙,而且排版需要工匠識字,識字的文人,也沒有願意當工匠。
    尤其是士大夫們對於活字印刷的排斥。
    雕刻印刷排版精美,而且價格昂貴,無法讓知識大規模傳播。
    但是活字印刷就打破了知識昂貴的特點,更打破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文化壟斷。
    畢竟東華門唱名方為好男兒,誰不想要自己的門人弟子多出點好男兒?
    故而一些當權的,諸如歐陽修、韓琦、文彥博等開明文人,對於膠泥活字印刷也極為排斥。
    再加上畢昇被仇家暗殺,他的後代因為參與製造假交子案件,被誅九族。
    也就沒有人老去推崇這件事了。
    泥字印出來的字也特別大,在一張紙上印的字數少,沒有多少性價比。
    “這麽說,活字印刷還不是一門好手藝了。”
    “回陛下,目前而言是這樣的。”
    朱元璋揮揮手,叫人退下,他又側頭道:
    “咱相信王布犁會給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的。”
    畢竟此子是去過仙境當中的,有些許手段,那也十分的正常。
    倒是朱標眼睛一亮,他抓住了活字印刷搞好了,可以打破一些大儒壟斷知識的小圈子。
    這樣天底下識字的人就會變多了,那被地方官府歪曲政策傳遞給下麵百姓的事也就能相應減少。
    朱元璋利用空印案清除一大批地方官吏以及不少京師官員,就是為了加強中央朝廷對地方上的控製。
    “爹,這個活字印刷術,我認為還要好好推廣,我們不能讓大宋好的傳承在我大明斷了。”
    朱標較為興奮的站起來,溜達了幾步:
    “此事若成,天下各地建立縣學,給學子發放書籍,造價就更便宜了,大明識字的人也會變多。”
    “嗯?”
    朱元璋倒是沒有往這方麵想。
    不過如此以來,那國子監的三千學生當真不是什麽寶貝疙瘩了。
    有了活字印刷,瘋狂的印刷書籍,用不了多少年,就又能培養出不少讀書人。
    那孔家算個屁啊?
    至於孔家想要繼續成為衍聖公,而且他們對於大明朝也並不是很上心,人家願意繼承大元給他們的優待。
    蛇鼠兩端的貨,意圖兩邊都得利。
    朱元璋對於孔家十分看不上,一個個軟骨頭。
    他們勸大元皇帝,天子當與社稷共存亡,不能輕易放棄元大都,等到明軍來了路過曲阜,他們直接率眾出降。
    因當時明將還沒有攻破元大都,元朝的衍聖公隻是派兒子去對付一下徐達。
    結果衍聖公兒子被老朱給訓斥一頓,伱們跟老子裝他媽的什麽的清高?
    胡元入主中原的時候,你們一樣老老實實跪在地上給胡元王朝效命,還他媽的主動送賀表。
    現在新朝就要建立,還他媽的跟咱擺上譜了!
    呸,狗東西。
    老子雖然是平民百姓起家,但就跟漢高祖一個樣。
    誰敢說天命不在老子?
    咱聽說你病了,是真病還是假病?
    要是裝病,老子叫你好看。
    聽到朱元璋的大白話訓斥,然後當代衍聖公的骨頭再次癱軟下來,立即日夜不停滾到了金陵拜見朱元璋。
    朱元璋見了元朝衍聖公一開口就是你個老秀才。
    什麽他娘的衍聖公,咱不認,你就是屁。
    這也是在老朱之後看孔子、孟子都非常不順眼,想要給他們縮減供奉的事情。
    一想到能打破那些儒家小圈子的法子來了,朱元璋整個人臉上都笑出褶子來了。
    “嘿嘿嘿。”
    “爹,你笑什麽呢?”
    “哎呀,你去看看咱這好女婿把活字印刷搞的到底怎麽樣了?”
    朱元璋此時不想跟朱標說這些心裏話,他深受那些個儒家老師的影響,有些事咱先給辦了,到時候叫他這個守成之君好好沿著製度往下走就行。
    朱標聞言隻好退下。
    “哎呀,美啊!”
    朱元璋自從進入仙境之後,整個人的臉上就沒咋流露出什麽笑容來。
    每次進入仙境都得恨不得給自己子孫後代幾巴掌。
    你們也配姓朱?
    咱看你們這幫廢物點心,都該姓豬才對。
    不配繼承咱的大明。
    或者說朱元璋以前是有些圓臉蛋的,但最近大圓臉都變得瘦削一點了。
    朱元璋對於王布犁越發的滿意,此子是個喜歡辦實事的,而且還是咱的女婿,在忠誠這方麵上沒有什麽疑慮。
    而且朱元璋也相信,他都能進入仙境當中去玩什麽仙女仙器,誰能拉攏住咱的好女婿為他效命?
    目前的狀態,朱元璋對於王布犁的做事自覺性極為滿意。
    就算是老朱自己個對於王布犁的拉攏都覺得是小氣點了,當然也是為了避免被他發現什麽異常。
    此子心思極為敏銳。
    現在王布犁在不知不覺就幫助他完成刺破儒家小圈子的事,讓他們今後誰都別想高高在上的事,就讓朱元璋十分的暗爽。
    如此長久以來,朱元璋還是第一次忍不住臉上止不住的想要笑的。
    工部。
    “薛尚書,我勸你還是找找有關活字印刷的書籍,好好改進一二,這樣也有利於學問推行天下。”
    王布犁的話,讓薛祥連忙點頭。
    工部目前都是忙著製造軍械以及修建南京和皇城,組織人來服徭役。
    對於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還真騰不出心思來搞。
    王布犁的表格其實很簡單,還沒有百個字。
    工匠們很快就給刻好了,薛祥就看著王布犁指揮人開始印刷。
    李文忠瞧著著一張張表格印刷極快,幾乎是一上手就搞出來了,而且也簡單,他還忍不住親自上手弄了。
    “表弟,你這法子可真是好使,不是白說的。”
    李文忠劃拉一下,就有一張表格被印刷出來,雖然是手動的。
    隻不過是要按照要求,或者對照表格擺弄字體。
    就算讓不識字的工匠來弄,唯一的破綻就是沒對準,可能會把字給放在錯誤的位置上。
    一旦完成排列,後麵也用不著識字的工匠來忙活了,是個人都可以幹。
    薛祥等人其實也開了大眼,他們沒想到這個活字印刷能這麽快。
    朱標也在圍觀人群後麵瞧著他表哥的操作,可以說沒什麽難度,隻是熟練度的事情。
    眾人圍著看熱鬧,都沒有人發覺太子來了。
    倒是王布犁瞥見了同樣墊著腳在人群外麵看熱鬧的朱標,他隻是揚了下脖子表示打招呼,朱標也明白王布犁的動作,回了他一個,繼續看李文忠的操作。
    這玩意對於李文忠而言是極為好玩的,待到他玩的胳膊算了之後,才讓給一旁的工匠,叫他們好好弄。
    “太子殿下?”
    李文忠的一聲行禮,倒是讓眾人都回過頭來,連忙行禮。
    朱標隻是頷首:“我聽下麵的匯報說咱的妹婿又來工部了,我還以為又在工部抓到貪官汙吏,送到外麵去服勞役呢。”
    薛祥等人連忙請罪,說不敢做違反大明律的事。
    “你們今後且好好做事,以前的事,既往不咎,給你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若是再敢犯,我可在父皇那裏給你們求不了情了。”
    眾人慌忙感謝太子朱標大仁大義,眾人緊繃的心總算是鬆弛下來了。
    “薛尚書,這個活計你專門找來工匠,配合駙馬做事。”
    “回殿下,下官必定會找技術精湛之人,來配合駙馬都尉的。”
    “好。”
    “你辦事,我還是放心的。”
    朱標又叫王布犁跟著他去外麵走走。
    “父皇叫你協助表哥治理國子監,你有什麽想法沒?”
    “沒啥想法,就是按照陛下的要求做唄。”
    王布犁在皇宮內的長廊溜達,眼睛四處打量,這些大漢將軍的個頭真不錯。
    尤其是瞧著給朱元璋的殿門口站崗的士卒,王布犁目測他們的身高得超過一米九。
    不得不說,真他娘的威武。
    看上去就有壓迫感!
    “還沒思路呢?”
    “哦哦,有一點。”
    朱標懷疑他方才心不在焉,故意搪塞自己。
    王布犁又給朱標簡短解釋了為什麽要想起來搞活字印刷,就是為了散發報名表,用來篩選一些人,讓他們感到有危機感。
    就相當於考一次鄉試似的,在競爭當中勝出,才能更好的激發出他們去北方的堅定信念。
    不是誰報名想去就可以去的,你得證明自己有那個能力才可以。
    朱標輕微頷首,那個報名表就相當於一個策論,便是科舉的變種。
    自己這個妹夫不愧是能進入仙境的聰慧之人,他腦瓜子就是轉的快。
    “我也是今天才聽說過活字印刷,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這又不是什麽不世出的秘密,稍微有點想法的人都該知道啊,你知不知道我華夏最偉大的四大發明是什麽?”
    “什麽?”
    朱標整個人都呆愣在原地,以至於沒有跟上王布犁的步伐。
    “我沒聽說過,我敢肯定教授我這麽多年的老師也從來沒有聽說過。”
    王布犁看著朱標一臉驚詫的神色,也止住腳步側身等著他:
    “你肯定聽說過,隻不過讀儒家書籍腦子讀傻了,不像我沒怎麽學習過儒家典籍,所以我能保持清醒的認知。”
    朱標對於王布犁如此焚書坑儒的說法,翻了個白眼。
    你這話要是讓那些大儒聽到了,非得好好把你記載書裏,好好罵一通,讓你流芳百世。
    這就是他們的手腕。
    “你說說,我就不相信你胡謅出來的我華夏最偉大的四大發明是我聽過的。”
    朱標隻見王布犁伸出手指,嘴裏噴出幾個詞匯:
    “印刷術、造紙術、火藥、指南針。”
    這四個詞其中的三個詞他都聽過,那最後一個指南針是什麽玩意?
    “你沒聽過?”
    “我沒。”
    “你真是土鱉。”
    一旁的大漢將軍,不知道要做出什麽動作,而且也不敢動彈。
    生怕他們兩個人注意到這裏還有人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了。
    要死了。
    駙馬當眾罵太子是土鱉。
    關鍵太子還不敢反駁。
    什麽四大發明,他也沒聽過。
    俺就是站崗的,別的啥也不知道,你們二位千萬別看我。
    王布犁忍不住搖搖頭。
    這種幾歲小孩子都能嚷嚷出來的,而且這些玩意也早就是宋朝之前搞出來的。
    現在什麽時代了?
    大明了。
    比南宋朝晚了一百多年。
    難不成大明想要發展科技,真他娘的要靠摸金校尉啊?
    朱標被王布犁懟了有話說不出來。
    他看著王布犁,真以為誰都跟你一個樣,能夠進入仙境當中,去學習新知識?
    朱標倒是不恥下問:“布犁,何為指南針?”
    “啊?”
    王布犁往長廊外走了兩步,指著南邊的太陽道:
    “太子哥,你是真不知道這玩意是啥咋滴。
    不可能啊。
    這指南針是最早被應用的!
    你的老師這麽多年都教了你什麽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