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視察

字數:10430   加入書籤

A+A-




    軍裝是統一的,但是大小並不合身,多是能製成就可。
    於是王布犁便叫人去尋炭筆,他來作畫。
    自從王布犁展現這個素描畫像的手藝後,便在宮中流行開來。
    許多妃子都願意畫著玩,尤其是聽王布犁說過什麽鼻孔定位法之類的,更加有趣。
    朱元璋瞧著王布犁按照身高、肩寬等製定章程,大抵就是兩寸為一個碼數,這樣盡可能的合身一二。
    又把大殿外的護衛們叫進來差人量一量數據,記錄在案,粗糙的對比一二。
    朱元璋瞧著王布犁這通忙活,主抓一個讓裁縫分批量的按照尺寸製作,並且做好標記,方便到時候去分發給下麵的士卒。
    如此一來,算是大幅度戰襖發到下麵,減少士卒返工的麻煩。
    “好好好。”
    朱元璋越看越滿意,又開口道:“待到二期人馬遷徙過去,若是有未成親的小夥子,朕是願意給他們說親的。”
    王布犁沒想到朱元璋還有做媒人的習慣,隨即又問道:
    “陛下,哪有那麽多適齡女子?”
    “上元縣城外的寡婦們,朕是鼓勵她們再嫁的。”
    明初。
    南京城廣民稀,亟需填實。
    出於居重馭輕的考慮,明廷在此設立了大批衛所,同時允許家屬隨營生活。
    為方便調用和管束,朱元璋早在吳元年公元1367年即下令修建軍營,而且要求“居營者必以總旗為首,小旗次之,軍人又次之,列屋而居。
    凡有出征,雖婦女在家,亦得互相保愛。”
    朱元璋把家屬納入軍事化管理的範圍,其一方麵可以使軍士安心出征,一方麵也暗含有以家屬充當人質的目的。
    畢竟此時政權尚未穩固,以歸附軍為主體的軍隊,還不是可以完全依靠的國家機器。
    可是不久就出了問題。
    明初戰事還很密集,軍士陣亡者很多。
    明廷為此不得不專門設立寡婦營來安置陣亡及病故軍士妻小。
    因為寡婦眾多,甚至被劉基作為京城長時間不下雨的原因之一。
    這場求雨鬧劇,更是成為了李善長攻擊劉基的緣由,沒有人在意寡婦們真正的生活,都是被拿來攻擊政敵的借口罷了。
    當然了朱元璋也不是那種什麽都不管的人,畢竟還有那麽多活人看著呢。
    不願意再嫁的,那就每個月給她雙倍的薪米,願意再嫁的領一筆撫恤。
    南京衛所屬大都督府管轄,居住在寡婦營中的軍士遺屬的撫恤費自然隻能由中央財政撥給。
    對於國力尚弱的明朝政府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沉重負擔。
    明代財政分起運和存留兩部分。
    起運是地方上繳中央的稅賦,存留則由地方政府按有關規定支配,其中包括居住在地方的亡故軍士家屬的撫恤費。
    為把這個包袱甩給地方政府,朱元璋特別規定亡故軍士妻小“願還鄉裏者,人給米二石,官給腳力送之”,鼓勵其還鄉生活。
    但是,單純鼓勵寡婦自願還鄉的作用很有限。
    急於甩掉包袱的明朝政府,想著遣返寡婦減輕了中央政府的負擔,但另一個難題又浮出水麵。
    大明的經濟發展是有差異的,好不容易來了南京落戶,還要回老家受苦?
    於是寡婦營就出現了,反正我就是南京周遭的戶口,你給我返鄉,那也是返鄉在這裏。
    我男人為國家死了,你就要趕我走,沒天理了,求天子給我們作主之類的。
    搞得朱元璋沒脾氣,就這麽的全都落在這裏。
    他倒是想要強行給送回原籍,可一個個效仿做潑婦狀,又不能真的一殺了事。
    此時的程朱理學還不算嚴苛,守節或者改嫁全憑寡婦作主。
    表麵上是對軍士家屬的恩賜,實則就是為了甩掉包袱。
    相比於這些寡婦,朱元璋更願意恩養一些傷殘的士卒,他知道這批人盡管傷殘了,但也會為他拚命的人。
    聽著朱元璋的建議,王布犁輕微頷首,也不作聲。
    他倒是可以把織布機拿出來,讓這幫寡婦營的女子們為朝廷做活,但是老朱沒提,他也就沒說。
    胡惟庸搖搖頭,微微躬身:
    “陛下,她們領慣了薪米,又不肯離開南京,如何能容易嫁到貴州那深山老林裏去哦?”
    這些寡婦們目前對於大明財政的支出壓力,一丁點也不小。
    別看大明一直都在勝利勝利,踩著敵人的屍骨。
    可己方士卒的死傷也不在少數,尤其是洪武五年那一次北征失利,更是造就了不少寡婦出來。
    尤其是南京城外,那麽多雙眼睛瞧著呢。
    倒是沒有人會冒著極大的風險給她們扣發口糧,尤其是馬皇後還會時不時的看望她們。
    待到占據雲南後,沐英根據朱元璋的要求,調集南京外的衛所家屬過去。
    但是雲貴地處邊遠,生活困苦,盡管赴衛可以全家團聚,但困苦的生活還是讓相當多的軍
    士家屬裹足不前,依舊滯留在南京,老朱鼓勵家屬離京赴衛的政策並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至於朱元璋不得不下令強行遣送家屬離京赴衛,一方麵可以使軍士安心在邊衛服役,一方麵可以減少京城滯留軍屬,騰出占用的營房,一舉兩得。
    “此事再商議商議。”
    朱元璋覺得目前就出現一個初版,具體的細節還需要繼續商談一二。
    朱標則是剛給何真寫完回信,表達自己大吃一驚的情緒。
    對於這件事很是滿意,他會派人去親自落實這件事,到時候還需你來協助一二。
    於是王布犁也不多待,而是直接牽著馬翹班回家了。
    等他溜溜達達到了公主府,聽仆人說公主跟隨皇後出去看望孤寡老幼去了。
    王布犁點點頭,又去看他們吹玻璃玩。
    不得不說這三個手藝人是有點天賦再身上的,已經擺了不少物件。
    這些東西全都會發到皇店裏去售賣。
    “不用都做成一樣的,現在就隨你們心意。”王布犁戴著口罩笑嗬嗬的道:
    “用不著太累了,天氣越來越熱,下午就甭幹了,也不著急大量賣出去。”
    三個人皆是向著王布犁道謝。
    “明天給你們放幾天假,回家歇歇,看看家裏介紹什麽合適的姑娘沒有,亦或者需要我出麵說親,都行。”
    這下子倒是給王布犁跪下了。
    如此大恩,豈能不報。
    王布犁笑嗬嗬的叫他們起來,主打的就是一個跟著我混有肉吃。
    待到太陽快要落山了,朱明秀才坐著轎子回來。
    然後她精細的瞧著王布犁竟然比她還要早到,臉上帶著笑,一下子就撲進王布犁的懷裏。
    “夫君,今天我好累啊!”
    “我給你揉揉腳。”王布犁說著就要去給她脫鞋。
    “不要。”盡管已經為人婦,可是在大廳裏還是十分害羞,朱明秀小聲道:
    “走了好多路,肯定有味道,夏天又容易出汗,我先洗個澡。”
    等到衝涼之後,他們夫妻倆一同吃飯。
    王布犁聽著朱明秀嘰嘰喳喳的說著一些今天的見聞。
    朱元璋雖然發愁支持的錢財巨大,但是還沒有拎不清連撫恤都不給,也沒有被後麵的文臣定下砍腦袋記錄軍功的章程。
    “那些不嫁人的婦人的生活還是有些慘的。”
    “嗯。”王布犁給她夾著菜:
    “在大明各地百姓的生活有比她們還要慘的不計其數。
    至少朝廷每個月都會給她們兩石糧食,比我當小吏的時候都多,許多種田的百姓一年剩下的糧食興許都沒她們多。”
    朱明秀沒有反駁自己夫君的話,因為她相信王布犁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誆騙她的。
    “為什麽大家都生活的這麽困苦啊?”
    朱明秀平日裏再宮中也會幹活,但是吃穿用度上並沒有什麽缺口,而且她接觸的層麵也沒有這類人。
    隻不過馬皇後以前是自己做這種善事,待到女兒成親後,才會帶著她們一起去見見世麵,希望她們再家裏也不要過度奢侈。
    大姐臨安公主從去歲就跟著馬皇後外出探望這些人了。
    今年朱明秀還是第一次出去見世麵。
    她覺得自己想象當中的大家已經很慘了,就是吃不上肉之類的,但是真到了那個場景,瞧見許多人的慘樣,確實是突破了她的想象。
    朱元璋跟兒女吹噓自己吃不上飯之類的,也沒有過多描述慘樣,畢竟當爹的還是要麵子的。
    王布犁覺得大明目前的情況算不得好,隻是脫離了大規模戰爭的局麵。
    但是局部戰爭還會緊鑼密鼓的發生。
    老朱一直都頭疼沒有錢財安置大批人員,可一旦打下銅礦之後,王布犁也覺得朱元璋不會花錢讓經濟變得好起來。
    “你想幫她們?”
    王布犁當然不是小孩子,能聽明白朱明秀話裏話外都透露出來的意思。
    朱明秀放下碗筷,輕微側頭看著王布犁:“夫君,我也不是你當時說的什麽心軟的神,就是想要幫母後一些忙。”
    王布犁哈哈笑了兩聲:“我懂,伱是想要把織布機拿出來,讓她們用唄。”
    “是這個意思。”
    “目前而言是不行的。”王布犁搖搖頭:
    “現在拿出來對於大明沒什麽好處,光靠著布匹賣給高麗使臣,他們的吞吐量太小了。
    一時的利益會造就大量布匹價格下跌,到時候行業越來越卷,這個織布機也就不是什麽造福百姓的物件了。”
    朱明秀不是很懂,見王布犁堅持,也就沒有鬧著非得拿出來不可。
    她曉得自己不如夫君聰明,夫君如此做,定然有他的道理。
    要不然許多國事,父皇也不會叫自己的夫君過去出主意。
    王布犁揉了揉媳婦的腦袋,開口道:“幫助那些寡婦,不如讓她們再嫁,免得孤苦伶仃的過上一輩子。
    這些婦人除了接受漿洗衣服的活,也能織布,我到時候問一問工部製作戰襖的時候,可以從這群婦人挑選一些好手,叫她們聽安排做衣服,也算是幫扶他們了。”
    朱明秀輕微頷首。
    王布犁也知道自己說的不現實,給她們找男人。
    大明能夠建立畢竟是經曆了不少的戰亂,男人作為主力被消耗許多,女人在軍隊的保護下,才能大量的幸存下來。
    導致目前而言,許多地方都是男人少,女人多。
    而且這些寡婦再嫁人之後,就沒法領到朝廷給的撫恤了,所以很多人幹脆就不在成親。
    每個月省著點吃,還能用糧食換些錢財。
    京杭大運河入江口。
    王布犁也懶得提前通知,直接搞了個突擊檢查。
    他站在攔截的大壩上,河裏的水排幹淨了,但是全都是淤泥,往下挖也都是水。
    為此不得不挖一段再把水給人工弄出去。
    虹吸現象也不是沒有人不會用。
    隻不過此時落差是有點大,竹筒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倒是把滅火車給推來,用來吸水,再費勁的弄上去。
    工部主事蘆堂連忙過來給王布犁介紹目前工程的進度。
    隻要是夏季來臨,害怕下大雨,到時候又是功虧一簣。
    河岸已經開始堆積土堆了,力求把施工段全都給圍起來,避免四處的雨水全都落在這裏麵去。
    王布犁雙手背後,身後的人給他打著傘遮陽避熱:
    “下雨的時候也要安排人巡查,避免這些土堆被衝破,雨水全都流進去,最好別出什麽人命。”
    南京夏天的雨量可是不小的。
    “駙馬爺放心,工地安全大家還是挺重視的,他們都是來這裏賣苦力掙錢的。”
    “嗯,如此多的人,有沒有鬧事的?”王布犁又提了一嘴:“難免會有人吃飽了想要欺負人,多吃多占的。”
    “規矩駙馬爺早就定下了,誰敢違抗,不單單前麵掙的錢要返回去,還得讓他加倍做苦力。”
    蘆堂為此十分得意:“如此重罰之下,還沒有人敢輕易犯事呢,更不用說還有士卒看守。”
    “嗯。”
    王布犁瞧了一眼,遙遠的看著糞霸帶人運車把這些人的產出都弄走去漚肥。
    “那個人可敢搞事?”
    蘆堂瞧著運糞的人,搖搖頭:“此地的公共廁所每天一清,時不時的會有滿員的情況,他們忙的很。”
    “行。”
    王布犁再次點頭,隻要工地上不出安全問題,也沒有人聚眾鬧事,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剩下的就看工程質量問題了。
    相信在朱元璋連坐的製度下,大明的工程質量還是可以保證的。
    作為項目總指揮,王布犁也沒想到自己會有一天能幹上大壩的工程。
    “今天我也帶著人在這裏吃大鍋飯,叫廚子多給我這十幾個人準備一點。”
    “明白。”
    王布犁在視察工地,經過上一次燒石頭的事情。
    許多迫切來掙錢的人來了工地都必須要記住一件事,好好守規矩,別當害群之馬。
    要不然不僅僅是你自己會遭到懲罰,還會立即結清與你相同村子工人的工錢,一同被衙役帶回家去,當眾宣讀懲治措施以及緣由。
    也就是相當於為了保住大家的收入,多了相互監督這麽一個過程。
    王布犁對於修大壩用的就是以工代賑的法子。
    官府投資建了工程,百姓因為打工手裏也都有錢了,還會有膽子花一花,那經濟就稍微繁榮起來了。
    這對於明初的經濟環境而言,也算是一劑良藥。
    倒是免除了朱元璋總是想要讓人服徭役不給錢,服徭役的人還得自己搭錢的想法。
    到時候百姓就更加困苦,哪還有錢往外花呢。
    “駙馬爺,這飯菜可還合口?”
    王布犁坐在椅子上往嘴裏扒拉飯菜,瞧著給工匠打飯的人,看看有沒有勺子開抖的。
    “還行,不難吃。”
    王布犁瞧著排隊的人:“他們這有隨意插隊的嗎?”
    “有這種現象。”蘆堂點點頭:“多是去如廁,叫同村的人先拿著飯碗給他端著。”
    “嗯,你就在此這待著,我帶人去轉轉。”
    王布犁也知道這種現象是不能避免的,端著碗站起身來溜達,瞧著那群坐在地上吃飯的工匠。
    蘆堂不敢阻攔,他知道王布犁這是沒有聽信他的一麵之詞,要去走訪一二。
    王布犁走了一百米,慢慢蹲下,坐在地上,看著一堆人:
    “平日裏的飯菜也會這麽多嗎?”
    正在狂吃的工匠猛然見到有當官的不好好吃飯,來問他話,有些懵逼。
    倒是旁邊的人機敏些,連忙道:“回老爺,平日裏飯菜也這麽多。”
    王布犁扒拉著自己碗裏的菜點點頭:“吃得飽?”
    “吃得飽,每天能吃三頓咧。”
    唐坡倒是覺得眼前這個年紀輕輕就能當上典史老爺,將來指定是大官。
    “那便好。”王布犁看著眾人道:
    “我是江寧縣典史王布犁,今天來視察一二工地,就是想要瞧瞧諸位吃的如何,工部的人有沒有人敢貪汙你們的口糧。”
    “王半升!”
    離得近的人立馬就喊出了王布犁在民間的綽號。
    “不錯,就是我。”
    王布犁先是應了一聲,繼續扒自己碗裏的飯。
    “那是駙馬爺。”
    工匠們便嘿嘿的笑起來。
    誰都知道大家能來這裏做活掙錢,都是托了駙馬爺的福。
    如今見他又同大家吃一樣的飯,更是覺得分外親切。
    王布犁站起身來對著眾人道:“天氣越發炎熱了,去歲在南京城裏幹活的工匠都能在中午最熱的時候休息兩個時辰,有冰涼的綠豆湯喝,陛下也恩準了你們也可以有此待遇。”
    聽到王布犁言語,工匠們倒是歡呼起來,惹得許多人都伸著脖子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