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香飄芙蓉願(下4)
字數:4012 加入書籤
第一百七十四章 香飄芙蓉願(下4)
小船複前行,已經來到村邊山丘邊,前麵水域也漸開闊,芙蓉花漸少,但依舊在水中盈盈娉婷。
千君坐在船頭聽明文講的津津有味,便問:“是不是這芙蓉願的好東西都讓你們給禍害了。”明文輕搖船槳,歎道:“這地方守著山水,珍禽魚類老了,你能禍害多少,我們屯馬場那邊鳥你都整不敗,別說這地方了。再說這一年中能有幾天閑著,誰有功夫總上這來。這兩天是端午節你來,我爹法外施恩,給我放兩天假,不然的話我都沒想出咱們啥時侯能好好呆一陣呢。平常日子讓你來你有功夫來嗎?”
千君誠懇的搖頭。
明文繼續說:“這屯子人守著這風水寶地你看有幾個人出來溜達的,都在隊裏鏟地呢。”明文又歎說:“今天好不容易出來一回,得在這地方多待一會兒,慢慢劃船,細細遊賞。”
轉過山丘,北麵直麵江灣,但見江水浩蕩,白浪翩翩,江風更送無限風涼,江畔柳隨風飄擺。山丘上依舊鬱鬱蔥蔥,這一派山丘樹木,恰抵擋了北來江風寒潮,才有這芙蓉願的豐饒多姿,宛若多情安靜的紅顏仙子。而山丘北麵時有江浪滌蕩,則更像一位豪氣灑脫的壯誌男兒,守位伊人,獨戰雨雪。
遠江中俄見幾隻漁船在江中起浮,江畔柳蔭中倒也站著幾對如明文千君般的小情侶。
明文滿懷豪情:“怎麽樣這江水?”千君點頭:“挺敞亮!”明文便說:“我帶你上前邊看看去。”千君整了整衣襟,忙勸阻說: “江麵上風大,這小船能行嗎,咱還是別往裏麵走了。” 明文笑了笑說:
“不往裏走,就在這山丘岸邊劃行,問題不大。”
江水繞青山,偶見小沙灘。船兒緩緩行進,那江畔古榆垂柳竟斜伸至江水邊,不釣水中日月,卻欲鉤岸邊魚蝦。千君在船上一撫那絲絲柳枝,又在手中輕弄一時,又歎道:“多好看,這要有像機照一像多好。”明文不解地問:“剛才那荷花池那麽好看你不想照像,這會兒咋想起照像了呢?”
“剛才我盡尋思咋防備你了,忘說了。”千君又慚愧無聊地說:“剛才說和現在說是一樣的,你有照像機呀?”明文理所當然地搖頭。
正說著忽聽得頭頂榆樹杆上一聲怪叫,抬頭看一隻山狸子正悠閑地走在橫生的樹杆上,敏捷地又跳上山丘的另一顆樹杆,千君倒毫不畏怕,卻驚奇地說:“這玩意長的好像豹。”明文解釋說:“這是純山狸子,吃鳥吃兔子,猴子都不敢惹它,老靈快了。屯子人都說家貓年頭多了不回家上山變山狸子了,其實不是。”
明文說著不由得長歎一聲:“這地方啥都有,就是沒有像機呀。”千君撫過垂柳,小船繼續前行,千君便說:“好時光都記在心裏,不用相機收藏。相片容易褪色,容易丟,喜歡的東西珍藏在心裏永遠不會丟。”明文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千君:“哎呀,你感悟咋那麽深呢,有文化呀!”
千君不屑地說道:“別以為就你念過書!”
明文嘿嘿一笑繼續擺渡前行,前麵紅陽高掛於山林間,兩座山丘赫然攔住去路,緊挨著依水岸獨立,山影疊立水中。依水繞至山前,看兩山中間山腳下隻留不足三米的一條縫隙,又被橫生的山裏紅,山丁子樹和小榆樹所掩蓋,時有江水在這裏流過,進入縫隙中。細看來這兩座山丘兀自從排列有序的山中突圍出來,欲攔截一江春水。
明文收槳問千君:“知不知道這是哪?”千君一臉迷茫地問:“哪呀?”
明文用手一指山對麵:“咱倆來的時侯不是從前麵走的嗎?記不記得沙地上流過一條小溪?”千君點頭。
“哎——那源頭就在這呢,有這水滋養你沒看這兩山的樹木都旺盛嗎。”千君站起身細看了看:“啊,原來如此!”明文又解釋道:“這兩座山又叫接源山。後來又慢慢叫做結緣山。”因又對千君講:“這回這兩座山有啥說道明白了吧?”千君見明文又要展示他的滿腹經綸,故意問:“啥說道啊?”
“結緣——就是喜結良緣或在此結緣唄,這些小年青的沒事時侯都上這來轉一轉,過一陣子保證能找著合適的對象。到這芙蓉願來,前麵那蓮花泊你不去都可以,這結緣山你卻不得不來,要不然你就白來了。”
千君秋水煥彩:“這麽靈,你去年是不是上這轉一圈然後就和我相親了?”
“那不咋地,我特意到這打個站回去的,完了革嬸就給我介紹對象嗎!”
“哎呀——真準呢!”千君回歎。
“你看這兩座山有啥特別的嗎?”
“沒有。”
“這裏有仙兒,等江水退去的時侯你就看見了,這兩山底間有個洞。”
千君一聽便知曉明文那閑扯西遊,胡謅神怪的本領又要拿出來白話一翻,看著明文信口開河的樣子便接著說:“洞裏住著個白胡子老頭。”明文搖頭:“洞裏住條大白蛇。你猜那蛇多大?”
“多大呀?”千君搖頭表示不知,又示意明文:“等一會兒,楊先生,我坐下來好好聽你講。”說著千君坐在船頭準備慢慢聽明文講演一番。
“都說那蛇喝水時侯腦袋探江裏蛇尾巴還在山上呢。你看大不大?”千君望了望那三四十米高的山頂,不由得“媽呀”一聲,明文又講:“一年吃一頓就夠了,然後就體眠了。”
“吃大象了?”千君實在忍不住樂,捂著嘴失聲笑了出來。
明文一本正經的說:“你笑啥呀,你心思我跟你開玩笑呢,這麽大蛇一頓不吃大象也得造個老牛啊!”
“那生產隊老牛還都讓它吃沒了呢?”明文解釋說:“成仙得道不禍害老百姓。”千君又不解地問:“這麽大蛇得修練多長時間呢?”
“得千八百年吧!”
“那和白娘子差不多。”
明文篤信地說:“我估計這蛇就是白娘子。”千君又疑惑地問:“她怎麽把許公子一個人扔在西湖了?”明文卻不覺得奇怪:“神仙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哪兒好在哪待著。”明文又講解道:“它沒事就變成美女,從山上下來,沿小溪上芙蓉橋,再從蓮花池繞一圈,從咱倆來這岸邊飛到這結緣山,然後在變成蛇鑽洞裏去。”明文神乎其神地比劃一痛:“從來都是變成美女晚上飛出來,到這背人的江邊才變成蛇,不嚇唬人。”
“你看見了?”
“我看沒看見——這江邊人都知道這事。這山清水秀的地方啥精靈沒有。爺爺都知道這事,不信你回家再問問屯子人,看有沒有知道的。”
千君強繃著笑看了看這結緣山,又偷瞄了明文一眼,臨江憑風,楊公子此時神彩奕奕。
輕撫一嚇胸口,千君又躺在小船上,輕歎了口氣:“聽得我有點心慌,一會兒不能出來呀?”千君還是笑著問明文。
明文哈哈一聲朗笑:“哎呀,你得啥緣份能看見白娘子呀,放心吧,你輕易看不見。”千君看了一眼已然偏掛的紅日,便說:“那看不見白娘子,結緣山也見了,咱得往回走了,你看現在幾點了?”
明文見日過山頂,多年的生產經驗告訴他,現在起碼有兩點鍾了。明文便說:
“兩點鍾是有了。”千君又說:“走出芙蓉願得將近一個點,騎自行車再回去,到家弄不好就得四點,還得給爸做飯呢,行了這一天溜達的差不多了。” 明文也朝前麵看了看:
“行,前麵的山也快到盡頭了,回去也行了。”
於是二人興盡回船,明文繼續對坐在千君麵前劃船,千君又發問:“楊公子呀,你說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是真的嗎?”
“那咋不是真的呢,許仙三世為人,白娘子為了報恩等了他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