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畢方築夢

字數:3326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於英博士揮手讓大家安靜了下來,繼續激昂地說:“汽車現在完全可以由機器人製造。所以現在造汽車不是什麽難事。但是飛機呢,現在全球來看,還不能完全實現自動化的大規模生產,哪怕是最先進的柔性製造工藝,采用脈動生產線的話也還需要大量的人工裝配。”
    “那是因為飛機是‘軟’的,汽車是‘硬’的。”老甲若有所思地說,“剛性連接的裝配大量采用機器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柔性連接的裝配采用機器人的話,目前還沒有很好地解決力度和公差的問題,是不是啊?王師傅。”
    “是的,目前的生產工藝確實不能像汽車一樣去造飛機,飛機上有太多的新型材料。所以隻能采取鉚接工藝,另外飛機的尺寸也比較大,艙內空間狹小,機器人手臂什麽之類的也都不好去操作,所以就沒辦法大批量生產。”王師傅解釋道。
    “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於英博士很認真地說,“如果飛機裝配不能像汽車一樣實行大規模的無人化生產的話,產能就起不來,生產成本也沒辦法降下來。中國要成為一個航空大國,首先飛行器的數量就要像汽車一樣占據全球第一的位置,生產產能必須能夠快速提升。從目前來看,必選向無人化生產轉型,不可能全部靠人工去裝配的。”
    老甲讚許地看著於英博士,欣慰地說:“我相信你們總有辦法的,這是你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不過我認為這難不倒你們。如果飛機製造業像現在這種靠手工的話,培養一個像王師傅這樣的手藝好的工人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中國之所以現在在飛機生產製造工藝上還在采取手工,那是因為中國以前沒有大規模造過飛機。如果低空空域徹底放開,民用航空器可以如雨後春筍般的大量生產製造的話,我相信這些自動化製造飛機的工藝難題都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很快被攻克。”
    龍舞陽接話說:“你看美國搞航空搞了這麽久,號稱世界第一航空大國,他們的飛機生產自動化程度也不高,大量的也還是需要靠人工裝配,所以技術難題肯定還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問題還不少。”
    老甲很自信地說:“美國人幹不了的事不代表中國人幹不了,在這方麵我們要有自信。中國之所以現在還沒解決這些問題,是因為中國以前沒有造飛機的機會,我們這一代人都去造汽車了。如果讓你們這一代人來造飛機的話,你們肯定也可以把中國生產的飛機造成白菜價,比如說現在的小型無人機不就已經成白菜價了嗎?隻要把一個產品能夠迅速提升它的產能,它的生產成本就能快速地降下來。”
    於英博士堅定地說:“甲總你放心吧,這個任務交給我們這一代人是沒有問題的。”
    老甲又圍著飛機轉了幾圈,一邊用手撫摸著機身,一邊膜拜地說道:“多麽威武啊,要給這架飛機取個霸氣的綽號!世界上所有的知名飛機都有一個很響亮的綽號!”
    於英博士笑嗬嗬地說:“龍舞陽他們早就想好了!”
    龍舞陽馬上得意揚揚地說道:“大伯,我們給他取了很厲害的名字,叫‘金烏’,從《山海經》裏麵找的。因為我們發現中國所有的戰機都從《山海經》裏取名字。《山海經》裏有一個神鳥,叫‘三足金烏’。三足金烏在中國神話中是以駕馭日車的形象而出現的神鳥名,象征著太陽和力量。這個名字不僅體現了飛機的速度和力量,還蘊含了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和華夏上古的神話色彩。氣勢絕對能幹掉美國的魚鷹!”
    “金烏,金烏,”老甲喃喃自語道,突然想到了什麽,隨口念道:“炎運宏開世界同,金烏隱匿白洋中。從此不敢稱雄長,兵氣全銷運已終。不好不好,這個名字不好,不吉利!”
    “怎麽了?大伯,你念叨的是啥?”龍舞陽一臉困惑,於英博士也是一頭霧水。
    “這是中國上古奇書《推背圖》的一個卦象。出自第四十五象的頌曰部分,全篇詞句如下:有客西來,至東而止。木火金水,洗此大恥。金聖歎注解:‘此象於太平之世複見兵戎,當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後,更臻盛世矣’。金聖歎這個批注,後人理解是說小本子或毀於地震海嘯,或被人給滅了國。金烏是指小本子的膏藥旗。另外呢,在中國神話中,金烏是指太陽,原來天上有十隻金烏,被後羿射下來了九隻,隻剩了一個。所以用金烏這隻猛禽的話,要麽葬身大海;要麽被人射殺。不好不好,太不吉利了。”老甲搖著頭嘟囔著,像是在自言自語。
    “您還相信這東西啊?”龍舞陽一臉驚訝地問道。
    老甲狠狠地瞪了龍舞陽一眼,說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你認為的神話難道就真的是神話嗎?別的不說了,就像你們搞的這種無人機,這種飛機在幾萬年前的山洞壁畫上就有。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要有敬畏之心。現在科學上無法解釋的事情不代表它不是一種客觀存在。”
    “哦,一個玩笑話的金烏,竟然還有這麽多說法,我們這些理工科生對中國曆史和文學涉獵還是太少了,知識麵太狹窄了。”於英博士心有餘悸地說道。
    “科學和藝術本來就是不可分的,它是客觀世界的一體兩麵。中國曆史上甚至是人類曆史上有很多大科學家,同時也是大文學家和大藝術家,隻是我們中國這些年的應試教育非要搞個文理分科,文科生不懂科技,理科生不懂文藝,就造成了知識的割裂,所以培養出來的學生看問題都不是很全麵。”老甲無不惋惜地痛心說道。
    “那給他取個什麽名字好呢?”龍舞陽不死心地問道。
    老甲來回走了走,思慮了半晌,最後說道:“還是從《山海經》中給他取個名字吧,我覺得可以把它叫‘畢方’,這也是一種神鳥,代表火神。他同時代表著重生與毀滅,代表著光明與黑暗,它是一對矛盾的綜合體,非常符合中國的道家辯證文化。”
    龍舞陽連忙拿出手機在網上搜羅了一下。嘀嘀咕咕地念了出來:“畢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鳥,形狀像鶴,但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它隻有一隻腳,青色的羽毛之上有紅色的斑紋,長著白色的嘴巴。畢方生活在章莪山,它以火為食,擁有操控和引導火焰的能力,能夠在火中自由翱翔,被認為是火神。畢方曾是天帝身邊的童子,因不忍心看到人類因沒有火而受苦,便偷偷將火種帶到人間。從此,有火的地方就有畢方的足跡,它為人類帶來了溫暖和光明。畢方不僅是火焰和災難的象征,還代表著毀滅與重生的雙重意義。畢方的形象提醒人們,麵對災難時要有勇氣和智慧,從困境中尋求重生的契機。畢方因其與火的緊密聯係和強大的力量,被視為一種強大且具有神秘色彩的神鳥,象征著力量與守護。”
    “畢方!畢方!”,“光明與黑暗!”,“重生與毀滅!”,“力量與守護!”,眾人都像中了魔咒一般,站在原地喃喃自語地回味著。
    於英博士拽了一下老甲的胳膊,對老甲說:“甲總,感謝你給我們的飛機起了這麽霸氣的名字。畢方的天職,就是我們的使命。走,我們去那邊看看,那邊是我們的飛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