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楊易:公主殿下在前,眼裏容不得他人!

字數:4326   加入書籤

A+A-




    大明宮,麟德殿。
    這裏早已經有上千的宮女在此侍候。
    比起上次迎接裴行儉再次舉辦的宴會,此次元日大朝會宴會更加隆重。
    偌大的麟德殿,掛滿了大紅色燈籠,千百個蠟燭讓殿內殿外亮如白晝。
    漆紅的柱子撐起偌大的麟德殿,角落裏,麒麟獸爐熏香冉冉升起。
    地麵鋪設一層大紅色精美毛毯,兩邊的門窗之上掛滿了火紅色的繩結彩帶。
    麟德殿頂部層層疊疊,猶如倒扣的漏鬥。最中間的地方鑲嵌著一顆碩大的夜明珠,燈火映照之下,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重疊起伏的牆板紙上勾勒著栩栩如生的瑞獸木雕,又以彩畫繪畫著龍鳳。
    不少人都已經走到了麟德殿內,除了這些文武百官、皇親貴胄之外,還有許多的外國使臣也紛紛到此。
    大唐雖然近些年敗給了吐蕃,但是威勢依然不減,至少對付他們這些小國還是很容易的。
    楊易帶著太平公主來到麟德殿,很快便成為眾人的焦點。
    長安打虎家令和長安最囂張跋扈的公主殿下的組合還是頗為吸睛的。
    楊易並未在意眾人的目光,他正準備和太平往殿裏麵走去,麵前忽然出現一位少女。
    這少女身著紫紅色襦裙,膚色白皙,身材窈窕,螓首蛾眉,狹長的眸子帶著一絲笑意,額頭貼著一枚紫金色的花鈿,耳垂掛著紫色的晶瑩玉墜,胸脯盈盈一握,並不顯得過分碩大,眉目如畫,臉上掛著無可挑剔的優雅,猶如畫中走出的少女。
    “公主殿下,好久不見。”
    太平鳳眸眯起,淡淡道:“這麽多年沒見,你越發討厭了。”
    長孫璃月矜持一笑,絲毫沒有不悅,而是朝著楊易瞥了一眼。
    “這位便是聞名長安的楊家令吧……果然英武……”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鳳眸眯起,冷冷道:“他是誰,與你無關,我們走。”
    太平理也不理長孫璃月,徑直向裏走去。
    楊易微微一笑,與長孫璃月擦肩而過。
    他不認識長孫璃月,不過長孫這個名字卻是該早就消失在長安的政治舞台上,能在這裏見到長孫氏的後人倒也稀奇。
    待到遠離了長孫璃月,太平的腳步這才放緩,她微微偏過側臉,紅豔豔的唇角抿起。
    “五年前,父皇赦免長孫氏,恢複了長孫無忌的官爵,一些長孫氏的成員重返長安……這女人是當代趙國公妹妹,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消失了,沒想到又回來了。這個女人是個瘋子,離她遠點。”
    楊易心裏若有所思。
    隨即笑了笑道:“公主殿下的光芒在前,微臣眼裏豈容得下其他女子。”
    太平耳垂一紅,麵上卻是不動聲色,隻是腳步輕快了幾分。
    一炷香後。
    文武百官到齊,狄仁傑自然也是到場,他朝著楊易拱了拱手算是打了招呼,楊易也自然拱手回禮。
    狄仁傑的動作被其他官員看在眼裏,不少人看到楊易之後麵露恍然。
    自從那次在含元殿內,這位楊家令怒懟來濟之後,朝中官員就沒有不知道這位打虎家令的了。
    尤其是現在朝廷正在推行的賑災之法也是從楊易的方法中改良推廣而來。
    不少人對這位楊家令的才能頗為讚許,哪怕隻是一個小小的八品下的官員,有才能的人總是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楊易剛剛落座沒有多久,便見到一個身著明黃色蟒袍的年輕男子走了過來。
    他一出現,便是太平也起身行了一禮。
    “太平見過太子哥哥……”
    楊易一怔,若有所思,打量了麵前這位年輕的太子,這位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章懷太子李賢了,史書記載這位太子相貌英俊,才能不凡,是頗為有名的賢太子。
    當然,隻是下場不怎麽樣罷了。
    他心裏閃過這些念頭,隨即便見到李賢朝太平微微一笑。
    “太平倒是越來越漂亮了。”
    太平公主抿嘴矜持一笑,露出與平日裏完全不同的優雅高貴。
    李賢跟太平打了招呼之後,便朝楊易笑了笑:“這位便是楊家令吧。”
    楊易此時也是行了禮。
    李賢擺了擺手:“無需多禮……本宮此次前來,正是想要做個和事佬,來濟此前因誤聽讒言,誤會了楊家令,與楊家令在母後麵前起了爭執。”
    “事後才知道楊家令乃是為了百姓擔負惡名。來濟心裏慚愧,自責不已……此番跑到關中去參與到賑災事務中了,還請楊家令不要怪罪。”
    堂堂太子說這樣的話,楊易自然不會不給太子麵子。
    李賢在這裏又寒暄了幾句,隨後朝楊易邀請道:“楊家令日後若有暇,便與太平來我這東宮坐坐。”
    說完便翩然離去了。
    周圍所見者無不稱讚太子殿下氣度非凡。
    能不氣度非凡嗎?
    堂堂一個太子居然會為了身邊人親自跑到一個八品下的官員麵前道歉。
    如此禮賢下士,可謂賢明。
    待到李賢離去之後,太平嘀咕了兩句:“虛偽。”
    楊易啞然失笑,雖然他心裏也是這麽想的,但是想要當好太子可不就得這麽虛偽嗎?
    不過這位賢太子再如何表現賢明,按照曆史的軌跡,恐怕也是很難當上皇帝的。
    片刻之後,李治和武皇後到場。
    宴會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
    隨著李治一揮手,這場元日大朝會宴會正式開始。
    不知道是不是上次被狄仁傑懟出了陰影,這次宴會雖然盛大,卻不顯得鋪張浪費。
    酒過三巡,宴會氣氛正酣。
    皇族貴胄、新貴外戚、文武百官便紛紛起來,口誦讚頌祝福之詞,向著二聖道新年祝賀。
    李治縱然是身體有恙,但仍然是麵帶微笑,武皇後則是始終矜持地笑著,優雅高貴。
    皇族外戚、文武百官祝賀之後,便是各國使臣依次上來祝賀,並帶來本國特產作為獻禮,以此彰顯大唐天威。
    待到其餘小國們祝賀完畢之後,吐蕃使臣上前。
    眾人都清楚前兩日吐蕃使臣提出求親被武皇後予以拒絕了,也知道吐蕃使臣此次送回了大唐大將王孝傑。
    如此詭異的行徑,讓不少人將注意力放到這群吐蕃使節上。
    讚悉若麵帶微笑,單手撫胸,以吐蕃的禮節行了一禮。
    “大唐威加四海,德服萬邦。二聖聖德,昭昭為天下之楷模。吾等攜讚普所贈寶馬百匹,牛皮五千張,藥材兩千斤,特來為二聖祝賀。”
    見到吐蕃使臣沒有鬧幺蛾子,李治自然是十分高興。
    他大手一揮,正要把這些禮物收了,並且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再賞賜這些吐蕃使者更加豐厚的禮物的時候,讚悉若又忽然拱手道:“除此之外,讚普還有一件事情,想要尋求二聖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