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篇 網購的另一端
字數:1511 加入書籤
網購的另一端
網購剛剛興起的時候,我隻是偶爾在網上買一些小東西。對於較貴的及名牌的商品,絕不網購;因為我對網購還不太信任,怕買了假貨。後來我自己在淘寶上開了網店,銷售的是百麗旗下的幾個品牌女鞋,百分之百是從南京大商場的專櫃拿貨。從此相信網購並非虛幻世界裏的東西,也是很真實的。
網購的人很多,但對賣家及商品的來源不一定很了解。開網店的,有銷售本公司產品的;有經銷別人產品的;還有一種情況,自己手上並無貨源,買方付款之後,再去商場購貨。第三種情況有一個專有名詞:代購。本人所開的網店正是代購。
在網上購物,原因很多。但最普遍的一個原因,恐怕是價格。網購的價格通常要比實體店低。代購的生存之道當然也離不開低價。
名牌女鞋,全國各地專櫃的價格基本上差不多。代購者也是普通的購買者,同樣是在專櫃拿貨,代購人賣出的鞋怎麽會比你在專櫃買的鞋便宜呢?其實她與你在專櫃買的鞋是一樣的價格。那她怎麽還賺錢呢?那是因為她打了一個時間差。
全國各地專櫃的價格雖然差不多,但是各地、各個商場的促銷政策及促銷時間卻不一樣。代購人在商場促銷打折時,大量買進;不促銷時,再慢慢賣出。這樣一來,你在專櫃買到的鞋是專櫃正常的價格,而代購人買到的鞋是促銷時的價格,兩者之間有一個價格差。這就是代購的賺錢之道。
在商場裏,你可能會看到,有人提著十幾雙,甚至於幾十雙名牌皮鞋。不要吃驚,這些人都是做網店的。商場促銷時,你可能會看到有些專櫃的提示牌上寫著:限購兩雙;或者是超過兩雙,需商場簽字才能出門。不要奇怪,這是針對網購的。
做代購零庫存,幾乎是零風險。商場促銷時,囤進去一筆錢,並不取鞋;有客戶買鞋時,再一雙一雙提出來,從所囤之錢中一筆一筆劃帳。代購隊伍不斷膨脹,南京的大商場幾乎都有代購者的身影。商場促銷時,通常都是滿多少錢,送一定數額的券,幾天之內必須消費掉。代購者將每一張券的每一分錢用到恰到好處,不浪費一分錢。漸漸地,商場開始盯上了這些代購者,限製措施花樣百出。後來,買女鞋隻能在女鞋區的幾個收銀台交款。收銀員早就認識這些老麵孔了,代購者一雙鞋也買不到。被逼得沒轍了,叫來一大幫親朋好友去商場排隊交款。商場的目的也部分地達到了。因為太煩,有些人本來要囤二三十萬的,囤個一二十萬就算了;要囤五六萬的,囤個一兩萬就算了。
做代購的,好多人不止一個網店。有一次,某個客戶已經談好了價錢,說好馬上就拍。她卻又跑到我的另外一個網店上砍價,當然是被一口回絕,一點還價的餘地也沒有。她以為找了兩家不同的網店,其實網絡的另一端,麵對她的是同一個人。
隨著代購隊伍的不斷膨脹,利潤不斷地被壓縮。我剛做時,一雙單鞋的利潤在五六十元,一雙靴子的利潤在一百元左右。一年之後,有的人隻賺五元一雙,就出手了。我隻是利用業餘時間做做,又住在郊區,如果隻是提一兩雙鞋,車費還不夠呢!隻有放棄了。因為提袋郵寄不方便,又無多大用處,除非客戶強調提袋一並郵寄,就留下了。我家的儲藏室裏,到現在還有象小山一樣的女鞋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