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章 香飄十裏的鯽魚燉豆腐
字數:4123 加入書籤
她給四寶買的被子是粉紅色被麵,上麵繡著小花蝴蝶和小鳥,四寶喜歡的什麽似的,一直用小手摩挲著刺繡圖案。
白色被裏太不禁髒,林曉染決定明天再去買些細棉布,做幾個被罩套上。
當天晚上,林曉染又偷偷溜進蘇鈺的房間,給他用異能治了治,相信明天他就能自己起來如廁了。
翌日,蘇鈺果然大好了,一早就起來去了廁所,回來後沒有繼續躺著,而是靠在炕櫃上看書。
天亮了林曉染才起來,洗漱後就去廚房做早飯。
早飯還是紅棗小米粥加雞蛋餅,蘇鈺和幾個孩子虧氣血,嚴重營養不良,所以多吃紅棗雞蛋好。
吃完早飯,林曉染對孩子們說:“大寶,二寶,你們兩個今天去山腳下打柴,要是柴不好打也別往山裏去,現在山裏的野獸缺食吃,危險。我再去一趟鎮上,三寶和四寶不要亂跑乖乖在家照顧爹爹。”
聽見四個孩子答應了,林曉染才背著背簍往臨江鎮上走去。
原主還真是身嬌肉貴,昨天去了一趟臨江鎮,雙腳就都磨起泡了,走路疼得要命,她挑破水泡上了藥膏才好些。
今天她就穿上了現代的老北京布鞋,樣子和古代的黑麵布鞋差不多,牛筋鞋底又軟又防滑。
到了臨江鎮,林曉染先去了雜貨鋪子,買了一小壇醬油,一小壇醋,又買了一罐燈油。
醬油一百文一斤,醋八十文一斤,燈油一百文一斤。
古代這些東西都很貴,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都是過得殷實的百姓或是富貴人家用的。
家裏盤子碗都豁口了,所以她又買了六個盤子和六隻飯碗。
盤子和飯碗她買的細白瓷印蘭花的,很貴,六個盤子六個碗就要一兩銀子。
然後她去了鎮上最好的布莊,買了四匹細棉布,做被罩剩下的可以給家裏人做衣裳。
原主炕櫃裏還有幾塊綢緞和細棉布,是原主給自己攢的。
細棉布白色的要三百五十文一匹,帶顏色的要四百文一匹。
然後她去包子攤買了十個大饅頭和十個大包子。
好在這大周百姓已經會用麵堿發麵了,包子和饅頭都是宣騰騰的。
豬肉白菜餡的包子六文錢一個,白麵饅頭三文錢一個。
東西太多她拿不了,林曉染就再次雇了一輛馬車回到平安村。
馬車走到村口時,正碰見一個賣豆腐的停在村口大榆樹下,一幫嬸子大娘正在買豆腐。
林曉染從空間中拿出一個幹淨的大瓷碗。
下車買了四塊嫩豆腐。
原主聽廚娘說過,這中年男人是隔壁村的張家豆腐,他家的豆腐幹淨味道好,又香又嫩沒有豆腥味。
要是那個年輕女人家的千萬不要買,豆腐不僅老還一股怪味。
回到蘇家,還不到午時,正好來得及做午飯,大寶二寶還是很能幹的,兩人打回來一大捆幹柴。
回來後也沒有出去亂跑,而是和弟弟妹妹在院子裏跑著玩耍。
看到在院子裏玩耍的孩子們,林曉染突然發現自己沒有給他們買些零嘴吃。
前世到底單身了三十年,也沒有帶孩子的經驗,所以一直沒想起來給小孩買些小零嘴。
突然想起她空間裏有好些各種糖果,林曉染就拿出四塊大白兔奶糖。
“孩子們,這是我給你們買的奶糖,你們一人一塊分吃了吧。”
四個孩子聽她這話都震驚得愣在原地,看著四雙寫滿不可置信的黑眼睛,林曉染笑著將糖果放進大寶的手心裏。
然後她就係上圍裙去了廚房。
蘇鈺和孩子們身體比較虛弱,鯽魚豆腐湯最是補身子。
於是林曉染從空間拿出兩條巴掌大的鯽魚,開始挖腮去鱗收拾魚。
她空間養殖區裏有兩個魚塘,一個養的是淡水魚,一個是海水魚。
養殖區裏還有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等。
所以她什麽都不缺,想吃什麽都有。
將魚清洗幹淨,把魚放在砧板上,用菜刀刮去魚身上的一層黑膜,剪掉魚鰭和魚尾。
要想燉出的鯽魚湯奶白不腥,這一步是關鍵。
然後在魚背肉比較厚的位置打花刀,方便入味。
將蔥薑攥出水抹在處理好的魚身上,醃製十五分鍾。
這一步也是去腥味的。
注意,這裏不要加料酒,加料酒會有一種怪味道。
利用這個時間,林曉染將新買的盤子和碗用開水燙洗幹淨。
然後拿出八個大饅頭放進籠屜裏熱上。
這時魚就醃好了。
大鍋裏熱著饅頭,林曉染點燃另一個灶眼,用小鍋燉魚湯。
舀一大勺豆油放入鍋中,然後用勺子舀油不停地滑鍋,等油熱了,鍋也滑好了。
要想煎魚不破皮,滑鍋是關鍵。
將熱油倒出,重新加入半勺涼油,然後在鍋裏灑些食鹽,放入鯽魚煎至兩麵金黃,加入半鍋開水,加入少許薑片和蔥白小火燉煮十分鍾。
利用這個時間,林曉染從空間裏拿出兩塊嫩豆腐切成小塊裝盤備用。
將新買的盤子碗筷擺放到堂屋飯桌上。
十分鍾後,鍋裏的鯽魚湯已經變成奶白色,撇去表麵的浮油,加入豆腐,然後加入少許鹽和白胡椒粉調味,蓋上鍋蓋繼續小火燉煮十分鍾。
時間到了,林曉染打開鍋蓋,一股霸道的燉魚香味就竄了出來,今天正好刮的東風,香氣順著廚房半開的窗戶飄進院子,然後越過籬笆牆順風飄出了十裏遠。
正在各家院子裏忙碌的男女被這香味迎麵擊中,俱是抻著鼻子不停嗅聞,這香味怎麽這麽香!
這是誰家做的菜?這味道怎麽有點熟悉?是魚味嗎?
怎麽一點腥味都沒有啊?
太香了,太好聞了?
香味怎麽沒有了?我還沒聞夠呢!
魚湯出鍋前,林曉染又放裏一把洗幹淨的枸杞和香菜末。
奶白香濃的魚湯上漂浮著紅色的枸杞和綠色的香菜碎,看起來非常養眼。
大饅頭放入笸籮裏,蓋上幹淨的白色棉布。
魚湯盛了滿滿一大陶盆,林曉染小心翼翼地端去堂屋,將饅頭笸籮也端去堂屋。
她盛出一小碗魚湯,將兩個饅頭和兩條鯽魚放進盤子裏端去自己房間,然後招呼孩子們出來吃飯。
不是她不想和孩子們同桌吃飯,實在是原主積威已久,孩子們在她麵前都不敢吃,她不在,他們才放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