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太守視察

字數:4158   加入書籤

A+A-




    不一會兒,門外傳來了楊越幹淨沉穩的腳步聲——當然,此刻他是獵獵袍袖加身的“縣令王奮”。
    推門而入時,楊越舉止規矩、眉頭微蹙,一副畏畏縮縮中閃著誠惶誠恐的模樣。
    “劉大人,您可醒了!昨夜匆忙設宴招待,若有怠慢之處,還請海涵啊!”
    楊越低眉順目,語調謙和得倒有幾分卑微。
    劉勉捂著額頭擺手:
    “罷了罷了,你這小小縣令,也沒什麽意思,倒是這東海的煙灰味兒讓我醒得快。”
    楊越心神微動,卻不動聲色地笑陪著:
    “唉,東海這地兒和您京中比確實狼藉了點,左右瑣事太多,也難免疏漏。”
    他頓了頓,目光有些小心翼翼。
    “大人您昨夜提起,說今日要處置縣衙後院的爛賬,不知是直接吩咐小的,還是另有安排?”
    劉勉大咧咧揮手,不耐煩地打斷:
    “什麽賬不賬的,閉著眼都能收拾。今日我倒突發奇想,城中來一回,不如先巡視巡——看看你這東海究竟都爛成什麽樣子。”
    這話說得灑脫,卻夾雜著淡淡的譏諷。
    楊越聞言,適時擺出了一副不安神色:
    “大人親自巡視,真是這草民百姓的福分!小人不才,定將隨行備車,提前準備好一切。”
    半個時辰後,劉勉坐上了楊越親自安排的敞篷馬車,滿意地嘖了一聲:
    “倒還算有幾分精致模樣。”
    隨即拉開車簾,用手指蘸了蘸窗邊某塊抹不幹淨的泥灰,嗤笑。
    “不過細看這破衙門,還真夠寒磣啊!”
    楊越依稀能察覺出劉勉眼中的玩味和壓迫感。
    他低頭佯裝心虛,恭敬地道了個歉,心中卻如貓抓般快速思索對策。
    馬車緩緩穿梭在狹窄的街巷間,城中景象分外雜亂:
    青瓦房舍間冒著炊煙,掩映著一些被風沙侵蝕的土牆,偶有孩童光著腳跑過,拖著一截斷木當玩具。
    劉勉時不時挑一挑濃眉,皺起鼻頭對一旁的“王奮”道:
    “你東海到底怎麽了?這可是好端端的縣城,怎瞧著像兵災後的破村。”
    正說著,馬車突然停在了一片寬闊的開闊地前——
    這地方慘遭一番轟塌,地麵還殘留幾片烏黑的爆裂痕跡,瓦礫堆間錯落地立著一大片純白帳篷。
    劉勉狐疑地跳下車,走了幾步,低頭踢開腳邊的一塊碎磚:
    “這是什麽?你這當縣令的,是不是還開了個廟會不成?”
    楊越眉頭微挑,卻跟得一拍即合,麵上斂得極快,隻垂首肅然解釋:
    “回大人,這可不是普通的東西。是下官命人連夜趕製的帳篷,為災後難民臨時安置的掩護所。”
    他說罷,大步走向那片帳篷群,彎腰指了指其中一塊帳布:
    “大人請看,帳篷乃下分別從東海縣本地砍伐的竹子為骨架,加上草料和打磨後的細皮革製成,把竹竿削直打磨,皮革再多次蒸煮、烘曬,既能防風雨,又通風透氣,搭建起來也相對簡便。”
    劉勉細細打量著麵前這白得晃眼的小帳篷,抬手摸摸其結實的布料,頓時露出了兩分驚訝神情:
    “不得不說,這玩意倒是真紮實。你這小縣令,竟然還有這樣的能耐?”
    楊越適時斂下眸光,輕輕強調了一句:
    “這標準雖比不上王都的禦營,可以說種種物資選材都將就至極,但咱偏遠地界,也隻能如此了。”
    劉勉聞言抓住細節,眉毛一挑。
    “將就?哼,我看這地方哪兒像將就!平日安置難民是無妨,但若真拿它做窩點,堪比天賜。”
    他自顧自沿著帳篷走了幾步,又像想到了什麽般興奮地回頭看向楊越。
    “聽說你東海一帶要道繁多,商旅過往劇增。這帳篷,可否量產出售?”
    “量產?”
    楊越聽了輕撥嘴角,眼底卻燃起一抹冷意。他抬眸淡淡道:
    “若有足夠工匠和物資,自是大可一試。”
    劉勉驟然雙眼閃亮,像逮著獵物般興奮:
    “嘖,果真好東西,有意思,有意思!”
    趁劉勉因自鳴得意而暫時放鬆的片刻,楊越眯了眯眼,心底已浮現天羅地網的開端。
    劉勉對那帳篷稀罕了一陣子,似乎還沒稀罕夠,隨手又踢了踢腳邊的一顆半埋的石子。
    走了幾步,他的視線卻被遠處升起的一股濃煙吸引了去。
    隻見那片煙霧的來源處,一堆大鍋高高支起,周圍圍滿了穿著粗麻衣裳的百姓。
    原本三三兩兩懶散待著的災民,此刻卻排成了一條蜿蜒而整齊的長龍。
    每個人手裏都端著一個大小不一的碗。
    那些碗大多粗陋甚至破舊,但緊繃的臉龐卻鮮少有頹然的神情。
    劉勉不由得停下了腳步,朝那邊揚了揚下巴,眼神裏透著疑惑與幾分醒目的興趣:
    “楊縣令,那邊是什麽?怎麽聞著比我在上京的香樓裏吃的還要饞人?”
    楊越表麵從容,畢恭畢敬地回道:
    “大人,那是下官吩咐衙役們備好的賑災粥。災後民困,正是需要提氣的時候,免得折損更多。”
    他一邊說,一邊親自作勢引導劉勉走近。
    隨著馬車靠近,那撲鼻而來的香氣更加濃鬱,濃重的奶香與鮮肉的甘醇交織在一處,讓人不自覺地口齒生津。
    劉勉深吸了一口氣,忍不住停下步子,皺眉瞪向楊越:
    “賑濟災民,居然還有奶還有肉?老子可聽說各地大多是發些稀得見底、連米粒都數得清的清水粥!你這,未免太大手筆了吧?”
    楊越一本正經點了點頭,口氣卻輕巧得讓人發怵:
    “大人明鑒,這些乃從東海本地幾處牲畜集地征來的物資。再不濟,也得讓百姓吃得下飯活下去,能有力氣重建家園啊。”
    劉勉聞言,神色不由玩味起來。
    他托著下巴,含笑卻半分不客氣地擠兌道:
    “哼,話倒是漂亮。但你信不信,旁人可不信呢。一個區區小縣令,居然做得比朝廷督糧的大員還豪氣,竟然拿奶拿肉給百姓做粥,不知情的還以為你楊越私立國土,要當東海‘殿下’呢!”
    楊越的神色略微沉了一瞬,卻轉瞬擠出一抹淡然謙恭的笑意:
    “大人說笑了,下官不過盡本分。不過這等做法確實欠考慮,怕是讓大人誤會了。”
    他一麵說著,一麵轉身吩咐旁邊的衙役將粥鍋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