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曆史電影宇宙,恰獨食就是爽!
字數:9123 加入書籤
現在這個情況,第二部真不好說。
他現在麵臨的才是真正的審核問題,不是一些人嘴裏念叨的放開尺度,是有意或者無意的在攪混水。
好在是11年,要是幾年前的話,第一部都很難出來。
再往前,更是想都不能想。
台麵下的爭鬥,沈三通沒說,明麵上的敵人隻能是某個群體,回答觀眾問題道:“不是連拍,第二部講貞觀之治,不同時期的李世民,會有不同演員出演。”
“劇本寫完了,已經開始籌備,第二部的話,特效沒有第一部多,不過場景多,充分刻畫貞觀之治,多民族的大團結,需要很多筆墨。”
“順利的話,很快就能拍攝,也有可能要等一等。”
盛唐太猛,雖然這些族群從技術角度、生物意義上,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但是不能阻止別人虛空認爹。
曆史一貫如此。
被中原王朝打敗了、打崩了的草原政權,往西走,搖身一變成了老爺、貴族。
帶著被中原王朝狠狠灌注的先進技術、戰法,去中東或者西歐拷打沒見識的土鱉。
如今這個輿論氛圍,把西方在近代史獲得的領先,不隻是擴大到幾百年、上千年,甚至連人類進化、恐龍演化,上億年的曆史都要領先了,以至於阿貓阿狗都敢來碰瓷中國曆史。
第二部裏麵確實有一些人能伸手的地方。
沈三通還是希望能拍出來,李世民治理上的能力,不比打天下能力差,當了皇帝後,個人魅力比第一部更強烈。
有人喝醉了,李世民拿著自己的龍袍給人家蓋。登位後,親自指點親衛射箭,他箭術上麵的能力,比近戰更強。
不是刻板印象中不苟言笑,板著臉的皇帝,他也不需要擺臉色樹立權威,屬於肉身和精神統一、穩定,強大的人。
首映禮走到尾聲,沈三通描繪了曆史題材的未來:“《李世民》後,曆史題材基本框架達成了,名臣將相,有梟雄也有忠臣,古代君王。”
“接下來就是做深做細,王侯將相要有,才子佳人也要有,販夫走卒,光風霽月、大德大賢、蓋世梟雄、大忠似奸,哪怕是小家碧玉、巾幗才女我們曆史非常渾厚,某個曆史事件相關聯的人和事都看點十足,能拍的太多太多了。”
“而且我希望把農業時代的科技革命、技術革命,通過影視作品展現出來,讓大家了解到我們古代科技。”
展現不同朝代的技術力量,把農業時代的技術革命通俗表達出來,自然而然,就會讓觀眾意識到,工業革命不是人類唯一的正確前進方向,率先引發工業革命的人群,也不是找到了人類曆史的最優解,優勢並不是永遠持續下去。
工業革命隻是幾百年的最優解,不同的是,此前的最優解,往往在華夏發生,華夏模式也不是劫掠模式,是農耕建設。
類似於城市建設一樣,發展並沒有帶來對原住民的傷害,建設新城,對於當地人反而是好事,拆遷、回遷,通過贖買的方式獲得土地。
古代也是如此,華夏的技術發展,不斷往外拓展,也是采用贖買方式,用技術、工具獲得更多土地。
也有戰爭,但戰爭是最後手段,是防禦手段,一般不會采用。
不是仁慈,而是慢慢耕種是最優解,成本最低。
隻是人類在近代史這一次的“最優解”,是一群曆史暴發戶主導的,手段酷烈、殘忍。
但無論如何,也不意味著,這能上升到“曆史最優解”的地步。
始皇帝開創了大一統,拿到了當時的最優解,也認為曆史終結了,一世二世直到萬世,事實上並沒有。
要把這個說清楚,戳破這重迷思,需要很多年。
曆史題材,或者說曆史電影宇宙,仍然處在搭架子階段,涉及農業時代科技的,停留在皮毛。
要等到這個題材深入,展現更多古代的普通人,或者借助穿越者視角,才能生動展示,主要把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展現出來。
《李世民》第二部貞觀之治,也會聚焦於這個方麵,當巍巍盛唐出現之後,進入這個體係中的部落、族群,是受益的。
戰爭隻是一個手段,使得天下安寧,到了治理階段才更能體現華夏智慧,有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王朝管理,對於大部分異族也是有好處的,他們成為拆遷戶。
所以第二部,沈三通覺得能拍出來,因為他要拍的不是耀武揚威,那也不是李世民,而是真正的團結。
不是說沒有殘酷的一麵,戰爭的一麵,但是曆史,就應該突出重點。
重點是唐朝來管,就是管的好,大家生活總體在變好了,中原出現強盛的王朝,天下,包括草原都是好事。
沈三通有很多想法,行動上卻不急,他做這些不是和誰對抗,也不會為了對抗外部敘事專門做什麽,而是一步步做好自己的事。
隻要把曆史題材做深做實,很多迷思就會如同泡沫中破碎,無需刻意針對。
當然了,成功模式也不能丟,要全部吃下去:“《李世民》這部戲,我們探索了功夫片新的形態,我稱之為曆史動作類型,選取曆史中的武力高強的豪傑英雄人物,後續也會把這個做起來。”
曆史真的是一座寶藏。
老祖宗留下的財富,過於豐厚,這個是個人甚至國家都做不到的,共同曆史認知是百年、千年,多少個朝代,無數人一點點搭建起來的。
沈三通不過挖了一點點。
首映禮大獲成功,幾家歡喜幾家愁,散場後不少人苦著張臉。
上了車,王忠磊問:“哥你怎麽一直不說話?”
王忠軍心情複雜:“沈三通這是打造曆史電影宇宙,類似於大洋彼岸的好萊塢的漫威宇宙,還一步步做成了,並且從大類中根據朝代和類型又分出諸多子類。”
他看出來了,這個題材,道具、布景可以重複使用,連特效也可以,編劇其他方麵人員,越做也會越得心應手,製片成本會越來越低。
導致的超支的也就是演員片酬,但曆史史詩大戲,演員服務於曆史任務。
賣點上,題材號召力超過演員,也就是戲保人,熱度最大的帝王將相係列尤其如此,影片成功後,演員獅子大開口大不了換掉。
再加上三通娛樂的地位,沈三通一路走來提攜的導演、演員、台前幕後,很難有人如此不識趣。
真出現了,也有很多解決辦法,如通過後續分紅來解決,前期製作環節控製成本。
而且沈三通這兩年對於業內的人和事,鮮少點名誰,關注在輿論風氣上,但是行動上,在影視行業,手段越來越猛烈。
這樣的人,一般演員誰敢給臉不要臉?
寧昊的《無人區》還在那躺著呢,好比李世民一樣,沈三通已經不需要裝模作樣顯示威嚴,很多人要揣摩他。
王忠軍最在意的,是其中利益,曆史電影宇宙,如今初具規模,每年就能為三通娛樂創造數十億的收益,還有版權、周邊,以及遊戲開發。
總體風險可控,題材又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個題材成為了三通娛樂的基本盤。
沒有版權壁壘,卻硬生生鑿出了一條護城河,實在讓人心情複雜。
“電影,真可以這麽賺錢嗎?”王忠軍心頭浮上一層霧霾,想著是不是還是要重視一下電影業務。
王忠磊卻不想那麽多,提醒道:“哥,有個不錯的項目,做團購的。”
在他看來,帝王將相這些都是有數的,再加上越是強橫的王朝,對外征服越多,這個題材未來能不能活難說。
王忠軍搖了搖頭,相比於電影,互聯網才是未來,也更能支持股價。
“行,約個時間盡快見見。”
8月4日。
《李世民》全麵上映。
郭凡語氣凝重說:“好萊塢電影太猛了,要不是有我們,今年真要全報銷了。”
《李世民》同期有漫威、派拉蒙聯合出品的《美國隊長》,以及索尼、哥倫比亞出品的動漫電影《藍精靈》。
《美國隊長》7月22日,和花旗國那邊同步上映,這部戲是漫威宇宙第五部,意味著凱文費奇的漫威宇宙越來越成熟。
除了《美隊》,就是一周前上映的《藍精靈》,國內票房已經破億,3d版本更是穩坐票房榜首位。
至於國產電影,真不咋地。
賀歲檔還沒到,許老怪新戲《龍門飛甲》和《金陵》沒上,《失戀33天》比前世提前一年上映。
正如郭凡所說,如果不是有三通娛樂的電影兜底,票房榜前十名要被好萊塢電影屠殺。
三通娛樂重頭影片,製作水平已經和普通國產影片拉開了差距,單純技術上,比好萊塢還有距離,但是作為文化產品有文化優勢,有了自保能力。
“漫威i是幾十年的沉澱,文化這玩意比的是底蘊,用完就完了,好萊塢原創越來越少。堅持個幾年,總有一天我們的電影會讓他們如臨大敵。”
沈三通跟著跑首周的路演,對國產電影未來很是樂觀。
國內一幫人喜歡走捷徑,好萊塢又何嚐不是如此。
而且三通娛樂有曆史宇宙,也會有封神宇宙,甚至聊齋宇宙,西遊宇宙也可以有,超凡宇宙也可以,未來也可以來個諸天宇宙,武俠宇宙未必不可以。
當然了,《美隊》這種濃鬱的愛國主義,把國旗穿在身上了,倒沒誰罵愛國露x癖,衛國蛆之類的話。
《李世民》首日拿下50%的排片,成績有些出乎預料,首日破億。
幾乎可以媲美《狼牙》,而《狼牙》可是沈三通第十一部電影,隻能說二鳳曆史地位太高,號召力驚人。
口碑更是好到爆炸,洞天網評分91分,好評如潮。
《李世民》以親情、愛情、家國情等情感為驅動,高潮戲份騰挪跌宕,環環相扣,電影不僅把戰爭場景做得震天撼地,也能夠把文戲美景做得唯美唯真。
見到《李世民》大殺四方,公知氣死了!
炮製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文章,有些是新的,也有不少舊的,李世民身上背著的罵名也不少。
運氣好、打順風仗,殺兄屠弟弑父。
強娶嫂子、弟媳、前隋蕭後,風流好色,對長孫皇後隻敬無愛。
為了長生服丹去世、作秀,安史之亂禍首,屠殺功臣。
吃著隋煬帝的老本,隋朝留下的糧食讓初唐吃了十幾年,貞觀時人口較隋朝還減少了一半。
禦駕親征打高句麗,被敵軍射瞎了一隻眼睛,回唐後不治而死。
大量篡改史書,開了帝王改史的先河,窮貞觀。
這些言論,立刻淹沒在了廣大觀眾的口水裏。
編排國外信息也就罷了,李世民也是奇行種可以碰瓷的嗎?
李世民是誰?
不到三十歲就打敗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突厥圍攻,最終內外全部翻轉。
振興從三國、永嘉、南北朝再到隋末的連續衰頹。
“飲馬出長城”,翻越無數雪山大漠,極限遠征,橫掃東西南北的十麵胡虜,伐平塞、北突厥,滅國擒王,夷滅漠北、鐵勒,滅國擒王,建六府、七州,越過貝加爾湖,遠超劉徹的行政北疆。
光複西域、拓地中亞,滅國吐穀渾、高昌、焉耆、龜茲、車鼻,其王或擒或殲,驅逐西突厥,安西都護府遠超過劉徹在西域的行政區,達到中亞的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行政已越蔥嶺,也就是帕米爾高原。
李治在李世民基礎上滅西突厥進一步讓安西達到裏海以東,打通雪域,鬆讚幹布戰敗臣服,服中天竺,滅國擒王,征收遼東,打敗高句麗、契丹、靺鞨,水陸鉗進戰略奠基,錦上添花滅百濟高句麗、打敗日本。
雪盡五胡亂華以來三百年外侮之恥,洗滌從斯基泰,犬戎滅西周以來的曆代外患。
隋末死局中,以一地孤軍,奮戰東南西北全部逆天扭轉,蕩平軍閥漢奸,掃滅十麵夷狄政權,光複被突厥扶持力量割據,隋末淪陷的黃河流域;被鮮卑最後強國吐穀渾,割據的河西走廊;古為漢地被突厥侵占的內蒙;古為漢地,被吐穀渾、高昌、焉耆、龜茲、西突厥、車鼻侵占,永嘉南渡以來,淪陷三百年的西域;古為漢地,被高句麗侵占的遼東。
李世民為華夏所平定、光複,並繼續開拓的領土,是接手爛攤子的三倍以上,漲幅超過曆朝曆代,並形成人類史上第一個過千萬平方公裏的生存空間,是人類文明史上戰績最強的“世界光複者”。
正所謂“雪恥酬百王,除凶報千古”,“前王所不能屈,今鹹滅之”,永嘉南渡以來所有外患,犬戎攻周以來曆代國恥,全部洗雪、掃除、翻轉、結束。
在不久前隋末大亂軍閥割據全都通突厥的時代,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高開道、苑君璋、梁師都等等包括李淵他們那裏,突厥人就是高人一等的凶殘皇軍,華夏人就是被擄掠為奴或者壓榨的命運,還是二等人的身份。
到了貞觀,突厥被幹掉以後,突厥人最終成了看門狗和打手,“蒙恩立為落長,實望世世為國一犬,守吠天子北門。”。
無論青海戰場、漠南戰場、漠北戰場、遼東戰場、西域戰場,都有突厥人為唐出征的身影,唐人和突厥人的尊卑已經易形。
不止突厥,而到了巨唐巍巍,征服更加廣泛,唐人成了天下萬族最貴重的存在。
李世民除了看到見的權力,更厲害的是看不見的權力,而這更加讓人望塵莫及羨而不得。
唐民之貴,還在於整個族群的提升上,相對於異族,日顯貴重。
這隻是武功,更不用說內政文治。
一個擁有實質上的至高無上權威、至強能力,偉力歸於己身的人,主動放下了身段,讓法律、禮法和諫臣約束自己,如猛虎降服了心中薔薇。
吐迷度聯合草原各部,推舉李世民做可汗的時候,擬定的汗號“登利可汗”,也就是“騰格裏可汗”。
“登利”就是“騰格裏”,也就是天的意思!
李世民之後的所有唐朝皇帝都是“天可汗”。
大唐一統天下,西域諸國願上尊號,名曰天可汗!
文治武功,前無古人,照耀後世,大唐成了帝國所有各民族的驕傲!
帶著華夏從低穀中殺了出來!
這樣的人物,豈是某些人能來碰瓷的,敢來碰瓷的?
“恰獨食就是爽!”
首周破五億,沈三通也是看的瞠目結舌。
曆史自信的戲都不拍,他來拍就是壟斷。
這已經不是電影的功勞,而是曆史本身的加持。
李世民這樣的人物,不需要電影來修飾,隻是通過電影,用一種通俗的方式,把李世民展現了出來,而且也不能說百分百,但已經足夠了。
如同一座火山爆發了,產生了無盡的光和熱。
輝煌時刻誰都有,但更重要的是每個民族總會有低穀時期。
在文明低穀期,中華兒女,永遠有英雄出來。
相比之下,環地中海石漠帶各個民族,卻在矛盾並未不可調和,甚至物質豐腴的階段,把自己玩死了,走向自我毀滅。
沈三通發現,越來越多的觀眾覺醒。
外國亂說罷了,眾所周知的曆史也亂說!
不用刻意引導,觀眾越發覺得文科領域競爭真的太小了,都是小來小去的,吐唾沫,彈鼻屎,都是蠅營狗苟的糞坑裏打滾的人物。
也證實了沈三通的想法,觀眾確實喜歡爽劇。
憋著一口氣,從去大連的機票就能看出一二。
能夠拍出曆史自信,不愁沒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