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推恩令!

字數:4342   加入書籤

A+A-


    尤其是推恩令!
    讓嬴政深感震驚。
    因為,扶蘇是不可能想出這樣的策略的。
    如果嬴高是長子,並沒有篡位企圖,嬴政必定會考慮將王位傳給他。
    當然,嬴高的才能遠不止於此。
    董仲舒的解釋,讓嬴政真正領悟到罷黜百家的深層含義。
    他已經親眼見證了新紙的便捷,下一步就是驗證畝產千斤的種子是否真實。
    “董中丞,我對嬴高公子產生了極大興趣,能否再詳細介紹一些關於他的情況?”
    “嬴高公子的事情?”
    董仲舒目光一亮。
    顯然老先生考慮入仕了,否則不會對公子的事如此感興趣。
    “我一定會詳細告訴你。”
    嬴政尷尬笑了笑,心裏卻十分抵觸。
    他從沒打算成為嬴高的手下,這隻是董仲舒一廂情願的想法。
    “二公子是當今天下無敵的存在,他沒有弱點。相較於征服六國、統一天下的先皇,公子更是超凡入聖。
    先皇的能力眾所周知,但說到治國理念,他遠遠不及公子,兩者無法相提並論。”
    嬴政憤怒。
    狗東西,隻談嬴高的成就即可,為何要貶低朕?
    若非朕統一天下,他哪有平台展現他的治國理念?
    你再這樣貶低真,朕必誅你九族。
    說什麽朕難以望其項背?
    朕是強者,那逆子豈能比作神仙?
    無論如何,他是朕的兒子,朕製約著他,他不可能無法無天。
    嬴政心中暗潮洶湧,幾欲對董仲舒揮拳相向,然而臉上卻掛著一抹尷尬的笑容。
    “董中丞,你所言似乎過於渲染,嬴政的成就堪與三皇五帝比肩,而嬴高僅是暫代國事兩月,如何就能勝過嬴政一籌呢?”
    董仲舒聞言,非但不怒,反而放聲大笑。
    “你對嬴高知之甚少,才會以為我言過其實。倘若你親眼見過嬴高,一定會明白我所言非虛。”
    “或許你還會對他更加傾心,隻是我們身份有別,諸多內情我無法向你透露。但談及嬴高公子的事,我卻能略述一二。”
    “或許你聽過之後,會更加矢誌不渝地追隨公子。”
    追隨那逆子?
    嬴政冷笑一聲,心中暗道,終有一天你會明白,到底是誰在堅定追隨誰。
    “老先生是否曾思考過嬴高的治國之道?”
    嬴政沉思片刻,點頭道:“難道不是罷黜百家之舉麽?”
    董仲舒點頭,卻又隨即搖頭:“這隻是冰山一角罷了。”
    “近日我造訪公子,談笑之間談及了我國當前的局勢。”
    “我詢問公子為何要挽救大秦於水深火熱之中,先生可知公子怎樣回應的麽?”
    “他如何回答?”
    這個問題,嬴政同樣迫切想要知曉答案。
    “公子深邃的目光凝視著遠方,雙手負後而立。”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百姓的關愛,以及對大秦壯美山河的守護之情。”
    “他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說天下興衰,不在於一姓興衰,而在於萬民憂樂。”
    聞言,嬴政當場愣住,內心翻湧如潮,久久無法平靜。
    “國家的安定與動蕩,取決於百姓的憂樂,而非某個家族的興衰。”
    這難道不是君主應有的胸懷和抱負麽?
    真不愧是朕的好兒子,能有這樣的認識和思想。
    朕甚至覺得自己不如一個孩子。
    回顧多年來,滅六國一統天下,那時確實誌得意滿。但從那以後,朕就沉溺於享樂,完全忘記了自己最初的誌向,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現在的朕隻想追求長生不老,卻讓百姓承受苦難。
    嬴高的抱負,讓朕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回想起來,董仲舒的比喻沒錯,朕隻能算是一個強者,而嬴高如同神仙。
    朕確實無法與他相比。
    但是……
    “你如何確定嬴高不是隨口說說而已?即使有這樣的思想,也不代表他會真的付諸實踐。他真的會這樣對待百姓麽?”
    作為一代君主,嬴政仍舊難以坦然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麵不及嬴高。
    董仲舒聽後並沒表現出太多的驚奇之色。
    “老先生,你之所以如此說公子,是因為未曾親見其風采。若你看到了公子的真容,定會有不同的說法。”
    “你定會像我一樣,對他心生敬仰。”
    “公子曾說,隻有立下宏偉的誌願,才能更好地達成目標。
    起初,我對這樣的豪言壯語也是抱有懷疑,認為其誌願過於宏大。”
    “然而,公子卻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隻要不斷朝著目標邁進,終有一日必將達成。”
    “自那日起,公子雖沒有再提及此事,但他的每一步行動,無不表示著對這一願景的追求。”
    “老先生,你可知道我為何會對公子如此敬仰?”
    “這是為何?”
    嬴政滿臉好奇。
    董仲舒語調緩慢:“因為,公子的言論,向來不是空談,他既有能力,也有信心實現一切目標。”
    “你看,公子計劃設立學宮,使百姓認識到學問的價值。難道你以為他的誌向僅限於此?”
    嬴政追問:“難道還有其他宏偉計劃?”
    董仲舒微微一笑:“這不過是顯露的一角罷了。”
    “公子的深謀遠慮,非你我所能盡窺。”
    “就目前能透露的來說,公子對各家學說鑽研至深,即便是這些學派的正宗傳人,也未必能比得上公子的洞察力。”
    “公子曾說,墨家的機關術堪稱一絕,但真正能夠鑽研此道的人寥寥無幾,大多數人僅限於眼前之利。”
    “因此,不如將墨家機關術納入學府課程,讓眾人共學共研,借助眾人的智慧,必能創造出更多惠及百姓的成果。”
    “至於農家的耕作之術,兵家的步兵布陣策略,鬼穀子的深邃思想等等……
    公子認為,個人的智慧畢竟有限,而集合眾人的智慧,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絕不可小覷百姓的力量,他們蘊含的潛能無窮無盡,能夠創造出令人歎為觀止的奇跡。
    公子不僅創立了商業、工業、建築業,更在軍事上做出了周密部署。
    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