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苦惱

字數:4590   加入書籤

A+A-


    “公子所付諸的努力,無一不是為大秦的繁榮昌盛。
    盡管我們暫時無法預知很多事物的最終價值,但信仰公子便足矣。
    他的每一步,都是為了公共利益,而非個人私欲。
    老先生,我所言不過冰山一角,等你投身於公子的麾下,必將進一步領略公子的卓越才能。”
    說完,董仲舒轉頭,望向嬴政。
    隻見他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良久無言。
    這樣的反應,董仲舒早已料到,當他初識嬴高的偉業時,內心同樣經曆過震撼。
    他心想,即便是駕崩的嬴政若在世,見到自己的兒子能做出如此利國利民之事,必定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
    或許,連嬴政自己也不曾想到,自己會有這麽個好兒子。
    打江山難,治理天下使之繁榮昌盛,更是難上加難。
    “國家的興衰,並非取決於一家一姓的興衰,而是維係於億萬百姓的喜怒哀樂。公子當前的舉措,無不圍繞著這一根本宗旨。”
    “老先生,我的話點到為止。請你堅信,終有一日,當世人知道公子的良苦用心,即便是那些心懷反秦之意的人,也將感激涕零。”
    嬴政聽後,神情震撼,良久未沒有回神。
    他的內心激蕩如潮,竭力消化著董仲舒說的的每一句話。
    董仲舒繼續道:“公子其實是個非常謙遜的人。盡管我與他的相處僅月餘,但對於他的品性,已有了深刻的認識。”
    “他從不自滿於自己的成就,也從不誇大其詞……”
    ……
    嬴政陷入深深的震驚。
    漸漸的,他已完全聽不見董仲舒的話。
    他從沒想到嬴高竟然為秦國做出了如此多的貢獻。
    嬴高篡位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為了讓百姓得到更多便利。
    可以肯定,如果監國的人不是嬴高,而是扶蘇或其他任何人,他們的成就遠遠不及嬴高。
    此刻,嬴政心中充滿疑問。
    嬴高真的是朕的兒子麽?還是他是神仙降世,來拯救大秦的?
    離開後,在龍一的帶領下,嬴政走進了一家牛肉館。
    嬴政看著熱氣騰騰的肉湯,一動不動。
    旁邊的龍一和龍二交換了一個眼神,默默傳遞信息。
    “陛下已經半個時辰沒動彈了,是不是被嚇住了?”
    “不可能,陛下經曆的多了,不會因為這件事嚇住。”
    “那也不能總是坐著不動吧,我們得提醒他快點吃完回去。”
    “你敢提醒試試?小心你的腦袋!”
    龍一怒視著龍二,龍二轉頭看了看嬴政,最後垂下頭……
    嬴政自然不會因此驚慌失措。
    他在心中反複回味著董仲舒的話,一時間難以徹底領會。
    他奇怪,難道嬴高真是神仙下凡?
    在他看來,除非是神仙,否則誰能瞬間想到那麽多對策,並付諸行動?
    嬴政沉浸在震驚中,竟沒察覺到自身真氣正在翻湧。
    最終,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閃現。
    隻有神仙轉世,才有資格成為朕的兒子。
    想到此處,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
    是的,朕的成就超越三皇五帝,自然配得上成為神仙之父。
    子女像父親,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嬴高之所以有此才能,也是因為朕的功績。
    想到這,嬴政挺直了腰身。
    隨後,他又想起了董仲舒提及的嬴高那宏偉的抱負。
    他已經深刻理解到百姓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隻有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日益繁榮昌盛。
    一想到嬴高找到了高產量種子,嬴政就非常滿意。
    這小子確實厲害。
    朕尋找了幾十年毫無結果,你卻僅用幾個月就做到了。
    從此,我國不再畏懼天災,每戶人家都有充足的糧食。
    這無疑是最好的消息。
    嬴政想到這裏,認為嬴高之前的行為都可以寬恕。畢竟他為百姓做出了巨大貢獻,足以彌補他的過錯。
    但是,嬴政始終不明白,董仲舒點頭後又搖頭究竟有什麽含義。
    為了盡快弄清楚,他轉頭對龍一道。
    “我要去見王翦,你回去準備一下。明天一早就離開鹹陽城,去看嬴高在研究什麽,他太神秘了。”
    “是。”
    龍一抱拳,見嬴政開口,心中安定了下來。
    嬴政隨後陷入了沉思。
    今天發生的事件實在太多,他必須梳理清楚才能決定下一步行動。
    嬴高正努力讓更多百姓有機會讀書,通過發展工商業和建築業解決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自己除了加重天下人的負擔,迫使他們修建阿旁宮,導致工匠和百姓苦不堪言,連自己的孩子都不如。
    但是,嬴高的成就,也是繼承了朕的智慧。
    或許在治國理政上,嬴高天賦異稟,但對於開疆拓土的雄心尚顯不足。
    他似乎更適應於和平時代的治理,而在軍事指揮上略有不足。
    在這點上,他不及朕。
    這恰好,朕承擔起開疆拓土的重任,而嬴高則專注於內政管理。
    未來大秦的輝煌,將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綻放。
    是的,就這麽決定了。
    稍後朕便去找王翦,將兵權重新收回手中。
    兵權過於危險,嬴高掌握之下並沒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隻有他失去兵權,朕才能安心,無需擔憂他胡亂來。
    而朕也能更好地外出體察民情,了解民間疾苦。
    朕要仔細調查嬴高手中的種子,是否真的能夠畝產千斤。
    以兩個來月的時間,足以查明真相。
    在此期間,朕或許還能突破到大宗師。
    嬴高才智過人,大秦繁榮昌盛,指日可待。
    遺憾的是,朕隻有五年的壽命,心中實在不甘。
    朕必須突破到大宗師,才能延長壽命,與嬴高共同見證大秦的日益強盛。
    想到這,嬴政的決心愈發堅定。
    回想起這段期間經曆的一切,依然感到不可思議。
    當然,還有憤憤不平。
    身為始皇帝,豈能容你董仲舒隨意安排朕的官職?
    若非你為朕解答諸多疑惑,待朕表明身份後,第一個處決的便是你。
    嬴高的誌向,讓嬴政震驚,他對各家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
    讓百家中有才能的人為秦國百姓傳授知識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