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撬一撬

字數:10404   加入書籤

A+A-




    溫故心中琢磨別的事,也不耽誤與村中幾位主事人說話。
    等塢堡圖紙的幾個疑問商議完畢,接下來,村中這些主事人就要聊一聊材料和村內施工建設的安排,不過這裏麵涉及的部分內容,比如倉庫和地窖的改建,不能讓溫故這個外人知曉。
    溫家兄弟兩個都是要離開的,妥妥的外人。
    幾位村老說話比較直,以免得罪這位讀書人,村長打算先出聲,請溫故回去。
    卻聽溫故說道:“其實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我思量許久,決定還是問一問。”
    村長趕人的話到嘴邊頓住,說:“什麽事?”
    溫故麵露憂色:“先賢有雲,‘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這是說,人活著,要有血氣,還要有精神。我觀村裏現在大家……似是有些萎靡不振。”
    說到這個,村裏幾位主事人也發愁,不急著把溫故趕出門了。
    溫故說的這問題,他們能不知道嗎?
    雖然沒讀過聖賢書,但他們有自己的經驗見識。
    人要是沒了精神氣兒,就容易虛弱,容易得病。
    所以很多時候,他們不需要懂醫術藥理,隻要看看對方的精神狀態,就能知道對方身體大致如何。
    村裏現在的人數,相比而言,還算是較多的,但如今大家的精神狀態,即便溫故把圖紙畫好,即便季節變化時機已到,大家有力氣建塢堡嗎?
    搬石頭扛木材,搬得了扛得動嗎?
    做一天工就得垮掉!
    如今身體遠比不上以前在地裏伺候莊稼的時候了。田地荒廢,精神垮塌,除了各家出的巡邏人手,其他村民成天關在家裏,提心吊膽想這想那,要麽死氣沉沉,要麽天天吵架。
    而他們村即將要開始的,是秋末和整個冬季的築堡任務!
    到時候天氣寒冷起來,人更遭罪。
    但如今這樣的世道,大家被逼得沒辦法,隻能在天冷,在邪物受到低溫限製的時候,外出去收集材料物資。
    一時間,原本被塢堡激得興奮的幾位主事人,都忍不住唉聲歎氣。
    能咋辦呢?
    說也說不通,又找不到別的法子。
    青一道長做法事能為大家驅邪,但不能持續提神啊!
    溫故感受著低沉的氣氛,緩聲道:“不如試著增加一點兒村民們的精神生活?”
    一位村老問:“啥叫精神生活?”
    溫故直白解釋:“就是找點樂子。”
    “現在這樣兒,哪來的樂子。”你這書生說笑呢?
    “話本需要嗎?”溫故問。
    屋內頓時一靜。
    村長看過來,道:“若是以往,肯定是喜歡的,但如今日子過得苦,有用嗎?”
    “要試過才知道。”
    溫故也不能確定,但他想試一試,希望能得到幾位主事人的支持,於是說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試著寫個話本,與病疫相關的,既能讓大家學到辟邪疫的知識,又能滿足大家的精神需求,還能把那股精神氣兒提起來,做事情才會有更有力。”
    村長聽著覺得靠譜,讓溫故多說說。
    溫故是這麽想的,如今邪疫蔓延,自身防護是首要。成天求神拜佛也沒什麽用啊,別總惦記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
    通過話本,給村民普及寄生蟲知識,如何在平時生活和做工的時候注意自身防護。
    躲家裏把水燒開,把食物加熱,熬一天是一天?
    但柴火和食物總有用完的時候。村裏物資按勞分配,誰出力多,分到的東西就多。
    村裏馬上要建設塢堡,肯定要動用更多的人力,不會允許那些人繼續躲家裏。
    村民們多是世代生活在底層,對許多事情缺乏認知,但在這種時候,這個村子能還能幸存下這麽多人,顯然已經有一定認知,也是聽得進勸,有分辨能力的。
    人因未知而恐懼,因恐懼而慌手慌腳,到時候更容易出錯漏甚至危及性命。
    倒不如讓大家多學些防疫知識,心裏有了盤算,才更有效率。
    “我寫下之後,可讓村裏識字的人讀給大家聽。”溫故說道。
    屋裏幾位主事人確實心動。
    類似鎮上和縣城裏,那種說書人講的故事?
    如果真能行,他們也想聽話本。
    村裏沒啥娛樂,成天圈在這屋前屋後,他們這幾個老頭子沒事兒就從柵欄縫隙,望著前方日漸荒廢的田地迎風流淚。
    情緒壓抑的時候,恨不得直接走山裏去,給家人多省些負擔。但心中又割舍不下,有些事情,年輕人還真辦不周全。
    如果一個話本就能解決這麽多問題,當然最好了。
    不等其他人表態,村長先點頭:“那就試試!”
    溫故微微頷首,又道:“既然是給村裏大家看的話本,那當然得符合大家的喜好。”
    他得根據本土風俗和口味改編,因地製宜,接一接這裏的地氣。隻要別總是翻來覆去的說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
    “那麽,諸位傾向於哪些類型呢?”他問。
    這個問題,大家就很有表達意願了。
    世道太平的時候,他們可不挑,才子佳人的那些他們聽得起勁,鄉野閑話他們也喜歡得很。
    但是如今世道變了,什麽才子佳人鄉野閑話,他們都不耐煩聽,就想聽那些——
    “神仙的,妖精鬼怪的!”
    “鍾馗聖君伏魔那樣!在鎮上酒樓聽過一次。”
    “我愛聽神佛降妖!”
    ……
    溫故啞然。
    說來說去還是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
    他遲疑道:“如今的境況,寫這樣的話本……大家能接受嗎?會不會聽了有更大的心理壓力?”
    眾人態度堅定:就要這樣的!
    這種時候不要跟我說其他,就要聽神神鬼鬼!
    村長道:“我們不懂啥心理壓力,就是想聽一聽這樣的話本。”
    “那……好吧。”
    隻要能達到目的,引導好的衛生習慣和防護意識,神鬼就神鬼吧。
    若是執著於跟村民們說“神鬼之言皆是虛妄”,會被圍毆的。
    了解了需求,溫故確定類型:“那就寫驅魔逐疫?”
    “可!可!可!”
    坐邊上的幾位主事人齊齊點頭。
    塢堡圖快完事了,但要寫話本,需要的紙也不少。
    村長這次記住了,轉身去庫房取來一大疊新紙。
    雖不是貴人們用的那種頂級書畫紙,但這樣的紙質,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往日也是難以接觸到的。
    不過村裏平日也沒誰使用,如今又關乎村裏的“精神生活”,村長也舍得。
    “這個話本的事,辛苦你了!”
    溫故接過紙張,感受著手中略沉的紙質觸感,真誠說道:“自當為村裏多做考慮。”
    嗯,順便增強一下自己在村民們心中的影響力,如果能把煉丹的那位釣出來,那就更好了。
    當然,也不能隻盯著那位道長,他得看看村裏宅著的那些人,還有沒有合適的人才。
    村長的孫子,曾經在縣城藥鋪當過學徒的豆苗,一直在邊上安靜打理藥材,隻是在溫故離開前,他出聲提醒:
    “我們村戶人家沒啥學識,溫二哥你盡量寫得通俗淺白。”
    意思就是,別搞太多文縐縐的東西,我們看不懂。
    溫故回以一禮,表示記住了。
    唉,這個藥鋪學徒還不錯,可惜挖不走。
    別說村裏不會放人,真要用手段把這位挖走,村子基本也離廢不遠了。
    抱著一大疊新紙回去的時候,溫故目光再次看向道士所在的屋子。
    從這裏經過,能聞到藥材的氣味。村裏所有人都知道,這位閉關的道長在煉丹。
    時不時還能聽到搗藥聲,也不知道那丹是怎麽練的。
    朝外一側的窗戶緊閉,看不到屋內情形。
    溫故收回視線。
    小學徒那邊不能動,還是得從這兒撬一撬。
    接下來的時日,溫故將主要精力投入話本。
    而空閑時間——
    沒外人在的時候偷偷舉鐵。
    有外人在的時候一表斯文。
    因心中早有謀算,話本寫起來也快。
    三日後,溫故將第一份書稿交給村長。
    村長看後非常滿意,覺得一份不保險,以防萬一,想讓孫子豆苗再抄錄一遍,自己留份在手裏。
    豆苗無奈:“爺,你這是為難我,字倒是認得全,但是抄錄?我寫的字也就隻有我能認,要是有抄書的本事,當初就去書鋪接活兒了!”
    最終溫故主動接過了這個任務。
    “那我就再抄錄一遍,也略作修改。”
    還詢問他們,初稿裏麵有哪些地方難懂的,再寫一份“惠民版”。
    而村長拿著第一份手稿,去找了村裏適合說書的人。
    至於說書的場地,當然不敢去打擾道長煉丹。挑個離遠些的空屋棚,用藥草熏一熏,就可以使用了。每天讓人把話本說個三五遍,想聽的人自己過去。
    話本的效果立竿見影。
    村裏沉悶的氣氛又活躍起來,走出門的村民一改之前的精神狀態,話也多了。
    溫故觀察著這些村民,可以通過這個機會,更了解村裏各戶的家庭組成和言行風格。
    上次這些人見到溫故,是在前幾日道長做法事的時候。那時候大家相互防備,不願言語。
    這次熱情多了。
    溫故回以同樣熱情。
    ————
    不久前做過一場法事,村裏各處噴灑藥水,氣味尚未散去。
    新整出來的茅屋裏,一大早就坐著好些人。
    火盆裏的小捆藥草先點燃,就著藥物煙氣,前縣城酒樓的賬房,現村中賬務負責人張二樁,走到前麵,坐在高出一截的木椅,開始今天的說書日常。
    他已經講過許多遍了,在家裏講,在這兒還繼續講,一點兒都沒厭煩。
    如今不用看著話本子,他自己就能流暢講出來,還能夾帶點兒私貨,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
    他也曾見過酒樓裏請的說書先生,即便隻能學個兩三分,也足夠帶動村民情緒了。
    精神肉眼可見地振奮,麵上煥發光彩。
    “青一仙長說過,詭邪致疫,這毒蟲,就是詭邪根源,為禍人間!”
    說的是話本裏麵寫的,天地間的神火,誅殺危害人間的毒蟲。
    話本裏麵,情節跌宕起伏,本來快要解決災危了,本地突降大雨!
    “神火功力大減,毒蟲卻士氣大漲,隨水流躥。”
    屋裏的村民們著急。
    “可惜這一場大雨,讓它們給跑了!”
    “那毒蟲逃入水中就捉不到了呀!”
    前麵的張二樁搖頭晃腦:“這毒蟲遇水則活,被神火打得重傷,但是一逃入溪水中,快速痊愈,又可以隨水流動……唉!”
    其他村民也跟著歎,都是滿臉愁緒,這可如何是好!
    人世間生靈塗炭,他們特別有代入感。
    張二樁情緒切換,一振衣袖:“還有機會,可在溪流入河之前截住!”
    氣氛烘托得,他仿佛回到了曾經那條熱鬧無比的縣城街道,一腔熱血,情緒上頭。
    “毒蟲蟄居水中,又沿路在溪流兩側濕潤的泥土裏附著毒素……”
    他講到神火順著這條溪流往下追蹤,而溪流下遊,生活在那裏的農戶人家,還有外出遊玩的城裏人。
    有以溪水淨手,摘下的瓜果到溪邊略做清洗,便直接入口。
    還有踩在裏麵玩水的。
    “可惜此時溪水已被毒蟲侵染,溪流兩側毒素尚存,用溪水清理的食物,蟲毒便混入其中,與食物一起被咽下,由胃入腸,片刻之後,便中毒已深……”
    “還有那摘花弄草時手指被刺傷,手臂被刮傷的人,蟲毒侵入皮腠血管,傳至全身……”
    “還有那光膀子玩水的,赤著腳的,放在往日,倒也無所謂。但此時,縱使身強體壯,還是露了破綻!”
    屋裏跟著此起彼伏的歎息。
    “蟲毒侵入手臂腿足,中毒的人痙攣哀嚎,神誌全無,狀若瘋癲……”
    聽著那些一無所覺的人,不管是村戶人家還是貴人子女,都是一步步靠近危險,又一個個中招,聽故事的村民也是渾身汗毛豎起,感同身受。
    “唉!”
    “可不是麽!”
    “趁虛而入,果然奸猾!”
    “這入口的東西,需得用滾水燙一燙,實在不行,用幹淨的布擦一擦,咱們村裏都知道的事,大戶人家又不是買不起柴火,怎能如此疏忽呢?”
    前頭的張二樁表情又變了,神色悲憫,學著廟裏見過的和尚,雙手合十……想想又覺得不對,立刻改成了道家禮儀,抱元守一。
    “那遺留的蟲毒,若是沾人身上,所有罪過記於一身,死後去閻王殿審判,都要下大獄的!”
    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山野小民,對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身後事都是大事!
    “被毒蟲毒害的人,血都是帶毒的,一般人若是沾上了,也會中毒……”
    “比如偷偷穿了剝下來的衣服,沒有做祛毒,直接穿,身上又有傷,蟲毒便會侵入傷口……”
    他講到中了詭邪蟲毒的人,毒屍的處理。
    “以火而葬,火神才能清除邪惡,還以清靜,得以安息,知道為什麽要燒嗎?”
    不等村民們各自發表意見,張二樁接著說道:“就算不燒,地獄也有業火燔灼,逃不掉,總要燒一遍的,到時候就是直接燒魂了!”
    他不光講話本的內容,還夾著自己的理解。
    “燒掉的是肉身嗎?不,燒的是業障罪行……”
    隨著情節進展,神火終於逮著毒蟲,就要出絕招了……
    原本因火燒屍體有不同意見而吵起來的人,立馬都安靜下來,目光火熱,雙拳緊握,全身都在使勁一樣。
    此時,村裏另一處。
    半大的孩童們,沒趕上早晨那場,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話本內容,學一學話本裏麵那神火的絕招。
    不過行動之間倒是比往日謹慎,可不能像話本裏那些蠢人一樣給邪蟲可乘之機!
    離他們不遠的一間房屋。
    青一道長正在配置新東西。
    村裏就這麽片地方,即便遠離,動靜大了,也難免會聽到些許。
    而離得稍微近些,說話聲音再大些,隻要凝神去聽,就能聽到大致內容。
    起初有動靜,道長沒去理會,隻以為村裏又有人“中邪”,或者有逃難而來的外來人口,又或者出了別的事情。
    他都沒去理會,村裏的事,由村人去處理。不關我事!
    繼續忙自己的,耳朵卻突然抓住外麵傳來的某些敏感字眼。
    “臨——”
    道長頓住。
    “兵——”
    眼露驚駭。
    “鬥——”
    麵色肉眼可見的難看。
    “者——”
    眼神淩厲中帶著些慌亂,張口就要罵出聲,太激動被口水嗆住,咳得狼狽,好不容易調整過來,硬是又回到了高人的風範。
    深深呼吸。
    心中暗罵。
    你大爺的!
    誰特麽在念我道家九字真言?!!
    莫非此地有同行出現?!
    心中警惕驟生,急得差點蹦起來。
    如今這樣的生存條件,就這麽個小破村子,可供不起第二個“仙長”,若真有,必定要拚個你死我亡!
    同行之間是死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