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浮橋

字數:5757   加入書籤

A+A-


    溫故花了兩日時間,繪製了一份粗略地圖,包含本縣和臨縣部分區域。
    此前,溫故在製定路線的時候,會刻意避開某些官道。
    這時節,南地大家族大勢力紛紛由南往北遷移,而自己這邊人少勢弱,遇到大團隊容易被吞,甚至殺人劫貨那種。
    如今他們人數增加,溫故在製定路線的時候稍微大膽了一點。
    總是繞遠路繞小道,太累了。這個時代的路相當不好走,所以,綜合考慮,後麵的行程可以選擇更多有官道的,或者道路平坦些的路線。行走的速度更快,人也沒那麽受累。
    出發前一天,溫故把大家叫過來。
    人多了當然不能全部擠到一起,所以分為內外圈。
    內圈除了溫故,周縣尉,還有何大、於二、程知。
    其他人零散分布在周圍。
    小劉和鐵頭負責警戒,留意四周。
    他倆聽不聽都一樣,索性接過警戒任務。
    院內,溫故拿出畫了圖的筆記本。
    “這兩日我根據程兄提供的信息,製定了三條路線。”
    他將三條路線的優勢和弊端都告知大家,讓大家參與進來做選擇。主要是內圈的這幾位,多跟著動動腦子。
    這三條路線,最保守的那條路線更安全,但耗時也更長。
    何大盯著紙上的圖看了一會兒,見其他人還在猶豫,他便指著那條耗時最短的,先表現道:
    “讓我選的話,我選擇這條,最省時間。比其他兩條線要快一到兩天呢!”
    他們在鎮上搜到的物資多,帶上路的東西也多。
    能省一天時間,就是省一天的力氣。
    周縣尉也讚同道:“咱們現在這麽多人,遇到小危險也能應對,走這條路可行!”
    其他人一聽,都跟著點頭。他們人數多了,可以承受小風險,能用五天時間到達就沒必要用七天,還能省下兩天的糧食呢!
    溫故本來也選的這一條,他等大家說完,接著拋問題:
    “不管哪條路線,我們接下來都要麵對同一個難題。”
    他指著路線圖前方幾條弧線。
    “渡河!”
    在場的人一愣。
    “前麵這是河?”
    “不能直接遊過去……哎,現在可不敢下水遊啊!”
    “那邊有船的吧?”
    溫故等大家議論片刻,才繼續說道:
    “那條河較寬,若是在寒冬,河麵或許會結冰,可以直接走過去。隻是現在離結冰期還早,咱們需要想辦法過河。
    “這個問題我在製定路線的時候也考慮過了。”
    溫故隻指著最短的這條路線,最前麵靠近河的地方。
    “這裏是白蘆縣的縣城,臨水而建,有浮橋。程兄的同窗的好友的親戚是白蘆縣人,曾提及那裏鋪設的浮橋。”
    何大悄然看了程知一眼。
    程知此人記憶力當真可怕!
    也不知道耳力如何,背後蛐蛐要是被他聽到,會不會記一輩子?
    以後說悄悄話的時候,一定要離他遠些!
    於二這時候問道:“之前不是說盡量走村鎮,不走縣城?”
    尤其是這臨河而建的縣城,縣民從河中取水,若是生活習慣不妥,肯定有很多人中邪。
    那不就是個怪物窩了?
    溫故誇讚的眼神看了於二一眼,像是在表揚“問得好”。
    他解釋道:“五年前,白蘆縣曾出過一場瘟疫,縣城也受到衝擊。那裏的民眾應當有更多的防護意識和應對經驗,幸存率更高。”
    而這種存活率高的縣城,要麽跟葑縣一樣,官員大戶帶著幸存者北上,城內留下少數人自生自滅。
    要麽,城內人多,已經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小社會。
    “之所以選擇那裏,也是因為以前有浮橋。”
    所謂浮橋,是在船或者木箱上麵架梁鋪板,形成一道浮在水上的橋。
    “浮橋需要人修理維護,若是無人維護,肯定會損毀嚴重,雨季漲水也可能衝垮。
    “若是白蘆縣城幸存的人多,說不定浮橋還在。就算現在拆了,組件很可能也還在,想要渡河再組裝即可。咱們隊伍裏的牲畜和車輛都可以走過去。”
    溫故給大家解釋道。
    在這種亂世逃生,他還是希望自己隊伍裏的人懂得多些,統一戰線,別扯後腿。
    何大問道:“幸存的人多,浮橋就在?他們也要過河?”
    溫故說:“以防萬一吧,若是幸存者人數多,那裏的主事人應該有憂患意識,留條北上的後路。就算他們自己不用,秋末到春初這段時間北遷的南方大戶們,也可能需要用到。可以收過橋費。”
    嘶——
    周圍的人深吸一口氣。
    過橋費啊!
    他們帶這麽多物資呢,這要被收取多少過橋費?
    溫故安慰道:“若是沒有浮橋,也沒有組件。咱們可以想別的辦法,做木筏竹筏之類。如果還有現成的小船,修一修也可以用,能過河。隻是,想要把牲畜和車裝上去,就有些困難了。或許需要割舍一番。”
    其他人沉默。
    謝謝,並沒有被安慰到。
    何大的臉都心疼得扭曲。那不是說,我剛到手沒幾天的大貨車就要丟棄了?
    “那不如,先去看看?”他底氣不足建議道。
    周縣尉也說:“先去看看吧,實在不行咱們再做別的選擇。”
    過了河之後,北上的路還遠著呢,牲畜和車都有大用。
    河要過,牲畜和車輛他們也舍不得放棄。
    幾乎所有人都在心中祈禱,浮橋可千萬千萬,要在啊!
    溫故提筆,把大家投票選擇的這條路線標出來:
    “那咱們就選擇這條路。到了那裏,若是城內幸存者多,咱們先要看看城裏秩序怎麽樣,再選擇進不進城。”
    即將準備出發,大家都在收拾東西。
    程知他娘,寶貝似的托著神像出來。
    那就隻是個兩掌高的,很是抽象的木雕,看不清楚長什麽樣,雕工相當潦草。
    青一道長往那邊看了眼,嗤笑一聲,沒多語。
    周縣尉和小劉倒是關注。
    程家人時常上香,那個木雕都已經醃入味兒了,搬動的時候還帶著一股香火煙氣。
    小劉和周縣尉還想說放我們驢/騾車上。
    可惜程家人把神像放在了新組裝的雙輪木板車,程家的行李物資主要放在那邊。
    一夜休整之後,北上逃生小分隊再次啟程。
    隊伍裏多了一輛帶貨架的獨輪車,和一輛雙輪木板車,人員數增加五——程家四人,獸醫傅伯。
    重要物資增加若幹。
    若幹的意思就是,把幾輛車都堆滿了,大家身上還背著體積不等的包袱。
    此次停留,除了補充食物用品,還改裝了部分武器工具。
    條件有限,時間緊湊,不然溫故還想讓於鐵匠打幾副盔甲出來。
    好的是,找到了幾塊獸皮,可以做幾套皮質的防護用具。
    貨郎的院子裏麵連續熱鬧了三四天,時不時有人去鎮上搜物資。
    若是鎮上還藏著幸存者,差不多都聽到了動靜。
    或許有些人依然藏得隱秘,不願意出來。
    這就不必強求了。
    鎮上被清理之後,或許這些幸存者覺得已經足夠安全了,不願意離開,沒那個膽量。甚至認為即便離開了,也不會多熬多久,要死也死自己家裏,落葉歸根,不願客死異鄉。
    尊重他們的選擇。
    溫故把心思放在隊伍中。
    有了車,有了拉車的牲畜,但還需要足夠的人手,才能護住這樣重要的財產。
    亂世裏麵不僅要防備邪物,還要防備人。
    人還是不夠多啊!
    若是人手足夠,畜力也跟得上,那就可以專門騰幾輛車出來裝搭橋組件。
    人多了,武力值提升了,不需要去特意試探或者回避,隻需要選擇最便捷的路,就像行軍那樣,遇水搭橋即可。
    再多來點人吧!
    拯救我的火力不足憂慮症!
    五日後。
    他們如期抵達白蘆縣城位置。
    好消息,浮橋還在。
    壞消息,有人把守。
    好消息,浮橋在城外,守橋的人不多。
    壞消息,浮橋離城牆近,城牆上有弓箭手。
    如果不支付過橋費,硬闖過去,估計會被射成豪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