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覺醒年代 第二十七章決戰於千裏之外
字數:3921 加入書籤
,年關將近,小冰河時期的江漢平原,掠過漢水的寒風已經有了淩冽的氣息。還遠不到枯水的季節,河水好像比往年少了許多,露出大量的河床。
漢水由西北穿過均州、襄樊、郢州向東南從江陵城東注入長江,韓淮安於江陵苦等兩月終於盼來了江南四家的援軍,援軍隻有區區四千人,再加上一千經過三個月的錘煉的北地流民,這就是他如今所能帥領的所有力量。
如今他以移兵郢州,和漢水對岸的京口範文虎部隔河相望,堵住了企圖南下韃靼大軍的通道。
郢州距襄樊隻有區區五十裏,想要和襄樊大軍會師卻難如登天。
郢州和襄樊由漢水相連。在兩城之間,漢水兩側是虎頭、鹿門兩座不高的山巒,韃靼阿裏海牙和阿術兩支大軍死死卡住兩城的漢水通道。
不知為何,原先北流而下的漢水,近兩日幾乎看不到水流,漢水已經結了厚厚的冰層,韃靼大軍欣喜萬分,趁此時期,察罕貼努爾和史天澤帶領大軍,踏過冰層,對襄陽進行急攻。
漢水已經結了厚厚的冰層,樓船已經無法通航,韃靼大軍已經可以完全掐斷郢州和襄陽的水上聯係。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郢州城防得到大力修繕,城牆上到處可以看到新鮮夯土的顏色,經過這個冬天冽冽寒風的吹打,城牆夯土不論新舊已堅如鐵石。
郢州西北城牆上,一二十人正站在一起指指點點,正中拱衛著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他穿著大袖儒袍,頭戴璞巾。身高八尺(1米80左右),肩平腰窄,身形矯捷,空蕩蕩的左臂衣袖隨意地在寒風中飄蕩。
他劍眉星目,線條柔和,年輕時也曾經是東京萬千仕女的深閨夢裏人,如今唇下黑須已經沾滿雪渣,滿臉風霜之色。
韓淮安望著被大雪覆蓋後的漢水眉頭緊皺。
腳步聲響,全身冠甲的李庭芝走上城牆,他對韓淮安搖了搖頭。
韓淮安鄒鄒眉頭問道“李兄,怎樣?”
“李某這幾天就見過範遂範大帥一麵,他對我道,沒有官家的聖旨或者政事堂的手劄,十萬水軍連一兵一卒都別想調動,然後就是閉門不見。”
韓淮安歎了口氣,徹底放棄得到援軍期望,轉頭看向一身短打裝扮的彪形大漢,“夏貴……。”
這大漢和張貴、張順兄弟都是河北巨盜,剛投入到韓淮安手下不久。
聽到主人詢問,回到“正如主公所猜,草原大軍在襄樊漢水的鹿門口、白河口建造了攻門台。並打造了大量的雲梯、撞車、石炮、攻城耬車,每天天一亮就開始利用漢水厚厚的冰層,越過漢水,對襄陽城進行強攻。我從俘虜口中得知,韃靼還從西域帶來大量的猛火油,一部分西域工匠正在打造回回炮。”
韓淮安聽後問道“內部有消息嗎?”
夏貴從衣袋裏拿出一張簡易地圖遞給韓淮安道“韃靼大軍連營十裏,將襄陽團團圍住,怕是襄陽周圍都是他們人的原因,他們的大營除帥營外,其他營寨都非常混亂,各族戰兵又互不統屬,漏洞百出,我三日前裝扮成漢軍,摸了進去,盜到了韃靼軍寨的整體布置圖。”
仔細看完手中的地圖,把地圖交給身後參軍,從口袋裏掏出韓犳送達的韓鐸家書。
這份家書他已經看了好幾遍,每次讀起,心中都湧起驕傲。
信封上六個大字“父親大人親啟!”
抽出信紙,“……襄陽四戰之地,這裏田土肥良,桑梓遍野,帶以漢水,阻以重山。
其一為西百十裏之夷陵(今湖北宜昌)此地扼守三峽,是巴蜀東進之地,西進可水陸並進攻取江關(今重慶奉節縣),收複巴蜀,威逼關中。”
“其二,北臨南陽,南陽之地,水陸之衝,北接宛,洛,平塗直至。南陽隋運河天然護城。獨山,桐柏山兩扇門戶扼守襄樊,兩山南緩北翹,南軍易攻易守,而北軍卻難攻難守。占領南陽可威脅五關,北伐中原,收複東京汴梁,還我河山。”
其三,東接合肥,合肥古之廬州也,乃春秋楚國所建,隔絕淮漢。從楚國建此城千餘年來西進之兵不能破之。”
”曆來拒守江東之地,以長江為天塹,又有守江必守淮之說,如南下俘虜進戰淮泗,可起合肥之軍東進攻擊淮泗側翼。
襄樊去江陵步道五百裏,勢同唇齒,無襄樊則江陵受敵。江陵赤壁,長江水道之咽喉,襄陽若失,江陵必失。江陵若失俘虜必順江而下,攻占九江,盡而江南不保。
襄樊天下第一形勝之地,南北之咽喉,東西之腰膂。襄樊不失,進可還我河山,盡複華夏故土。退可保我江南黎民免受奴役戰亂之苦。
“韃靼者,草原之蠻族也,五歲騎羊,八歲騎馬,琢水草而居,持弓狩獵而生,關外苦寒,造就其鐵打的意誌,萬裏草原大漠,一望無際,但卻缺水少山,其在平原之地,縱馬揚鞭,我漢家兒郎不能敵。”
北地張弘範、史天澤、劉整之流,生於華北平原,他們與韃靼大軍一樣,不善山戰、水戰。”
“東晉謝玄之肥水、三國周瑜之赤壁。能以少勝多、以弱擊強,都巧妙利用水路擊敗對手。”
“值此敵強我弱之際,大周襄樊軍民不應坐困愁城。”
“現寒冬臘月,冰封三尺,大雪滿山,曆來名將隻知水路對戰爭的妙用,對山的應用卻極少,隻知坐臥雄關,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事。……”
“三年前孩兒隨豹叔與玄霄真人沿漢中東進,返回江東。一路瀏覽故國河山,對漢水沿岸多有了解。”
“襄陽沿漢水而上六十裏,有一村寨曰桐柏,漢水從桐柏山夾山而過,此處水位與襄樊落差十丈……孩兒今有一策,……若要破敵,易也!”
看完家書,韓淮安上前一步,握住李庭芝的手“李統製,今我將郢州托付與你。”
“今天已時你與範文虎將軍同時出兵佯攻阿裏海牙軍,多部旌旗,大聲鼓噪,夜黑天高,韃靼兵多有夜盲之症,必不敢出動大軍與你接戰,掩護我等進入襄陽。”
李庭芝憂然道“樞密請放心,末將絕不付重托。”
到了已時,韓淮安和夏貴、韓犳一起,帶領兩百饑民新兵,在李庭芝和範文虎的掩護下悄悄延虎頭山西麵翻山而過,於第三日一早順利來到桐柏虎跳口。
此時的虎跳口,張順、張貴兄弟帶領的八百饑民勇士已經用大壩將漢水截斷,正在不停的加寬加厚。
由於是冬季缺水季節,此處漢水兩岸平時相距不過三丈,但此時由於大壩攔截,河水不斷上漲,如今的大壩的長度已經達到約十丈。
據此上遊的四十裏的均州的水位已經達到夏日水準,均州軍民均感奇怪,但他們沒有人懷疑到是周軍在此進行土木工程才造成如此現象。
韓淮安還是低估了漢水的上漲速度,原本預計兩日後發動,由於河水上漲過快,大壩有傾覆的危險,他現在不得不提前發動。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