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36章 初到劍水山莊!
字數:4623 加入書籤
劍水山莊距離殘破古寺有著七百裏的路程。
而陳平安等人,一路也是算得上是遊山涉水,並沒有走那麽急,經過十日的趕路,終於到達了劍水山莊。
劍水山莊規模頗大,又因近日要選出所謂的武林盟主,各路江湖俠客紛紛前往,此處熱鬧非凡——街頭人聲鼎沸,酒肆茶坊座無虛席,腰間配劍的俠客穿梭其間,討價聲、談笑聲與兵器碰撞的清脆聲響交織,可算是一幅江湖好景。
陳平安一行人剛到山莊門口,在此等候的莊主管家見狀,立即激動地迎了上來。
“敢問閣下可是陳公子?”
老管家說到這裏,又露出歉意的笑容,隨即從袖中拿出一張畫像,畫中之人正是陳平安的模樣。
不得不說,這畫像倒有七八分相似。
陳平安見此,笑著回答:“這畫像,想必是宋老莊主所畫吧?”
老管家立即收回畫像,笑著恭敬回道:“正是,老莊主交代過,幾位公子是咱們山莊的貴客,萬萬不可怠慢。”
說這話時,老管家不自覺看了一眼塗山蘇蘇——宋老莊主此前並未提及會有一位姑娘同行,但他也沒多問,隻當是同行之人。
“幾位貴客,請隨我來。”老管家說到這裏,對著陳平安一行人做了個請的手勢。
陳平安點頭應下,便跟著老管家,朝著劍水山莊大門走去。
途中,老管家遇到一個長相粗獷的漢子。
見了這人,老管家臉色微微一變,但對方拿出請帖後,他還是客套地寒暄了幾句。
那漢子這時卻留意到了陳平安,隨即對著管家笑道。
“楚管家,你身後這幾位,地位想必不低吧?竟然能勞煩你這百歲老人親自來接,這可是山莊少有的規格。”
老管家聽到這話,想到對方“梳水四煞之首”的魔道身份,隻尷尬地笑了笑,打了個馬虎眼,沒提陳平安等人的身份。
那漢子見老管家含糊搪塞,眼神微微一眯,隨即再次看向陳平安,開口道:“這位少俠如此年輕便闖蕩江湖,想必有幾分本事,不知家住何方?俗話說四海之內皆兄弟,說不定你報出名諱,以我的身份,還能認識你家長輩,說不定曾經還一起快意恩仇過。”
陳平安聽到這話,眼神多了幾分古怪。
他早已知道對方的身份——隻因梳水四煞中的那所謂“嬤嬤”,此刻還被關在他的盤古世界裏,如今已變成一道虛弱的魂魄。
方才陳平安將眼前景象投射到盤古世界,那少女嬤嬤為了不再受歐陽老鬼等人折磨,當即爆出了這漢子的身份。
此時,陳平安開口回道:“我家住在極遠之地,家中長輩不便多提,不過我認識的人倒不少,也有幾個練氣士六七境的長輩。”
陳平安開口回答了一句,還是覺得低調一點比較好。
那漢子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好!好一個家底雄厚!佩服,佩服!”
嘴上這麽說,他心裏卻壓根不信。
六七境練氣士。
在這周圍幾個帝國乃至江湖人士眼中,除非是山上勢力。
再者就是像宋雨燒這樣的劍神。
可山上勢力又怎會來到這所謂的落魄江湖?
老管家這時趕緊再次打了個馬虎眼,吩咐一旁的家奴,接待這漢子。
漢子又別有深意地看了陳平安一眼,才大搖大擺地跟著李叔離開。
待漢子走後,老管家看向陳平安,輕聲道:“陳公子,方才與您搭話的,是梳水四煞中的魁首。”
“尋常時候還是少與他交往為好,免得給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陳平安點頭應道:“好的,此事我記下了。”
一旁的塗山蘇蘇卻眨著大眼睛,忍不住抿嘴笑了笑。
她哪會擔心什麽麻煩?自家公子有多厲害,她心裏清楚得很。
方才那粗獷漢子要是敢找公子麻煩,肯定會被公子打得很慘。
走進莊子,劍水山莊建得別有洞天。
青石板路蜿蜒穿過成片竹林,路邊每隔幾步便有石燈籠立著,燈籠上刻著精致的雲紋。
遠處亭台樓閣依水而建,飛簷翹角上掛著銅鈴,風一吹便發出清脆聲響……
陳平安被老管家安排在一座風景優美的獨棟大院裏。
而那漢子就被安排在這獨棟大院的隔壁。
陳平安沒有在意這些,他走進院子後,剛到院門口便聽到一道流水聲。
陳平安自然記起宋雨燒先前對他說的話,說這裏的溪澗瀑布有著幾分門道。
緊接著,
陳平安問老管家,可否去瀑布那邊看一看。
老管家自然點頭答應,表示沒有任何問題。
這時徐遠霞和張山峰則表示他們要在這裏休息一下。
十日的趕路,確實有些累了。
而塗山蘇蘇,則表示要先去給公子鋪好床鋪,等會再來找公子。
麵對這樣的情況,陳平安也沒有說什麽,隻是對塗山蘇蘇交代了一聲:“鋪好床鋪便在這裏待著就行,不要往外走。”
緊接著。
陳平安便沿著那石板路一路朝著前方走了過去。
距離陳平安不遠處,有一條飛流直下的瀑布。
這瀑布即便放在山水之間,也是一處難得的美景,若逢雨後天晴,這裏必然彩虹高掛,景象壯麗。
這座壯觀的瀑布,在劍水山莊建立之前,已不知存在了多少歲月,沒人說得清。
而在另一邊。
老管家突然間恍然大悟。他看著陳平安行走的方向,心頭震撼——因為他清楚地知道,
陳平安所在的莊園距離瀑布還有一段路程,尋常的修士和武夫根本感知不到瀑布的動靜。
剛才老管家沒想起這一茬,此刻再想到陳平安麵對那漢子時的從容模樣,突然心頭一緊,喃喃自語道:“這少年,難道是一位返老還童的大宗師?對,一定是這樣的,否則老爺也不可能如此交代,當做自家人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而另一邊。
大驪王朝龍泉郡,此時這裏迎來了一支車隊。
這支車隊竟來自大隋朝廷,雖輕車簡從、未大張旗鼓,卻仍在大驪朝廷內掀起了巨大風浪,以至於大驪方麵的迎接隊伍中,出現了袁、曹兩位朝廷重臣。
相比之下,郡守吳鳶身處人群中,顯得毫不起眼,位置也極為靠後。
大隋這邊的主心骨,是一位姓高的年邁老人。
若隻看相貌氣度,他更像個四海為家的說書人,毫無富貴之氣,身旁還跟著一位少女隨從。
除此之外,另一輛馬車裏坐著的,正是大隋皇子高煊。
他身旁還有一位老宦官。
隻不過這宦官已不是先前隨高煊前來的那位,畢竟先前那位,早已被陳平安打死。
兩撥人聚集後,隻備了一頓簡單的粗茶淡飯,互相說了些客套話。
大人物,自然有大人物的應酬。
而一些過來看熱鬧的,則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另一張桌前,兩個少年相對而坐。
一個是大隋皇子高煊,另一個是大驪王朝的皇子宋集薪。
宋集薪身旁還站著個心不在焉的婢女稚圭。
高煊身旁,同樣立著一位身著蟒服的宦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