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珠洞天 第2章 賣魚改善生活
字數:3701 加入書籤
陳平安慌張阻止,“王景,算了,沒關係的……”
王景看出了陳平安的為難和不願意,但畢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所以也不再過多言語,轉而問道:“我暈倒前,聽到哪個叫鄭大風的好像欠你錢?”
陳平安撓了撓頭,不想再生事端,“算了,沒事的……你昏倒初愈,我再給你熬碗薑湯給你驅驅寒。”
王景被陳平安給整不會,他確實是個爛好人,什麽都能忍,但也確實心地善良,不然自己早就凍死了!
望著陳平安在廚房忙碌的身影,王景下定決心,“陳平安是農夫,但老子不是蛇,我一定要帶著他發家致富,當做報答!”
一碗薑湯下肚,陳平安收拾好盆碗,對王景道:“我接了個送信的差事,得去忙了。”
王景看著陳平安的家中光景,心裏十分不是滋味兒,瞅著日子也快要過年了,得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弄些銀兩。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他走出泥瓶巷,在小鎮瞎晃悠看看有沒有商機,行至一處廊橋,看到流動的溪水心裏有了主意。
在他的記憶裏,冬天的魚,肉質更為鮮美,臨近年關,能賣好價錢。退一萬步說,就算賣不出去,自己吃也行啊。
他迅速行動,沿著尚有深深積雪的河岸緩緩行進,中途還尋到了一隻破竹筐,雖有小小損壞,但筐身相對完好。
捕魚十分順利,王景感慨這小鎮真是生態良好,魚類資源如此豐盛,不多時就有了滿滿一籮筐的魚獲。
王景抱著魚獲來到了一個叫桃葉巷的地方,因為他發現這座街道建築不俗,且都是高門大戶,應該是小鎮的富人區。
生前他就是靠著小攤小販白手起家的,如今他要故技重施,在巷口吆喝道:“賣魚嘍,新鮮純天然無公害的大鯽魚呦!不加任何海克斯科技與狠活嘍,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原本因為天氣太冷,不願意外出的大戶人家,被王景奇怪的吆喝聲,給吸引了,他們攜帶仆人家眷圍聚“魚攤”。
“小夥子,什麽叫純天然無公害啊?”
“就是,還有啥叫海克斯科技與狠活呀?”
眼看人越聚越多,王景望著錦衣華服的各色老爺夫人小姐,心裏樂開了花。
做生意嘛,沒人可不行,關鍵看穿著打扮還都是富貴有錢人!
王景輕輕咳嗽一聲,信心滿滿朗聲道:“感謝諸位鄉親捧場,這些魚獲都是百裏之外的山澗內,靈氣滋養的產物,肉質鮮美,且有滋陰助陽的功能!”
有貴小姐聽的臉頰緋紅,也有風韻少婦眼中明眸流動,更有人發出質疑,“你是個騙子吧,我看你的鯽魚跟小鎮溪水裏的沒有什麽區別。”
此言一出,眾人開始起哄,“就是,就是,騙子!”
王景臉不紅,心不跳,當即示意眾人離遠點,他隨手撿來一塊石頭,對著眾人展示,“諸位請看,這是一塊兒石頭!”
“廢話,不是石頭難道是狗屎嗎?!”
眾人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王景心念微動,催動憾山拳功法,在眾人目瞪口呆的眼光中,將石頭捏成粉末!
“精彩!再來一個。”
“愛看!”
眾人猶如牆頭草,又開始鼓掌起哄,眼看一場普通的賣魚買賣,馬上成了大型雜耍現場。
王景拍了拍手上碎屑,對著眾人道:“我曾經孱弱無力,就是吃了這靈氣浸染後的鯽魚才如此有力量!”
說完,王景還不忘擺了幾個健身達人獨有的帥氣POS。
人群中一位紅衣老者麵露不屑神色,冷哼一聲帶著家人離開,隨行的紅棉襖小姑娘卻不願意離開,對他撒嬌道:“爺爺,再看會兒嘛。”
老者早已經看穿了王景的把戲,但無奈太過寵愛自己的孫女,所以去而複返。
此時人群中一位濃妝豔抹的婦人開口道:“我家男人吃了這個,會如你一般強壯嗎?”
人群突然炸開了鍋,調笑聲,譏諷聲不絕於耳。
婦人不以為意,對著眾人嗬斥道:“不就是男女之間的那些事兒嘛,有本事關了燈火急火燎無所事事,沒本事光天化日大大方方承認自己無能?!”
對於這位豪放的婦人,王景十分滿意,他自信滿滿道:“放心吧夫人,大哥如果吃了這魚,我保證定然重振十八歲雄風!”
婦人頓時心花怒放,“這魚什麽價?我全要了!”
人群議論紛紛,“不要臉!”
“小浪蹄子!”
“聽說柳三娘奔放,沒有想到如此的語出驚人。”
罵聲刺耳,婦人不以為意,甚至還反唇相譏,罵走了幾個,吵架功底著實了的。
王景臉上欣賞神色更濃,他給了柳三娘一個堅定的眼神,隨後伸出五根手指。
“論斤還是論條?”
王景麵容玩味,大魚已經成功上鉤,他淡淡道:“夫人,我不是奸商,魚自然是論斤賣的。”
“500……文,還是50文?!”
得,價格是婦人自己說的。
王景正欲開口五十文,卻有一枚金子向他扔來,王景迅速接住,墊了墊得有五兩!
眾人散出一條路,一位身穿綠色錦衣,衣服稍顯鬆垮的中年男子信步走來,他眼神空洞,麵黃肌瘦,一看就是縱欲過度,身體早已掏空的主兒。
“金子你拿走,魚給我,但如果功效不佳,你就等著收屍吧!”
聲音尖銳刺耳,有些陰虛詭異。
隨後又有一名高大隨從,徑直走出,將魚筐搬走,中年人也轉身拂袖離去。
柳三娘先是懵了,後才反應過來,但好像那人她招惹不起,隻是眼眶微紅,一臉不甘和委屈。
“且慢!”
中年人聞聲扭頭,表情玩味,“怎麽?怕死,反悔了?!”
王景收到金子淡然一笑,開口道:“這位老爺,鯽魚做湯搭配豆腐枸杞紅棗,熬製奶白,功效更好。生吃也行,但一日隻用兩斤,過多不宜。”
中年人點了點頭,不耐煩道:“知道了!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