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字數:2741 加入書籤
伏爾泰說了很多,而孔子也聽完了伏爾泰關於自己自然法學說的理論,時不時點頭,時不時卻搖頭。
他此時看向伏爾泰的眼中帶著欣賞,然後說道:“《易經》有雲:‘變通者,趨時者也’,魯班造雲梯而墨子九拒之,技進乎道,方免為禍。”
“你的思想太過於理論以及理想化,太過理想化的思想就容易脫離實際,想必你的思想在實行的過程中困難重重,最終僅僅是影響了一些人,卻無法成為主流吧?”
伏爾泰聽後有些羞愧的點了點頭,和孔子說的一樣,他的思想以及文章,在他死的那一刻也沒能成為西方的思想主流,並沒有像儒學那樣深入人心。
以至於一提起伏爾泰的思想,所有人都會說優秀,但是西方民眾對於他思想當中的自然法學說和理性主義史學卻幾乎一無所知。
統治階級不認可他的自然法學說,哪怕有一些法律確實如這個學說當中說的那樣,是因為強者而建立的,他的學說完全反對這些製定法,可正是這些製定法的存在才能讓社會穩定下去。
至於他的理性主義史學思想,太過強調理性的重要性,否定了絕大多數的曆史時代,如果以這種史觀看待曆史,容易造成民族認同感降低。
而且他還反對宗教,否定上帝在西方人類曆史當中的作用,在他的兩部史著《路易十四時代》和《風俗論》中,都充滿了大量對傳教士和宗教的抨擊。
然而結果呢?
他所抨擊的,沒有一項被取締,他所反對的依舊是西方社會的主流思想,他的哲學思想完全就是處於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也就是他的《形而上學論》對宗教產生了一定的衝擊,這功勞是不可磨滅的,但作用有限。
見伏爾泰不說話,孔子知道自己猜對了,他這時候才繼續說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生於貴族之家,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這讓你在文化上麵有了快速的發展。”
“但是你卻沒有靠自己的雙腳去走遍世界各地,沒有真正深入到黎民百姓當中去,所以不懂得不管是思想還是立法,都需要因時代而定,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這才是自然之道。”
“學生受教了。”
伏爾泰歎了一口氣,說起自己哲學思想對世界的影響,他確實不如孔子,他的所有思想都沒有很好的在西方發展下去,哪怕再怎麽出名又有什麽用?
他本身就極為推崇孔子的禮,之前的辯論攻擊隻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國家交差罷了,現在他已經盡力了,接下來不應該錯過這麽好的請教機會。
“若是我要完善我的道路,應該如何做?還請先生教我!”
所有直播間的觀眾看著伏爾泰這副學生一般的姿態都瞪大了眼睛,他們是來看兩名人才之間激情辯論的,怎麽就演變成了伏爾泰向孔子請教的場景了?
“不是,伏爾泰在做什麽啊,繼續攻擊對方啊,怎麽對方剛開始進攻,防守都不防守就放棄了?”
“假賽!我懷疑伏爾泰在打假賽!”
“一開始的互相交鋒不是很激烈麽,怎麽這麽快就平穩了下來。”
“臥槽,伏爾泰怎麽和見了自己偶像一樣,表情有些不對啊!”
“哈哈哈哈,有沒有一種可能,孔子真的是伏爾泰的偶像,隻不過你們不知道罷了,剛剛兩人出場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現在算是能確定了!”
“這.....這可就太戲劇化了,這約翰選了半天,還露出那麽燦爛的笑容,結果選出來的人物是趙鴻選擇人才的粉絲,這......”
其實這一幕不管是夏國的觀眾還是國外的觀眾都沒有想到,不過夏國的觀眾自然是開懷大笑。
孔子麵對伏爾泰的請教,並沒有拒絕,他並不排斥教導這些異族人。
“你所需要的應該是中庸。”
“中庸者,非平庸、折中之謂,乃執兩用中,追求萬事萬物之平衡與和諧,中庸之道,乃為人處世之至理也。”
“觀夫世間諸事,過猶不及,行事若過度激進,易致混亂。若過於保守,則難以前進。”
“能守中庸者,可應萬變,內心安寧,亦能使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此乃大道也。”
孔子的意思就是,這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應該有一個平衡點,最關鍵的是抓住那個平衡點,不應該偏激,無論是往哪邊偏激。
這就是夏國非常重要的中庸思想,但很多人將中庸二字理解為平庸,懦弱,這是完完全全的誤解。
“中庸麽......”
伏爾泰開始反思自己的思想,其中要求是否太過過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