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家裏建棟房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婚宴後,夏正華和柳丹慧站在門口,歡送前來參加婚禮的家人朋友同事。
吳為國夫妻在柳鈞維夫妻的陪同下,有說有笑地走出酒店,夏正華跟在旁邊相送。
吳為國看到還有許多人正在走出酒店,他對夏正華笑道:“新郎官,你去招呼好其他人吧,我就不用你們管了。”
夏正華和柳丹慧異口同聲:“吳省長,阿姨,感謝你們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見證我麽的婚禮,謝謝!”
吳為國揮揮手,帶著夫人上車走了。待其他人都走了,柳鈞維才對夏正華兩人說:“正華,丹慧,爸爸媽媽祝福你們新婚快樂!以後你們兩個就好好把日子過好,我們走了。”
雖然會同在一座城市居住,但自己終究是外嫁了。柳丹慧抱著爸爸媽媽,還是留下了熱淚。“謝謝爸媽!”
夏正華拉著柳丹慧的手,對柳鈞維和楊曉華恭敬地說道:“爸媽,謝謝您們把優秀的丹慧嫁給我,我以後一定會對她好。以後我們會常常回家蹭飯,也會好好孝敬您們!”
夏元軍也對柳鈞維夫婦表示由衷的感謝,並表示會監督夏正華好好對待柳丹慧,自己和老婆會把丹慧當成女兒對待,請親家放心。他也會要求夏正華要像親生父母一樣對待柳鈞維夫婦。
柳鈞維夫婦也對夏元軍夫婦表達了友好的感謝,他用大手在夏正華肩上拍了拍,然後坐車走了。
夏正華一家回到新房,葉正奇他們跟著來到新房熱鬧了一陣,提出告辭,坐著昨天的大巴車回婁城。
前天,蘭華芬在夏芳華的陪同下,找了一家菜市場,買回了米油和菜品,前兩天都是在家裏做的飯菜。所以她對兩位新人說道:“丹慧,今晚開始,我來做飯菜,這幾天都不去外麵吃飯,好吧?”
柳丹慧當然可以,能在家吃飯,肯定比外麵的口味正,也吃得放心。
家有一老,勝似一寶!這是確實。
其實,夏正華老家有規矩和習俗。就是新房需要提前幾天,多來親人暖房,提升人氣。這樣的房子才有人氣,煙火氣。
夏芳芬幫著母親摘菜洗菜,兩母女很快就把飯菜做好。
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
柳丹慧端起碗,還沒有夾菜,眼睛裏就含著眼淚。
蘭華芬看了,知道她想起了爹娘。她給柳丹慧遞了一張紙巾,說道:“丹慧,別難過。後天回門,就可以看到爹娘了。”
柳丹慧嗯了一聲,把眼淚忍住了。
吃完飯,夏芳華又幫著媽媽收拾桌子,柳丹慧想要去幫忙,被夏芳華推出來。
作為這座房子的主任,雖然今天是新娘,她還是覺得要做點事情,給公婆一個好印象,別讓他們留下自己是一個千金小姐的形象。
沒有別的事情可做,柳丹慧就幫公公和夏正華各泡了一杯茶,也給婆婆和小姑子泡好了茶,才坐到夏正華身邊。
夏正華給父親點上一支煙,他說道:“爸,我家的老房子,我想今年重新蓋一下。你也知道,我還是有些錢,放在那裏也是那樣放著。”
夏元軍吸了一口煙,搖搖頭說道:“正華,以後你們要用錢的地方還很多,節約用吧。如果你確實要把房子翻建,你去年也給了我錢,本來你當時也是說要建房。我想著你們也在外麵工作,很少回家住,就一直沒有打算去建。我和你媽都想幫你們存著,急用的時候就有錢。而且你官職越擋越大,我們可不想你去貪汙受賄。”
夏正華知道父親的想法也對,但她也想父母住的好一點,又不是沒有錢。
柳丹慧也在旁邊說:“爸,我覺得正華說得有道理,我們就把家裏的房子翻建一下吧。”
這時,蘭華芬和夏芳華也做完了家務,坐過來了。
“其實,我們住著老房子,還舍不得拆呢。房子也是紅磚的,比村裏其他人家都要好。假如把房子建過,我還擔心人家懷疑我們的錢來路不正呢。”
夏正華知道這樣勸,父母不會痛快地答應建房。他想著婁城到老家,也就七八裏地,以後自己每周末沒其他工作,是會回婁城跟柳丹慧團聚,不如回老家住。
“丹慧,我是這樣想的呀。我在漣新工作還會有段時間,所以每周隻能周末回婁城,你那邊也是單身宿舍,住著不方便。你也會隨時調回省城,如果在婁城買房子,也沒有必要。你看這樣,我們在家裏建一棟兩層樓的房子,按城市裏套間房的形式建設。那麽建好以後,我們周末就回老家住。你覺得怎麽樣?”
柳丹慧覺得這個意見不錯,於是表示讚同。
夏芳華也覺得很好,也附和夏正華的意見。
夏元軍見子女們意見一致,也就不好打消他們的積極性。哪怕知道夏正華是想自己老兩口住的好一點,還是得接住他們的孝心。
夏元軍說道:“那就按正華的意思吧。”
蘭華芬也不再攔著。
夏正華又說:“其實多建幾間房子,裝上自來水,用上衝洗廁所,以後就方便了。現在,我們結婚了,丹慧家也就她一個女兒,過年時是在我家,還是在她家,都是個問題。按傳統,應該在我家。但在我家過年,我嶽父嶽母在家裏就會寂寞。如果有可能,以後過年不是在省城我家裏,我們還可以接上我嶽父嶽母去我們老家一起過年,那樣才熱鬧。他們也好體驗鄉下過年鞭炮聲的熱鬧。”
柳丹慧聽到夏正華說了這麽多,在為自己父母著想,內心就是一熱,她在心裏感謝自己選擇沒錯。
夏正華對父親說:“爸,你回去後就去找村裏和鎮裏,申請辦好建房許可證,根據政策,妹妹還未出嫁,你們三個人的戶口,批一百六十平方的宅基地應該沒問題。我會找專業的設計人員來家裏測量,由他們幫忙設計,爭取建一棟簡潔、實用的三層帶屋麵的樓房。”
夏元軍問道:“建這麽多房子幹什麽呢,衛生都難搞。”
蘭華芬跟著說:“是呀。”
夏正華說道:“爸,媽。以後我們要生孩子,芳華也要結婚生子。大家都回家,你們還會覺得房子多嗎。”
他停了會,讓大家消化一下。
夏正華看看家人,接著說道:“其實,我還有個想法,家裏也有口池塘,媽媽也在家養了雞鴨。我就想蹭蹭爸媽的福氣,如果有些不方便去外麵聚會的領導朋友,我就帶到家裏來,這樣就清靜,不會被別的人和事情幹擾。”
柳丹慧望著夏正華,微笑著道:“你還想啃老呀。”
夏元軍聽了夏正華的解說,也了解了兒子的想法,做父母的隻要有能力,就要支持。兒子在外麵發展好了,自己臉上就有光,也是給夏家的祖宗爭光呀。
於是他完全沒有了其他想法,一心要趕緊把房子建好。
“正華,我看還得建幾間雜房。”
夏正華聽到父親回應自己,知道他不會反對建房。他問父親:“爸,建雜房做麽子呢?”
夏元軍回道:“你想,建好了樓房,那就得講究呀。所以雜物什麽的,就得放在雜房裏。另外,雞鴨也要有地方關呀,我們肯定要養兩頭豬呀羊呀,這樣,親家他們以及領導朋友來了,才能吃到地道的農家菜嘛。柴火灶也不可能打在新房子裏麵,所以要有一間房子做柴火灶房。你不曉得,柴火做出來的飯菜,那才叫農家味。”
夏正華和柳丹慧互相望了一眼,心裏都在為父親點讚。
人的思想隻要一打開,什麽事情都可以談下來。
一家人就這樣熱熱烈烈地討論著房子怎麽建,建什麽式樣,充分發揮了民主製。
夏正華想著,在鄉下有個家,那就是根,有根才有歸宿。他想,以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告訴身邊人,一定要有老家,一定要在老家有個窩。在外麵混得再好,如果沒有老家可以回,那麽就是無根之浮萍,隨波漂流。
這一晚,談到十一點多才各自回房間睡覺。
第二天,夏元軍就提出要回家。夏正華和柳丹慧想挽留他們多住幾天,等婚假休完,一起回婁城。
夏元軍對他們講道:“你妹妹明天要上班,我們就跟她一起回去。你們明天也要回門,我們兩個老家夥在這裏又不熟悉,走出去都怕不曉得回來,我們就回去吧。反正你們要不了幾天就會回婁城。”
夏正華其實知道父母是不想在這裏一起住著,打擾了自己的兩人世界。他
們可能覺得自己兒子也許沒什麽,可就怕兒媳婦時間長了有想法。他們也不是怕兒媳婦不喜歡,而是擔心兒媳婦想過二人世界,不然就不會在外麵買房子。當然,他們不知道買房子是自己兒子的長遠想法。
父母一心要回去,剛好在路上妹妹也可以照應,夏正華和柳丹慧隻好送他們去火車站,幫他們買好車票,直到他們進了候車室,兩人才坐車回道新房裏。
你們還別說,沒有了父母他們住在一起,好像沒有了拘束。夏正華下廚,做了幾個菜,把柳丹慧吃得吧唧吧唧的,直誇味道好,以後就由夏正華光榮的負責廚房偉大的事業。這話把夏正華氣的牙齒咬得噶幫響,也不去收拾碗筷等,抱起柳丹慧回到大床上,對她進行了嚴厲的就地懲罰。
但這種懲罰,是人世間讓有些人都甘願冒著坐牢的風險,也要去體驗的一種幸福而甜蜜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