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最強陣容

字數:4303   加入書籤

A+A-


    李一博離開林回的房間後,便挑燈夜讀,沉浸在林回所寫的《周易·係辭上傳》中。
    那篇文章雖然深奧難懂,但每讀一遍,他的文宮便會震顫一次,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動著他的修為不斷攀升。
    林回躺在床上,感受著體內愈發凝實的浩然正氣,陷入了沉思。
    “一博,別太辛苦,要勞逸結合啊……”
    他輕聲自語,隨後漸漸進入夢鄉。
    夢中,林回見到了許多熟悉的麵孔——趙中城、龍三、魏武敵、老將們……
    他們都微笑著看著他。
    那一刻,林回心中滿是愧疚。
    他覺得自己應該為這些人做些什麽,讀書做官、堅守正義,這便是他的責任。
    接下來的幾天,林回閉門不出,將自己關在房間中,埋頭苦讀。
    他翻閱了大量書籍,深入了解大詔皇朝的起源、鎮國聖院的背景、兩大道宗的鬥爭,以及妖族萬妖國的曆史。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逐漸清晰起來。
    原來早在數千年前,聖院便已存在,是由第一位聖人孔聖所開創。
    當年,聖院與剛立國不久的大詔開國皇帝聯手之下,最終覆滅了道宗,使得文道成為天下修行正統。
    而道宗在覆滅後,分化成了兩大道宗——天道宗與人道宗。
    天道宗久居海外,專注於天道修行,不曾踏足陸地。
    而人道宗則修人欲,以邪術誘惑世人,為禍人間,因此被稱為妖道。
    至於萬妖國,則是大詔疆域之外的妖族勢力。
    在林允鴻登基前,他們曾多次侵犯人族疆域。
    然而,這位大詔皇帝手持斬妖劍,親自率領大軍殺入萬妖國妖都,打得萬妖國俯首稱臣。
    從那以後,數十年來,萬妖國再也不敢進犯人族疆域。
    “大詔皇帝真是個趣人!”林回笑著感歎道。
    他從這些曆史典故中揣摩大詔皇帝的性格,為自己即將麵聖做準備。
    與此同時,關於工部四品郎中鍾問和被賜死、屍首懸吊在工部衙門上的消息,也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
    工部上下人心惶惶,而百姓們卻拍手稱快,認為陛下賜死的都是該死之人。
    刑部侍郎宋鐵軍得知此事後,嚇得文心受損,身體機能大幅下降,整個人大病一場。
    他最擔心的,便是鎮撫司某天會突然闖入他的家中,將他帶走。
    雖然他與秦遊泰、鍾問和的交情算不上深厚,但他曾為鍾問和的複仇開了後門,這意味著他已經與他們綁在了同一條船上。
    所幸,他兒子的事情已經解決,吳方的線索也斷了,鎮撫司和皇帝似乎並未查到他的頭上。
    “這麽多天過去了,我應該是平安度過了……”
    宋鐵軍心中暗想,但仍有一絲不安揮之不去。
    ……
    京城天華府,五城兵馬司與鎮撫司龍衛正在全力搜捕京城八大才子之一的吳方。
    與此同時,鄉試也如期而至。
    與聖院會試和殿試相比,鄉試的規模雖然較小。
    但今年的鄉試卻格外引人注目。
    因為監考人員的名單上,出現了幾位令人難以置信的人物。
    “鎮國聖院的有:第五聖子鍾指正、督學院院長傅餘衡!”
    “清山書院的有:大夫子李默白!”
    “朝廷的有:龍衛都指揮使嚴桑武、龍衛指揮同知趙邰、翰林院學士劉洋明!”
    這份監考名單一經公布,立刻引發了天華府讀書人的轟動。
    他們紛紛議論,這哪裏是鄉試?簡直比會試和殿試還要隆重!
    考生們激動得渾身發顫,因為他們知道,若能被這些大人物青睞,前途將不可限量。
    與此同時,京城“南府酒樓”中。
    方青青正在喝茶,神色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自從從清山書院回來後,她的心神便一直難以安寧。
    她不禁想起剛認識林回時,他還未喚醒文心,卻已然作出了銘碑之詩。
    之後,他的才氣更是接連引發天地異象,才氣鳴州的詩作不下五首,貫府之詩也不在少數。
    如此詩才,令她自愧不如,曾經引以為傲的心氣也逐漸被磨平。
    “方師姐,鄉試的監考人員名單放榜了,你知道都有誰嗎?”
    一位同樣參加完殿試的南府女學士興奮地走到方青青麵前。
    “有誰?”方青青下意識地問道。
    但她心中已有所猜測,或許聖院第五聖子鍾指正和督學院院長傅餘衡會派人前來監考,以便隨時掌握林回的鄉試成績。
    “方師姐,你聽了可別被嚇到哦!”女學士故意賣了個關子。
    方青青輕笑一聲:“怎麽會?你說吧!”
    “那我可說了!鎮國聖院有聖子鍾指正、督學院院長傅餘衡,清山書院有大夫子李默白……”
    嗡——!
    方青青愣了一下,腦海中頓時一片空白。
    她曾想過這兩位前輩會派人前來監考,但萬萬沒想到,他們竟會親自出席!
    “方師姐,除了他們,還有哦……”女學士繼續說道。
    “還有?”方青青有些意外。
    “連陛下的親軍龍衛都指揮使嚴桑武、指揮同知趙邰,以及主管我們南府的翰林院學士劉洋明大人也都來了!”
    “什麽?!”方青青整個人都愣住了。
    她的文心劇烈震顫,腦海中再次浮現出林回的麵容。
    她微微搖頭,心中低喃:“鍾師、副院長和李夫子前來,或許是為了林回,可龍衛他們為什麽也會來?”
    以往的鄉試,不過是由天華府督學院派個五品學政監考而已。
    隻有出現嶄露頭角的人傑,朝廷、聖院和清山書院才會安排人手監考,以防意外。
    可這一次,如此多的大人物齊聚一堂,顯然不是為了尋常考生而來。
    方青青站起身來,朝酒樓外走去。
    “方師姐,你要去哪裏?”女學士在身後喊道。
    “鄉試觀禮!”方青青頭也不回地應道。
    她不想錯過這次機會,她想親眼見證林回在鄉試中的表現。
    同樣,京城天華府中,與方青青有著相同想法的讀書人成千上萬,他們紛紛湧向鄉試考場,想要一睹這場“史上最強鄉試”的風采。
    “這絕對是古往今來最盛大的鄉試!”
    有人激動地喊道,瞬間引發了一街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