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麥餅柘糖

字數:4305   加入書籤

A+A-


    麥粉做熟後,不帶湯水能多出一倍的量——
    這對周巨來說,雖然震驚,但顯然還不夠震驚。
    但秦卿說的是“麵餅”。
    麵餅,聽起來像粟米餅一樣,就是容易保存和攜帶啊!
    他們大秦每年有各種各樣的工程要征發役夫,還有軍士更替,後勤補給,地方押送稅糧財物等。
    這些人一路走來,哪怕攜帶萬斛糧食,路上就要被消耗七成!
    人越多,押送的越多,吃得就越多!
    他們秦國大多吃粟米,麥粉麥飯吃得不多。之前出行都是攜帶粟米醃肉等,集中造飯。若有隊伍分散脫離,沒有糧食,則日行艱難。
    不過他很快又冷靜下來了。
    因為粟種植起來更加耐旱、耐貧瘠,病蟲害也少。
    轉成麥,種植起來就又不一樣了。
    周巨不動聲色的揉著膝蓋,此刻在短暫的失落後,到底還是又笑起來:
    “果然如秦卿所言,小小驚喜。”
    畢竟雖然不能大麵積種植,但是美食可以獻給大王啊!
    最起碼那個鴨湯燉起來,如今就好似能聞到比之前更好的香氣。
    他轉而問道:“不知這種麵餅可美味否?”
    這個秦時還真答不上來。
    熱騰騰的饅頭在她記憶裏,當然是暄軟香甜的。有非常蓬鬆的,還有層層疊疊緊密紮實的,嚼起來都順滑綿軟,有澱粉微甜。
    但如今的麥子磨出的麵粉嘛……
    灰灰黃黃的,精細度也達不到,需要幾次篩選才不至於粗糙。
    因此她不敢保證。
    但好在有甘蔗可以榨糖來托底,不管是美食意義還是經濟效益,糖都是有的。
    於是她仍然自信道:“等到做好,會請周府令前來的。”
    她身上的自信鬆弛之感,不論怎樣看都讓人覺得不俗,周巨因此重新放鬆的坐了回去——
    難得離開大王身邊,他也想多休息一陣子。
    ……
    而秦時此刻歎息著回到宮廚,發現有一名廚工動作格外熟練,將磨碎的米粉跟辣蓼草攪拌均勻時,抓一把便能正正好。
    她不由有些驚訝:
    “你的動作很熟練啊。”
    廚工有點失落,又有點自豪:“我曾為大王釀酒,辣蓼草可做酒曲,小人正擅長。”
    秦時有些啞然:是了,這時候人們隻是不會麵食發酵,那是因為小麥不那麽流行。
    但酒這種貴人所愛,什麽時候技藝都會優先發展的。
    之前大部分廚工一副不明白的模樣,大約是因為,哪怕最基礎的【釀酒】,如今也是秘方吧。
    想到此,她又溫和看著對方:“那我這樣讓大家一起做,是否你的家傳秘方就沒有了?”
    是啊。
    廚工九麥正因此格外失落。
    但貴人既然說了,他除了接受也別無方法,於是努力積極表現,以求有機會可以學到新的手藝。
    赤女則在一旁道:“秦君,並非如此。他們都是大王的侍從,所學所用,俱屬大王,無有【家傳】一說。”
    秦時卻想:沒有家傳秘方,但人家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技術。技術工跟普通工種還是有區別的。
    因而笑了笑:“那好好練習手藝吧。我還有一種釀酒術,倘若你表現的好,以後可以最先交給你來做。”
    廚工九麥瞬間大喜:“多謝貴人!”
    他動作格外麻利,此刻將辣蓼草與糯米粉攪拌均勻後直接搓成杏子大小的圓球,而後一一擺上簸箕,再用濕布覆蓋,放在宮廚距離大門最近的灶台處等待發酵……
    這動作行雲流水,格外順暢。
    看得秦時都不由點頭,而後再次對上九麥期待的眼神,不禁莞爾:“我記下了。”
    烏籽在一旁同樣給了個眼神——貴人可以和藹,他們卻不能忘了身份。
    九麥渾身一緊,迅速退下了。
    與此同時,看到這一幕的廚工們,竟然也越發激情高漲了。
    甚至還有廚工大膽稟報:“貴人,諸柘已經全部砍碎,敢問是否要濾漿來飲用?”
    秦時點了點頭:“對,濾出甜漿來,待會兒我來告訴你們怎麽做。”
    於是又有數名廚工湊過來,二話不說就將碎諸柘拿去用石碓狠狠砸了。等砸完一臼,再用細麻布過濾,最後就得到了一甕甘蔗汁。
    想要全部砸完恐怕要等到夜幕降臨,而如今,鍋中的老鴨湯都隱約露出濃香了。
    秦時看了看天色,又看看麵前這一甕甘蔗汁。
    因為幾重過濾,如今已經沒什麽雜質了:
    “先分三鍋,倒入鍋中,猛火熬煮。”
    “待甜漿熬煮濃稠後,煺為中小火,並不斷攪拌。”
    “再命人備些石灰水來——待甜漿濃稠到艱難攪拌時,就慢些加石灰水進去,繼續攪拌。”
    大夥兒認真聽著,隨後問道:“這,莫不是做飴糖?”
    七月末的天氣,飴糖也是很容易會壞的。
    秦時搖了搖頭:“我要做的糖,輕易不會壞。”
    見大家隱隱激動,她又強調:“不過,我隻知方法,並不記得比例,這裏諸柘汁還有很多,慢慢試吧。”
    費些功夫罷了!
    但這可是不易腐壞的新糖!
    大家自覺學到了不得的東西,此刻越發有幹勁兒。
    而秦時絞盡腦汁,也隻記得最後的步驟:“等倒入陶缸冷卻凝固後,再慢慢挪動到風吹幹燥的地方。這樣,就差不多了。”
    她自覺言語簡單,且沒有具體比例。
    但對於如今的工匠們來說,比例當然是要自己琢磨的啊!
    因此他們歡歡喜喜,遠處舂砸諸柘的聲音都格外有力。
    而此刻,周巨不知何時進來宮廚。
    這裏人人都在忙碌,但區別於平日的謹小慎微,甚至隱約可見情緒高漲!
    包括毫不起眼的太官丞朱葵,此刻都是眉眼藏不住的笑意。
    他不明所以,隻默默記下。
    而後提醒道:“秦卿,半個時辰後,大王該用飧了。”
    【古人非常非常非常有智慧。非常。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非常有限,卻在貧瘠的環境中衍生了整個中華文明,很了不起。】
    【很多時候某個時期某樣東西沒有進步,不是因為他們笨,是因為被農耕環境(包括自然氣候物種演化資源分配等)限製住了】
    【飴糖大多用的穀物,隻是熬煮濃縮,成型略柔軟,高溫時並不能長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