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鬱悶的趙公子

字數:4090   加入書籤

A+A-


    了解清楚省委的態度,看到省委是怎麽想的,調查也會順利進行。
    幹部監督室來到漢東之後也受到極高的關注度,誰都知道事情沒法去處理好,也不會說通過那種辦法就能處理,誰來都是看情況。
    漢東省省委班子裏,全都在選擇等待,也在看情況做出抉擇。
    省委常委們都在關注來勢洶洶的幹部監督室有什麽想法,對外幹部監督室是很少露麵的,通常進行內部震懾。
    紀委內部的工作震懾要求也不在他們的手中,不會給幹部們有明顯的感覺,對幹部監督室也不太了解,不清楚權力到底有多大。
    不過能肯定的是幹部監督室跟新書記的關係很不錯,在內部也有還不錯的地位。
    在確定幹部監督室的工作之後,能給他們發揮的並不少,也就不用去考慮之後,還是能了解清楚之後做出抉擇。
    在確定幹部監督室的工作之後,能看清的聲音也會更多,隻會多不會少。
    趙立春也是其中之一,並且也是最關注幹部監督室一舉一動的省委常委。
    第一位向新書記表態支持,包括在漢東省的規劃上跟新書記難得達成一致。
    兩人在改革上的意見是相同的,也在不斷的尋求機會,渴望找到機會去解決問題。
    在改革裏也存在分歧,始終都帶著不同的看法,也在裏麵也帶著不同的意見,導致的結果是工作很難進行。
    趙立春也很猶豫要不要跟新書記走的太近,了解新書記在工作中的調整,不在有半點猶豫不決。
    盡管很清楚工作中需要去了解的聲音,也需要在省委中占據主動,最終的結果也要認真的考慮清楚。
    隻要是沒有考慮清楚的結果,也會帶著不確定。
    畢竟在工作中也沒有誰敢保證就不會犯錯,也不敢做出這種決定,看看工作的調整才能保證。
    省委書記的態度也一如既往,看得出來省委書記來者不善,並且也能看出省委書記在工作中是不如之前想的那麽好。
    看不清在工作中需要的調整,無論最後怎麽樣都能有提前先去想通,才能去給要求做好,不再是之前的態度。
    新書記來到漢東,也要看看新書記來到漢東省委中的態度,確定好省委中如何做出妥協。
    這也不是靠著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新書記到漢東之後溫睿也沒有表態,並且沒有選擇拉攏,趙立春也很理智,做出選擇並不困難。
    跟溫睿是意見不合,二人的關係始終很難再進一步。
    不能讓關係緩和,始終就會存在壓力,避不開就隻能想辦法解決。
    跟溫睿之間沒辦法調解,堅定的做出支持新書記的決定也是必要的。
    “爸,你說新書記還不開省委會議,想幹嘛?”趙瑞龍坐不住了,一臉好奇。
    “跟你有什麽關係?”
    趙立春瞥了他一眼,“整天遊手好閑,也不想想看你以後能做什麽。”
    趙瑞龍的未來一直都是他很頭疼的地方,想要去想趙瑞龍以後要怎麽處理,也要考慮清楚趙瑞龍的情況。
    有些事情是處理不了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限製,才能確保不會犯錯,事實上也的確差不多。
    坐在省委常委的位置上,到處都是盯著的眼睛,讓他有些想要做點什麽也沒有理由,更加沒有辦法去處理。
    始終都要看看情況,不能說什麽準備都沒有,也不會連條件都達不到。
    看到省委常委的位置上始終都不好坐,趙瑞龍的一舉一動也備受關注,不能輕易的亂來。
    趙立春擔任省長,也能幫趙瑞龍想想辦法去考慮之後的工作,可是現在不太好,情況跟想的完全不一樣。
    擔任不了省長,市委書記的身份沒有資格,也不能忽視頭上的壓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市委書記的身份不夠重!
    在市委書記的位置上分量不夠,很難保證在工作中也不犯錯,讓誰來都是同樣的想法,結果是不會有絲毫改變的。
    市委書記不足以讓幹部們都要給麵子,當不上省長也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原地踏步,位置也不在那麽固定。
    盡管趙立春也在爭取省委副書記,但是省委副書記的位置怎麽都是不如的,也沒有辦法去考慮那些。
    趙瑞龍也不能亂來,必須要保證工作中都不犯錯,那才是他們能達到要求的一部分,不再是跟之前差不多的狀況。
    越是能考慮清楚,越是能考慮到事情並不如之前。
    趙立春也要為了長遠考慮,始終保持低調,省紀委、市紀委都不是吃素的,跟他們真正的對上需要承擔壓力,也不是他願意去承擔的。
    “你也要考慮之後的規劃,畢業後要盡快做出決定。”
    “去金山縣調研的文章寫的還不錯,考進來也是不錯的路。”
    趙瑞龍鬱悶了!
    怎麽還要考?
    他可不是那麽輕鬆就能解決好的!
    想要去解決麻煩,也要看看實際,也不再是誰來都能占據優勢!
    之前還說能給他帶來幫忙,一轉眼要變成自己去考,哪怕趙瑞龍有把握,也不想那麽丟份!
    “別想走後門,祁書記是做什麽的?中紀委!”
    “紀委出身的幹部,誰敢保證在紀委的工作監督裏不會犯錯?”
    “我幫你在隱秘都會被發現,還是需要你自己來!”
    “祁書記的眼裏容不得沙子,你去走後門是讓未來的路被堵死,不值得!”
    跟祁雲章的談話也讓趙立春意識到新書記的底線不靈活,也不是一位底線很靈活的幹部。
    能看得出新書記的態度和想法,也能通過新書記的想法了解清楚現階段需要注意的。
    看到新書記的工作,也能確保在新書記的心裏也能占據上風,那就不能讓關係太差勁。
    不能保證關係,就要按照新書記的底線去嚐試,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目前的情況一看就知道是不好走的,每一條路都是差不多的決定,還是需要調整好,也是難得的一種辦法。
    新書記的態度也是比較明確的,趙立春就不會想著要走後門,也不願意去走後門。
    在看看新書記和各種態度上,也要把握住新書記的態度,確保過程中都不會犯錯,也不會讓彼此之間產生嫌隙。
    在了解清楚之後做出選擇,不需要在意那些聲音,多久之後確定結果,那也要看看實際。
    無論如何都是需要了解清楚的,才能把握住新書記的底線,了解之後要怎麽搞定。
    新書記的態度上都已經有過考慮範疇,在考慮中也有自己的要求和優勢,絕對不能是什麽都不準備。
    處理好跟新書記有關的要求,也就不會承擔壓力,也能隨之解決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