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賢妻扶我青雲誌
字數:3795 加入書籤
她站在門口,氣得渾身發抖。
腦海中不由得浮現蕭伯元情動時分,格外陶醉地喚著薑黎小字的場景。
指甲近乎嵌入掌心,鑽心的疼。
蕭伯元的聲音再度闖入耳膜:“她一個女娘能去哪?去查,務必查清楚!”
淚水瞬間盈滿眼眶又被她強行壓下去。
陳遷推門而出,毫無防備之下四目相對,她眼底閃過一抹慌亂,生怕陳遷下一瞬便去告知蕭伯元她就站在門口。
不過好在,陳遷眼底劃過一抹不忍,迅速關上房門,然後從懷中掏出一方帕子遞給薑柔,壓低了聲音道:“夫人,侯爺心緒不佳,您還是先回去吧。”
“是因為薑黎嗎?”薑柔紅著眼眶問。
見陳遷點頭,她背過身去本欲離開,但看著手裏的賬本,她又回過頭來輕敲了兩下門。
“進來。”蕭伯元不耐煩的聲音響起:“讓你去辦事……”
未說完的話在看到來人是薑柔時卡在喉間,他艱難擠出一個笑,“柔兒怎麽來了?”
薑柔腳步一頓,從前蕭伯元若看到她眼眶泛紅,定會第一時間注意到,而今,一切都變了。
既然如此,那她也裝作沒瞧見他臉上的怒容吧。
“侯爺,昨日母親把家中庶務都交給了妾身,可妾看這賬本……”薑柔欲言又止,“侯爺也知道,我的嫁妝不如姐姐豐厚,我定然是拿不出那麽多嫁妝填補侯府的。”
她將賬本遞給蕭伯元,“不如,遣散些許奴仆,減少開支,還有,妾看賬本上還有一項是供給母親娘家舅子的,每月足足二百貫錢,日後還是停了吧。”
……
她喋喋不休說了許多,蕭伯元時不時應和幾句,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他多心不在焉。
“府中事務既都交給你了,那你就由你做主,不必再來請示我了。”蕭伯元拿著賬本隨意翻開,實際上直到薑柔說完,賬本都停留在那一頁。
他不由地想,若是薑黎執掌中饋,那她定不會拿這點小事來煩憂自己,她總是那樣,默默安排好一切。
“可是侯爺,現在賬上已經沒有現錢了,妾身這裏……,也拿不出來啊。”薑柔噘著嘴,衝蕭伯元哭訴道。
蕭伯元聽懂了,這是找他要錢來了。
可他哪有錢?
他從母親那裏要來的三根人參還的錢,一半都用來給薑柔置辦聘禮了。
“柔兒,你的嫁妝那般豐盛,你暫時拿出一些幫為夫渡過難關可好?待來日為夫飛黃騰達,你想要什麽,為夫都給你。”
蕭伯元柔聲道。
“夫君,你明知那些個所謂嫁妝,大多都是空箱子,用來撐場麵用的。”薑柔如實道。
這也是他們早就商議好的,蕭伯元剛打了勝仗,又好麵子,奈何沒錢給新婦添妝,是以想出了這個餿主意。
嫁妝單子上,可都寫得清清楚楚的。
“對了夫君,我聽說三妹說前些日子你從母親那拿了三根百年人參,要不,你拿去換些錢帛來應急?”
見蕭伯元不語,她泫然欲泣道:“莫非侯爺將所有人參都給了姐姐補身子?”
“我都賣了,換來的錢帛給你準備了聘禮。”蕭伯元麵無表情地從腰間取下一塊玉佩,“這塊玉佩是我從一波斯商人那買來的,景王曾出高價買我都不曾賣,你拿去當了吧。”
景王秦堅,今上六子,母妃是今上的淑妃,出自太原王氏,還有一個胞姐,行三,封柔嘉公主。
饒是陛下早已冊立太子,朝中依舊暗流湧動。
這位,可虎視眈眈地盯著東宮的位置呢。
而今,他拿出這個玉佩,並不是真心想讓薑柔去當掉,而是想要薑柔明白,他身上已經沒了值錢的物什。
若薑柔非要盯著這點蠅頭小利,那他便會失去一個攀附景王的好機會。
薑柔接過玉佩,還沒來得及收起來,便聽到了蕭伯元這番話,她笑著將玉佩遞回去,“夫妻本是一體,妾那邊暫時還能拿出些錢帛支撐一段時日,這玉佩,夫君還是收好吧。”
兩人又耳鬢廝磨了好一會,薑柔勾得蕭伯元在書房叫了三次水,她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
削減用度一事,嚴重影響到了老夫人的生活品質,不出一日,薑柔便被叫過去問話。
“怎麽回事?!府中好些下人都是跟了多年的家生子,你怎可把人都遣散出去?還有,老身院中每日供給的血燕怎的沒了?”
“還有,我用的筆墨紙硯,也被換成了最下乘的……”
“就連我每日敷麵用的藥膏,而今也不供了!”
薑柔端端正正地跪在地上,聞言不卑不亢道:“回母親,侯府賬麵上早就沒錢了,您應當知曉,若我不這麽做,怕是今日的飯食都供不上。”
“母親若覺得兒媳做得不對,大可將賬本拿回去自己管家。”她說話時,還揉了兩下腰,“而今侯府隻京郊兩塊地,西街有三間鋪子,若按現在用度來的話,是完全能支撐起的。”
“對了母親,舅姥爺每個月那二百貫錢,兒媳也停了,畢竟侯府現在入不敷出,無法再接濟外人。”
蕭老夫人被她氣得指著她好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
“怎麽之前薑黎在的時候,未曾短缺過我們用度!”蕭書瑤氣得發抖,那藥膏價值不菲,也正是那藥糕,她的肌膚才如此光滑細膩。
薑柔怎麽可以說停就給她停了!
“三妹妹,薑黎嫁妝豐厚,這些年一直都是她用嫁妝在貼補侯府,我聽說,侯爺昨日在京兆尹給薑黎寫了欠條。”她覷著眾人神色,一字一頓道:“足足三萬七千五百六十八貫錢。”
“什麽!”蕭老夫人豁然起身,“她怎麽敢?她怎麽敢?!”
說著,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
消息傳到薑黎耳中時,她正穿著一身中衣修剪花枝。
聞言,她也隻是笑笑。
心道,惡人果然還得惡人來磨。
南星直接說出了她的心聲,“當初要不是娘子請來名醫診治,又悉心照料,她哪能活到現在?五娘還真是幹了件好事,那老太太,最好永遠也起不來了,省得成日裏磋磨人。”
“除了娘子,我倒要看看誰會那般伺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