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忙碌籌備,訂單壓力

字數:4511   加入書籤

A+A-


    蘇瑤從供銷社回來的路上,腳步輕快得如同踩在雲朵上,手中緊緊攥著那份剛簽訂的合同,仿佛握住了全家人未來的希望。陸逸陽蹦蹦跳跳地跟在旁邊,小臉上洋溢著和媽媽一樣的喜悅,時不時好奇地問上幾句關於供銷社的事兒,蘇瑤都耐心地一一解答,母子倆的歡聲笑語灑落在鄉間的小路上。
    然而,剛邁進家門,喜悅還未消散,現實的壓力便如潮水般洶湧而至。蘇瑤將合同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再次翻開那幾頁紙,逐字逐句研讀著供銷社的要求:每月幾百件手工製品,需在接到訂單後的半個月內完成,質量必須嚴格達標,不得有絲毫差錯。她的眉頭漸漸緊鎖,心中暗自盤算起來。以她目前一人的製作速度,就算沒日沒夜地趕工,頂多也就隻能完成幾十件,這與訂單要求相差甚遠,更何況還要兼顧集市上的零散售賣,維持日常收入。
    “這可咋整啊?” 蘇瑤輕聲自語,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慮。她環顧著院子裏堆放的有限材料,意識到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原材料的供應問題。之前她都是小批量采購,一來資金有限,二來也不確定銷路,不敢囤太多貨。可如今訂單擺在眼前,現有的材料根本不夠支撐生產。
    想到這兒,蘇瑤一刻也不敢耽擱,簡單叮囑陸逸陽幾句,讓他乖乖在家寫作業,便匆匆出門前往縣城。一路上,她的心裏像有一團亂麻,各種問題紛至遝來。縣城裏哪家供應商的材料質量好又價格實惠?這次要采購多少才能既滿足訂單需求又不造成過多積壓?運輸費用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怎麽節省成本呢?
    抵達縣城後,蘇瑤直奔熟悉的幾家材料店。走進第一家毛線店,店裏五彩斑斕的毛線團堆積如山,可她卻無心欣賞。她徑直走向擺放常用毛線的貨架,手指輕輕撚起一團毛線,仔細感受著毛線的質地,眼睛則專注地查看毛線的色澤均勻度,還時不時湊近聞一聞,判斷是否有異味。她向老板詢問道:“老板,這種毛線咋賣的?我要的量可不少,你給個實在價。” 老板報出價格後,蘇瑤微微皺眉,開始和老板討價還價:“老板,您看我這是接了大訂單,以後肯定是長期主顧,您給便宜點兒吧。我這一來一回的路費也不少,您就當幫我個忙。” 經過一番艱苦的談判,老板終於鬆口,給了她一個較為滿意的價格,蘇瑤這才鬆了口氣,讓老板先預留一部分毛線。
    接著,她來到藤條供應商處。院子裏堆滿了粗細不一、長短各異的藤條,蘇瑤逐一檢查,挑選那些表皮光滑、韌性十足的藤條。她拿起一根藤條,雙手用力彎折,測試其柔韌性,又仔細查看藤條的切口,確保沒有幹裂或蟲蛀的痕跡。在和老板商討價格時,她同樣據理力爭:“您這藤條質量是不錯,可價格比我之前問的別家高了些。我要這麽多,您總得給點優惠吧,不然我這成本太高,生意沒法做啦。” 老板見她確實是誠心采購,且量大,最終也做出了讓步。
    布料店也是她必去的一站。蘇瑤撫摸著一匹匹布料,感受它們的柔軟度與厚度,對比著不同花色的印染質量。她心中暗自思量,哪些花色適合做布娃娃的衣服,哪些又能用來裝飾掛籃。選中幾款心儀的布料後,她和老板軟磨硬泡,力求以最實惠的價格拿下。“老板,您就行行好,我這剛起步創業,資金緊張得很。您給我便宜些,下次我還來您這兒,還幫您多宣傳宣傳。” 老板被她的誠意打動,答應了她的價格要求。
    盡管過程疲憊不堪,但一想到能順利采購到所需材料,蘇瑤的心中還是湧起一絲欣慰。原材料的問題暫時有了著落,蘇瑤馬不停蹄地趕回村子。此時,天色已晚,村裏家家戶戶都亮起了燈火,飯菜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蘇瑤卻顧不上疲憊與饑餓,徑直走向院子,借著微弱的月光,再次清點起現有的手工工具。鉤針有些磨損了,剪刀也不夠鋒利,這些都得換新的,還有編織用的模具、填充棉花的工具,也得根據擴大生產的需求添購一些。她把需要購買的工具列了個清單,準備第二天再去縣城一趟。
    躺在床上,蘇瑤翻來覆去難以入眠,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訂單的各項細節和籌備過程中的種種難題。突然,她想到了村裏那些心靈手巧的鄰居們。平日裏大家相處融洽,誰家有個難處都會互相幫襯一把,如今自己麵臨這麽大的訂單壓力,為何不請她們來幫忙呢?一來可以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二來大家一起幹活,熱熱鬧鬧的,還能增進鄰裏感情,多掙些錢補貼家用,對大家都有好處。
    第二天一大早,蘇瑤就起身了。她先去了隔壁的王嬸家,王嬸是村裏出了名的手巧,繡的花跟真的似的,逢年過節村裏的姑娘媳婦們都愛找她討教。蘇瑤輕輕敲了敲門,王嬸打開門,見是蘇瑤,熱情地招呼道:“小蘇啊,這麽早來找嬸子,有啥事兒嗎?” 蘇瑤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王嬸,我是來求您幫忙的。我接了個供銷社的大訂單,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您手藝那麽好,能不能幫我一起做做手工?工錢肯定不會少您的,而且咱姐妹們一起幹活,還能嘮嘮嗑,多有意思啊。” 王嬸聽了,眼睛一亮:“喲,這可是好事兒啊!我正愁在家閑得慌呢,能幫上你的忙,我樂意。再說了,你這孩子平時就熱心腸,鄰裏間誰有難處你都第一個伸手,現在你有事兒,嬸子肯定不能袖手旁觀。”
    得到王嬸的爽快答應,蘇瑤信心大增,接著又去了幾家鄰居。有年輕的媳婦,也有上了年紀但手腳麻利的大媽,大家一聽是幫蘇瑤的忙,又能掙外快,紛紛應允。看著鄰居們這麽支持,蘇瑤的眼眶濕潤了,心中滿是感激:“謝謝大家,謝謝姐妹們,有你們幫忙,我這心裏就踏實多了。”
    人有了,蘇瑤便開始安排分工。她根據每個人的手藝特長,將製作流程細化,把手鏈編織、掛籃製作、布娃娃縫製等不同工序分配給相應的人。對於新手,她還耐心地手把手教,從最基礎的針法、編織技巧開始講解,直到她們熟練掌握為止。“張妹子,你之前沒編過手鏈,我先教你這種簡單又好看的平針編織法,你看,像這樣繞線、挑針…… 別著急,慢慢學,你手這麽巧,肯定一學就會。” 蘇瑤溫和且耐心地說道。
    為了確保產品質量統一,蘇瑤製定了嚴格的質量標準。每個成品都要經過她的仔細檢查,稍有瑕疵就得返工。她拿著一個剛做好的掛籃,向大家展示:“姐妹們,咱做的東西可得精細,就像這個掛籃,藤條的接口一定要緊密,不能有鬆動,彩色花紋的編織要均勻,要是哪處歪了或者疏密不均,供銷社那邊可過不了關。” 鄰居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在忙碌的籌備過程中,陸逸陽也沒閑著。小家夥每天放學後,就主動跑到院子裏,幫媽媽整理材料、給鄰居們遞水送茶,還時不時講幾個學校裏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疲憊感瞬間消散了不少。有一次,他看到王嬸在為編織複雜的花紋犯愁,小眼珠一轉,拿起桌上的紙筆,歪歪扭扭地畫起圖來:“王奶奶,你看這樣編會不會簡單點?我在學校學畫畫的時候,老師說有時候換個思路,圖案就好畫啦,我覺得編花紋也一樣。” 王嬸接過圖一看,眼睛頓時亮了:“哎呀,陽陽這主意真好!你這孩子可真機靈,幫了奶奶大忙了。” 蘇瑤在一旁看著,心中滿是驕傲:“陽陽,你真棒,都會給大家出主意了。”
    隨著製作的深入,問題還是接踵而至。盡管大家齊心協力,但由於新手較多,製作速度還是比預期慢了不少。而且,不同人做出來的成品在風格上難免有些差異,雖然蘇瑤反複強調統一標準,但細微處仍有出入。眼看著交貨時間一天天逼近,蘇瑤心急如焚。
    “姐妹們,咱得加快速度了,這進度照目前來看,怕是來不及啊。” 蘇瑤焦急地對大家說。“小蘇啊,我們也知道著急,可這活兒確實精細,快了就容易出錯。” 一位大媽無奈地回應。蘇瑤明白大家的難處,她靜下心來思考片刻,決定調整策略。她將工序進一步細分,讓每個人專注於一個更小的環節,這樣既能提高熟練度,加快速度,又能減少風格差異。同時,她還設立了一些小獎勵,比如每天完成任務量最多且質量達標的人,可以得到一塊漂亮的布料或者一盒新的毛線,以此激勵大家。
    這一招果然奏效,大家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製作速度明顯提升。然而,新的問題又冒了出來。由於長時間高強度的勞作,一些鄰居的身體吃不消了。李大媽的手腕疼得厲害,王嬸的眼睛也開始模糊,大家都強忍著不適,不想拖後腿。
    蘇瑤察覺到了大家的疲憊,心疼不已。她趕緊停下手中的活計,讓大家休息一會兒,還從家裏找出一些藥酒,幫李大媽按摩手腕:“大媽,您辛苦了,是我不好,光顧著趕進度,沒注意您的身體。咱不急這一時半會兒,身體要緊。” 李大媽擺擺手:“小蘇啊,你別自責,大家都是為了把這訂單完成好,我這老胳膊老腿的,歇會兒就沒事了。”
    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恢複體力,蘇瑤調整了作息時間,每工作兩個小時,就安排大家休息十五分鍾,還自掏腰包買了些水果、點心,給大家補充能量。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鄰居們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製作工作也得以順利推進。
    日子一天天過去,院子裏堆滿了即將完工的手工製品。看著這些凝聚著大家心血的作品,蘇瑤心中滿是成就感。但她絲毫不敢鬆懈,每天依舊仔細檢查每一件成品,確保質量萬無一失。交貨的前一天,蘇瑤帶著鄰居們做了最後的收尾工作,將所有的手工製品擦拭幹淨、包裝精美,整齊地碼放在一起。
    夜晚,蘇瑤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星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段時間的忙碌與艱辛,隻有她自己最清楚。但此刻,她的心中沒有抱怨,隻有滿滿的感恩。感恩鄰居們的無私幫助,感恩家人的支持與理解,也感恩命運賜予她這個改變生活的機會。她知道,明天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她要帶著這些承載著希望的手工製品,再次奔赴供銷社,開啟新的篇章。
    陸逸陽早已熟睡,小臉蛋紅撲撲的,嘴角還掛著一絲微笑。蘇瑤輕輕撫摸著他的臉,心中默默發誓,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讓這份來之不易的事業蒸蒸日上。在這寂靜的夜晚,蘇瑤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漸漸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