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鄰裏幫忙,關係升溫
字數:4587 加入書籤
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線透過淡薄的雲層,灑在寧靜的小村莊上。蘇瑤早早地起了床,簡單洗漱後,站在院子中央,深吸一口清晨清新的空氣,試圖讓自己因訂單壓力而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然而,一想到供銷社那嚴苛的交貨期限和龐大的訂單數量,她的心又不自覺地揪緊了。
“光靠我自己,肯定是來不及的,得趕緊找鄰居們幫忙。” 蘇瑤暗自下定決心,她知道,如今鄰裏間的援手是她完成訂單的唯一希望。整理了一下思緒,蘇瑤邁出家門,首先走向了住在隔壁的張嫂家。
張嫂家的門虛掩著,蘇瑤輕輕敲了敲門,喚道:“張嫂,您在家嗎?” 屋內傳來張嫂爽朗的回應:“在呢,小蘇啊,快進來!” 蘇瑤推門而入,見張嫂正在院子裏喂雞,她走上前去,略帶羞澀地開口:“張嫂,我有點事兒想求您幫忙。” 張嫂放下手中的雞食,拍了拍手,笑著說:“啥求不求的,咱鄰裏鄰居的,有事兒你直說。” 蘇瑤便將自己接到供銷社大訂單,時間緊、任務重,一個人忙不過來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
張嫂聽後,眼中滿是關切:“哎呀,這可是好事兒啊,可把你累壞了吧!你放心,嫂肯定幫你。我雖然手沒你那麽巧,但打打下手、幹些粗活還是沒問題的。” 蘇瑤心頭一暖,眼眶微微泛紅:“張嫂,太感謝您了,有您這句話我就安心多了。工錢方麵您不用擔心,肯定不會虧待大家的。” 張嫂佯裝生氣地拍了下蘇瑤的肩膀:“你這孩子,說啥呢!咱是為了幫你,又不是圖錢,你平時對咱大夥咋樣,大家心裏都有數。”
從張嫂家出來,蘇瑤又接連拜訪了幾戶鄰居。每到一家,她都誠懇地說出來意,而鄰居們無一例外,都被她的真誠所打動,紛紛答應幫忙。年輕的翠蘭妹子拉著蘇瑤的手說:“蘇姐,你平時總教我們做些小手工,現在你有難處了,我肯定得跟著你一起幹,說不定還能跟著你學點新本事呢!” 就連平日裏寡言少語的李大爺,也悶聲悶氣地表示願意幫忙整理材料、搬運東西。看著鄰居們如此熱心,蘇瑤的心裏滿是感動,她深知這份情誼的珍貴。
人湊齊了,蘇瑤將大夥召集到自家院子裏,開始安排分工。她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姐妹們、大爺大媽們,這次多虧了大家願意幫我,咱們時間緊,任務可不輕。我大致想了下,心靈手巧的姐妹們就負責編織、縫製這些精細活兒,像張嫂、翠蘭妹子,你們就先從編織手鏈開始,我一會兒給大家示範下新款手鏈的編法;大爺們呢,就幫忙處理些藤條、搬運材料,力氣活就辛苦你們了。” 大夥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蘇瑤拿起一團毛線和幾根鉤針,開始示範新款手鏈的編織方法。她纖細的手指靈活地舞動著鉤針,毛線在她手中穿梭自如,不一會兒,一段精致的手鏈雛形就顯現出來。“姐妹們,你們看,這種新花樣其實不難,隻要掌握了針法,編起來又快又好看。先這樣繞線、起針,然後一鉤一挑……” 蘇瑤一邊示範,一邊耐心地講解著每一個步驟,眼神時不時掃向眾人,確保大家都能跟上。
翠蘭妹子眼睛睜得大大的,緊緊盯著蘇瑤的手,嘴裏還小聲嘟囔著針法口訣,手中也模仿著蘇瑤的動作嚐試起來。不一會兒,她就掌握了要領,興奮地喊道:“蘇姐,我學會了!你看我編得咋樣?” 蘇瑤笑著接過翠蘭手中的半成品,仔細端詳了一下:“不錯不錯,翠蘭你學得真快!就是這裏的針法再收緊一點,成品就更完美了。” 得到蘇瑤的肯定,翠蘭幹勁更足了,低下頭繼續認真編織起來。
這時,旁邊的王嬸看著翠蘭,笑著打趣道:“翠蘭啊,你這手可比我當年麻利多了,照這速度,咱這訂單肯定能提前完成咯!” 翠蘭抬起頭,臉微紅,笑著回應:“王嬸,您可別笑話我了,我這還不是蘇姐教得好。您老手藝精湛,等會兒編掛籃可得多教教我。” 王嬸擺擺手:“那必須的,咱互相學習,把這活兒幹得漂漂亮亮的,不能砸了小蘇的招牌。”
隻見翠蘭妹子雙手熟練地操控著鉤針,毛線在她指尖輕快地跳躍,每一次鉤挑都精準有力,不一會兒,一顆小巧玲瓏的珠子就被巧妙地編織進了手鏈裏,為手鏈增添了一抹別樣的光彩。旁邊的張嫂剛開始有些手生,幾次都差點弄錯針法,急得額頭冒出了細密的汗珠。蘇瑤見狀,趕忙走到她身邊,握住她的手,輕聲說:“張嫂,別著急,剛開始都這樣,我再陪您練幾遍。” 在蘇瑤的悉心指導下,張嫂慢慢找到了感覺,手法也越來越熟練。
另一邊,負責編織掛籃的王嬸和幾個大媽也幹得熱火朝天。王嬸挑選出幾根光滑堅韌的藤條,先將它們在水中浸泡了一會兒,使其變得更加柔軟易於彎曲。接著,她坐在小板凳上,雙腿微微分開,把一根藤條的一端固定在腳下,雙手握住另一端,開始編織掛籃的底部。她的手指靈活地穿梭在藤條之間,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不一會兒,一個緊密結實的圓形籃底就初見雛形。
“王嬸,您這手藝可真精湛啊!” 旁邊幫忙遞藤條的小姑娘忍不住讚歎道。王嬸抬起頭,臉上帶著一抹自豪的笑容:“這都是幾十年的老手藝了,熟能生巧罷了。不過,小蘇教的那些新法子,也讓咱這活兒幹得更順溜了。” 說著,她又拿起一根彩色的毛線,開始沿著籃底的邊緣編織起裝飾花紋來。毛線在藤條間纏繞、穿插,不多時,一道絢麗多彩的花紋就呈現在眼前,讓原本樸實的掛籃瞬間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這邊姐妹們忙著編織,那邊李大爺和幾位大爺也沒閑著。他們將采購回來的泰條按照粗細、長短進行分類整理,動作雖然不似年輕人那般敏捷,但卻透著一股沉穩勁兒。李大爺拿起一根藤條,仔細端詳著:“這藤條質量看著真不錯,小蘇這孩子有眼光,咱可得把這些材料利用好,不能浪費了。”
隨著製作的深入,鄰裏之間的交流也愈發頻繁。平日裏大家雖然相處和睦,但各自都忙著自家的事兒,很少有這樣聚在一起長時間幹活的機會。如今,為了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彼此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
休息間隙,王嬸從家裏拿來了自己醃製的鹹菜,分給大家品嚐:“姐妹們,嚐嚐我醃的鹹菜,配著饅頭可香了。咱幹了一上午活兒,墊墊肚子。” 大夥紛紛伸手接過,一邊吃一邊誇讚王嬸的手藝好。翠蘭妹子俏皮地說:“王嬸,您這鹹菜醃得比供銷社賣的都好吃,回頭您可得教教我,我學會了也給我娘露一手。” 王嬸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行啊,翠蘭,隻要你想學,嬸子肯定教你。”
閑聊中,蘇瑤發現鄰居們雖然手巧,但大多采用的是傳統的製作方法,有些工序比較繁瑣,效率不高。她靈機一動,想到自己之前在一些手工書籍上看到的現代生產技巧,便決定分享給大家。
“姐妹們,我跟你們說,咱們在編織掛籃的時候,可以試試這種新的起針法,能節省不少時間。” 蘇瑤拿起藤條,演示起來,“你們看,傳統的起針法需要繞很多圈,容易出錯,還慢。這種新方法隻要這樣一鉤一繞…… 就能快速起好針,而且更緊實牢固。”
鄰居們好奇地圍過來,看著蘇瑤的演示,,紛紛露出驚訝的神情。張嫂忍不住讚歎道:“哎呀,小蘇,你這法子可真妙啊!照這麽做,咱這效率不得提高一大截。” 翠蘭妹子也跟著點頭:“是啊,蘇姐,你懂得可真多,跟著你幹活還能學新知識,真好!” 蘇瑤笑著說:“這都是我從書上學來的,大家要是感興趣,以後咱們可以一起多研究研究,把咱們的手藝變得更厲害。”
在蘇瑤的帶動下,鄰居們紛紛嚐試新的技巧,製作效率果然有了顯著提升。原本預計需要半個月才能完成的第一批訂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隻用了十天就初見成效。看著院子裏堆積如山的半成品,蘇瑤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鄰居們也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自豪。
然而,長時間高強度的勞作,還是讓一些鄰居的身體吃不消了。翠蘭妹子的手指磨出了水泡,王嬸的腰也疼得直不起來。蘇瑤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她趕忙停下手中的活計,安排大家休息。
“姐妹們,大夥都累了,今天就先到這兒吧。大家回去好好休息,泡個熱水澡,舒緩一下。我這兒有藥酒,翠蘭,你拿回去擦擦手指,別感染了;王嬸,我一會兒給您送點熱毛巾,敷敷腰。” 蘇瑤關切地說道。
鄰居們雖然疲憊,但心裏都熱乎乎的。翠蘭妹子眼眶泛紅:“蘇姐,辛苦的是你,我們這點小傷不算啥。你為了大家,忙前忙後的,還想著照顧我們,真是太貼心了。” 王嬸也跟著附和:“是啊,小蘇,多虧了你,把咱們聚在一起,不僅幫你解決了難題,還讓咱們大夥的關係更親近了。這幾天雖然累,但心裏高興啊!”
經過幾天的調養,鄰居們的身體逐漸恢複,大家又幹勁十足地投入到工作中。隨著交貨日期的臨近,院子裏的氛圍愈發緊張而又充滿期待。蘇瑤每天除了和大家一起製作手工製品,還要負責質量檢查、包裝等工作,忙得腳不沾地,但她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所有的手工製品都按照供銷社的要求圓滿完成。看著那一箱箱擺放整齊、精美絕倫的成品,鄰居們歡呼雀躍,蘇瑤更是激動得淚水在眼眶裏打轉。
“姐妹們、大爺大媽們,咱們成功了!沒有你們的幫忙,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這份功勞屬於咱們每一個人!” 蘇瑤哽咽著說道。
鄰居們紛紛圍過來,大家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臉上洋溢著喜悅與自豪。這一刻,鄰裏之間的情誼如同春日暖陽,溫暖而明亮,不僅照亮了蘇瑤的創業之路,也讓整個小村莊沉浸在一片溫馨和諧的氛圍之中。
幾天後,蘇瑤帶著鄰居們的祝福和這些承載著希望的手工製品,再次踏上前往供銷社的路。她知道,這一趟旅程,將開啟她人生新的征程,而鄰裏間這份深厚的情誼,也將永遠銘刻在她的心中,成為她前進路上最堅實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