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道場大地恩 緣法需早覓

字數:4626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仙府一行之後。
    焦平即告別了“羬羊”大王、“夫諸”以及“鯥”,離開了“三疊瀑”,沿江水再度往東南向而去,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則所以行程安排得如此匆忙,並不是為了避開“羬羊”大王它們,怕人家眼紅自己身上的東西,要殺人越貨奪寶。
    正相反,這“羬羊”大王相處下來,倒像是一隻難得的“君子妖”。
    真若擔心自己身上的財貨,留在它身邊一段時間,想方設法把東西消化了、把修為提升上來,而後再行離去。
    這樣才是正經的路數。
    但這個路數對焦平如今的情況,卻並不是很適用,他有自己必須出發的原因。
    這其中緣由有二:
    一是因為“雙叉河大王”的差使,還是要在心,畢竟人家離此也說不上真很遠。
    真要惱了,直接過來收拾自己,也不是不可能,你覺得很遠的距離,說不定要人家元神大妖看來,就幾步路。
    而且,這還是隻有翅膀的鳥妖。
    自己之前的所有算計騰挪,也不過是為了修行而已,眼下目的既遂,自然就該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好好辦差了。
    二來嘛,也跟修行有關。
    “煉氣化神”大境的第七個“外藥”小境之後,就來到了第八個小境的修行了。
    第八小境的修行,非常特殊。
    此小境,名為“道場”小境!
    原來,修行者若是把第七“外藥”小境修行圓滿了,實則到了這一步,對於肉殼陽神的修行,就已經再無可供打磨處了。
    接下來應該修行的,就是開始著手準備著、邁入仙道的相關事宜了。
    而想要邁入仙道,就必須首先做到“陰陽合一”,三道五仙都是如此。
    隻不過極道的陰陽,人家是在一開始就合一,而五行道這條性命交修的道途,則是要等到成仙時,才“陰陽合一”。
    具體來說,在焦平這裏,就是要以肉殼為“陽神”,陽中自有一點陰;接著又以蛟珠為“陰神”,陰中生有一點陽。
    後再令陰神、陽神相合,合抱太極成就元神之身,從而一步邁入仙道。
    不過想要陰陽合一、合抱成太極,卻並非是單獨的人力之功,就可以做到的。
    而是要“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同時聚集了,攢簇了三才,天地皆與人應合,才能逆天改命、注籍長生。
    因此在“外藥”之後的第八小境,其修行之要旨,已經在外不再內,就看你能不能覓得一方應著“地利”的“道場”了。
    隻有身在“道場”中,你下一步,才有可能去應“天時”,如果沒有了“道場”,所謂的“應天時”,也就無從談起。
    第(1/3)頁
    第(2/3)頁
    而這“道場”,也並非一定是哪裏的風水行勝之寶地,而是要由緣法來定。
    每個人的緣法不一樣,因此每個人對應著的“道場”所在,也就不一樣。
    具體到某一個修行者來說。
    他冥冥中對應著的道場,可能是那名川大河,可能是那大城都邑,也可能隻是某處籍籍無名的荒山矮丘而已。
    甚至可能是古戰場、亂葬崗……總之哪裏都可能,大小都有,要你自己去尋。
    你去了,尋到了。
    冥冥之中,就會告訴你是這裏了。
    當你起意去尋時,一點念頭就是緣法之起,那命定的“道場”,就在等著你了。
    這一步隻能是親曆親為,旁人再是道法通天、神通廣大,也幫不得你半點。
    “道場”是很玄妙的。
    它於那冥冥中潛移默化的、隱隱幹涉著修行者的一生運數和造化。
    雖然其具體的作用機製難明,但其效用卻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修行者找到自己的“道場”,往往都會想方設法占下來好生經營,同時竭力趕走那不相幹的外人。
    免得別人在自己“道場”胡搞瞎搞,壞去自己過去未來的機運和造化!
    也同樣因此,“道場”之爭,往往都是最為血腥和最為無情的。
    為免你生怨、臨死也要搗亂,或者是反過來要威脅拿捏我,因此修行者找到屬於自己的“道場”時,都是秘而不宣的。
    這畢竟是性命幹係之緊要機關,不密則失身,如何能對外說?如何能跟你說?
    隻暗暗想法趕你,或者直接殺光。
    阻吾道途者,即為生死之仇敵!
    有死而已!
    ……
    有時侯,一個修行者所對應的“道場”是不止一處的,兩處三處、四處五處、乃至於七八九十處的都有。
    這種情形下,修行者隻需要擇定一處去應就可以了,至於具體哪處可全由自己心意決定,反正不需要全盤去應的。
    也有時候,兩個修行者的“道場”會正好重疊在一處,這種情形就是“道仇”了。
    這種就是絕對的不死不休了,甚至仇恨還會超越輪回、延伸到生生世世,誰來解鬥都沒用,勸不開的。
    這是死結。
    第(2/3)頁
    第(3/3)頁
    也是死劫。
    “道場”在哪裏,這是緣法的事,如果一直尋不到自己的“道場”,又該怎麽辦?
    不怎麽辦。
    萬物、萬類都是天地所生所養,如果你遍尋不到自己緣法中的那片“道場”。
    那就說明這片生養你的大地,沒有“地緣”給你,沒有“地利”給你。
    這是大地不準、大地無恩,你注定得不到長生了,那還修什麽道?
    趁早熄了妄想!
    ……
    “道場”雖是緣法的事。
    但這其中,卻並非沒有人力可以竟功之處,那就是以一對肉腳一雙芒鞋,踏足五湖四海、九州天下、遍曆四方。
    不走遍了天下,走過三川五嶽,走到天涯海角,你怎知你緣法中沒有“道場”?
    怎知你就一定是天地的“棄兒”?
    怎知下一處地方,不會是“道場”?
    你怎會甘心?怎能甘心!
    你怎會死心?怎能死心!
    不懷揣一顆鐵樹來花的執著心,不有生死不回頭的決絕大勇。
    你憑什麽想長生?
    憑什麽敢問長生?
    你修得是什麽道!
    而要踏遍天涯海角、九州五洋,自然是越早出發,越有優勢、時間越充足。
    因此很多修行者,往往在成就“金液”之境、最遲在“外藥”之境,就已經開始出發去應緣法、尋覓自己的“道場”了。
    當然了,莊子有雲: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裏者,宿舂糧,適千裏者,三月聚糧。
    因此你在出發之前,還是需要首先把自己修行需要的“外藥”,給備齊為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