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

字數:7796   加入書籤

A+A-


    “店主。”
    兩個夥計上前稟報“柴錢又漲了~”
    剛剛入門的林道,眉頭一蹙“又漲價?”
    “這經濟晴雨表不斷上漲,凸顯經濟環境在惡化。”
    柴米油鹽醬醋茶。
    開門七件事,柴排在了第一名。
    生火做飯,冬日取暖都離不開柴。
    甚至於,衙門薪水都有一部分是柴。
    每天都要吃飯開火,也就是每天都要燒柴。
    現代住在空調房裏的人,很難理解古代冬日裏的寒冷。
    那是沒有燒柴,就能真的凍死人的冷!
    柴排在第一名,是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戰略物資。
    價格連番上漲,背後牽扯的是民生困苦加重。
    買柴,是要花錢的。
    店鋪還未開門,外麵已然是聚集了大批食客。
    不少路過的人,都會好奇詢問,這家店的生意,為何如此之好。
    自有熱心助人的老饕餮們,熱情講解。
    “這家店用料講究,直接用香料!”
    新人自是大驚“這誰吃得起?!”
    “價錢的確是貴,卻也沒到吃不起的程度,畢竟放了香料放了肉,料在這擺著呢。”
    唐初的香料,是西域商人們,用駱駝從遙遠的天竺運來的。
    按照距離越遠,價格越貴的標準來衡量。
    運到長安城發賣的香料,價格上基本等同於同等重量的黃金。
    一家西市的尋常食肆,竟然舍得用香料大肉。
    消息傳出,自是食客如雲。
    客人們輪流入店,大快朵頤。
    身為店家的林道,卻是坐在一旁,安靜的傾聽。
    他以每日免餐費雇傭的托,接到了指示,端著一碗羊肉泡饃,來到了一張局腳桌上搭位子。
    同桌之人,皆是市署小吏。
    別看官小位卑,可他們的消息卻是向來靈通。
    “也不知怎麽了。”
    托兒吃著喝著抱怨著“最近買柴是越來越貴了。”
    “家裏都快用不起柴了。”
    吃飯的時候閑話,展示自己的消息來源廣泛,古已有之。
    邊上自有小吏接話“貴人們占地圈山,砍柴的地方少了,價錢自是要漲。”
    還有人說“進城市稅也加了,價錢肯定也加。”
    “不止是柴,都加了。”
    一番閑聊,旁聽的林道大致弄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李淵封出去了太多的爵位官職。
    在王朝起步打天下的時候,的確是助力。
    可到了現如今,天下開始走向安定的時候,這些天使投資人們,開始索要自己的回報。
    圈田圈地,山林河川都不放過。
    河裏的魚不許抓,山上的柴不許砍。
    這都是貴人的財產,誰敢亂動,自有奴仆家將抓捕治罪,乃至當場打死都有。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直接影響到了平民百姓的收入。
    至於市稅,不止是市稅,各種稅賦都有增加。
    李唐接連用兵是外因。
    李淵自己奢華享樂,大肆建造宮殿,各種封賞接連不斷則是內因。
    天下還未完全平定,李唐長安城這裏,卻是已經進入了權貴的狂歡。
    將手中的饃掰碎了扔碗裏,吃著泡饃的托,繼續挑話題。
    “日子本就艱難,這樣下去如何得了。”
    “陛下跟太子,就不管管?”
    小吏們吃著喝著,隨意接話。
    “聽說張婕妤之父的事兒,到現在還沒抓到人,陛下忙著安撫美人,哪有心思管這些。”
    “至於太子。”
    “最近忙著挑選心腹人手,去河北山東跟秦王搶位置。”
    “柴米貴了,稅賦增了,百姓日子難了,誰在乎?”
    小吏們隻是最底層的吏,吃不到多少朝廷的好處。
    物價上漲,收入下降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家庭。
    市井之間,自是抱怨不絕。
    將自己聽到的東西,默默的記錄在了本子上。
    想了想,在後麵添加評價與打分。
    店外傳來了一陣喧鬧聲響。
    不多時的功夫,一行人入了店內。
    環顧一周,為首之人抱拳招呼“敢問林道長何在?”
    收起紙筆,林道起身“你是哪個?”
    來人眼前一亮,急忙上前行禮“在下長孫無忌。”
    望著眼前這個笑容滿麵,略顯發福的年輕人,林道頷首點頭“裏麵說話。”
    於眾多食客的注視下,林道領著長孫無忌來到了後院。
    開口第一句“怎麽找到我的?”
    長孫無忌急忙回話“道長盤下了這家鋪子,市署上有去核對。”
    林道來長安城的身份,是李二鳳幫忙安排的,保人也是秦王府的人。
    盤下了鋪子,市署去核對,秦王府這邊自然也就知曉了他的位置。
    “原來如此。”
    林道頷首點頭“尋我何事?”
    長孫無忌,是接到了尉遲恭送來的第二封信。
    從這封信上,得知了林道的真實能力,以及李二鳳的嚴詞安排,這才急匆匆的尋過來。
    “秦王有令,道長但有所求,秦王府上下竭力侍奉!”
    這話說的林道笑了。
    “如果我要幹掉太子,你們也幫忙?”
    長孫無忌的笑臉,頓時古怪起來“這這這~~~”
    就算是有這心思,可我也不能說出來啊。
    秦王無能也就算了,安安心心的當個富貴王爺也不錯。
    可問題是,秦王有國主之相啊!
    整個大唐,幾乎都是秦王打下來的,可到最後卻是歸了太子。
    就因為太子出生的早?
    憑什麽!!
    哪怕秦王自己沒這個心思,秦王府的人為了追求進步,也會推著他往前走。
    秦王可不是他自己,也不是他自己一家子。
    而是一整個龐大的,無數圍繞在他身邊之人,所組成的集團。
    大家都是太想進步了。
    最大阻礙的太子,在他們的眼中自然就成了障礙物。
    隻不過現在,很明顯不適合提出來。
    林道再笑“等會,我去寫封信,你幫忙送去給李二鳳。”
    “李,李二鳳?”
    敢如此稱呼秦王,這~
    不多時的功夫,林道拿了一封信出來,遞給了長孫無忌。
    “道長放心。”
    鄭重收下了書信,長孫無忌再度行禮“某必當將此信送至秦王手中。”
    “對了。”林道再度開口“最近長安城內物價上漲之事,你可知曉?”
    長孫無忌楞了下神,他是真沒想到,林道竟然會問這個。
    “略有耳聞。”
    林道再問“你覺得,當如何處置?”
    這個時候,低情商的會說“這是京兆尹考慮的事情,與我何幹?”
    而長孫無忌,沉吟片刻之後開口“行文各處,調遣物資運至長安城緩解物價。”
    這是從管理長安城的角度來考慮。
    更上層次的安排,那就是更大的官去想。
    林道笑著頷首再問“河北之地新定,民心不穩,你覺得當如何處置?”
    低情商的會說“這是丞相的工作,與我何幹?”
    長孫無忌卻是回應“行均田,減免賦稅,赦免從賊,駐軍剿匪收繳民間甲胄強弩,選派能臣幹吏去往河北之地安撫百姓。”
    分田,永遠是百姓們最為關注的事情。
    分了田,百姓們的心思也會隨之安頓下來。
    減免賦稅,則是施恩,同時也是緩解百姓們的壓力,用來爭取民心。
    赦免自不必多說。
    跟著竇建德幹的人,何止數十萬。
    不赦免他們,難不成全都殺光?
    曆史上的李唐搞報複,弄的天怒人怨。
    明麵上的結果,是激起了劉黑闥的再度反叛,整個河北之地幾乎是席卷而過。
    雖說後麵被平定了,可禍根卻是牢牢的種下。
    百年之後,這禍根則是以安史之亂為導火索,猛烈的爆炸出來。
    生生的將大唐從強盛,給炸到了崩潰。
    林道這裏,話鋒再轉“我有些事,想請你幫忙。”
    “道長盡管直言。”
    “我聽聞,城外四十裏有一石炭礦,我想買下來。”
    “道長放心,在下盡快去辦。”
    “還有。”林道再言“我想在邊上的延壽坊買塊地,還需要一批鐵匠。”
    長孫無忌再度行禮“在下這就去辦。”
    正待告辭離開,長孫無忌又一次被林道叫住。
    他的麵上,並無絲毫不耐之色,依舊是帶著笑容等候。
    這份心性能力,簡直就是天生做宰相的。
    林道掏出一個防風打火機遞過去“初次見麵,一點心意。”
    “多謝道長相贈~~~”
    長孫無忌的辦事能力很強,再加上有秦王府的招牌。
    各項事情辦理的非常順利。
    延壽坊的地,第二天就拿下,一批鐵匠也是聚集等候。
    “先把棚子圍牆建起來。”
    林道囑咐鐵匠們“你們打造鐵皮,再建窯燒磚。”
    “這是圖紙,好生看看。”
    圖紙非常簡單,就是一張張的鐵皮裹起來的桶而已。
    對於這些鐵匠們來說,毫無壓力可言。
    叮叮當當的聲響之中,鐵匠們開始幹活。
    大小不一的鐵皮一塊塊的打造完成,大的包裹初級耐火磚,小的則是直接裹成桶。
    “道長。”
    滿麵為難之色的長孫無忌,再度尋著了林道“石炭之事,略有波折。”
    “說說看。”
    “那處石炭礦。”長孫無忌略顯羞愧“是尹德妃之父尹阿鼠所有。”
    “尹德妃那邊,對秦王殿下多有不敬。”
    何止是什麽不敬,根本就是政敵。
    當然不會賣給秦王府了。
    “知道了。”
    林道頷首“此事我親自去辦。”
    之前林道寫的信件,被快馬加鞭的送去了李二鳳處。
    李二鳳收到之後鄭重打開,上麵隻寫了一句話。
    “你對世家門閥怎麽看?”
    李二鳳神色凝重。
    “這是仙長第二次相問。”
    “如此看重,事關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