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名將段紀明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段熲是當世名將。
    破鮮卑,平琅琊,隨後戍邊十幾年,平定東西羌,前後斬殺羌人六萬餘級,以戰功封新豐縣候。
    這戰績,入朝當太尉自然是當得起的。
    他也兩度出任太尉,不過兩次都沒當多久。
    第一次是熹平二年,隻當了三個月便因病罷免。
    眼下是段熲第二次出任太尉,但隻做了一個月,又因日食下了詔獄。
    段熲下獄其實和陽球沒什麽關係,他是因為日食而自己彈劾了自己。
    日食發生的時候,劉備剛剛入獄,正在欺負王萌,牢裏不見天日,所以沒能看到。就算他看到了也不會太在乎,畢竟這事兒對現代人而言真的沒什麽稀奇的。
    但這年頭的人學的是天人感應,日食這種事,總是能和失德之類的說法關聯起來。
    段熲自己對自己的彈劾,是說他無才無德,不該高居太尉,說自己隻會當軍人,應當為國戍邊繼續壓服羌人。
    也就是自請調往邊境督軍,幹老本行,不打算在朝中占著太尉這樣的三公坑位。
    但實際上……
    這主要是因為在朝中做太尉並不爽利,又不能執掌兵馬,又得看人臉色。
    尤其是當今天子在位,宦官都能在三公頭上拉屎,這太尉當著有什麽鳥用?
    失了兵馬的朝官,官位再高又如何?
    得官去官,或是舉族生死,都不過是一紙詔令的事兒。
    但如果督軍在外,執掌上萬兵馬,那認不認詔書完全可以看心情。
    同時,做太尉是要花錢的。
    作為三公之一,名義上的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太尉的價格很貴——標價一個小目標,看在段熲有大功的份上可以打折,但至少還是得出五千萬錢。
    段熲不是什麽清廉的官,他其實出得起這個錢,但問題是沒必要啊,憑什麽耗費巨資買一個自己不想當的官兒?
    所以借著日食自請下課。
    但天子劉宏直接把段熲弄進雒陽獄了。
    在其它人看來,這也正常,天子顯然是為了要錢嘛。
    將其征召為太尉,再下獄索要買官錢,不給錢那就死了算求……強買強賣嘛,豪商都是這麽幹的。
    這筆買賣的銷售人員就是王甫。
    按說段熲這事兒和王甫的事兒沒太大關係,但問題在於,段熲和王甫關係比較親近——段熲是王甫的長期客戶,這幾年在朝中累遷數職,全都是王甫經辦的。
    段熲之前平定西羌殺了很多人,也得罪了無數關西豪門,前些年為了保住官職向王甫行賄多次,這事是王吉吐出來的,確實是事實。
    而且,段熲幫著宦官——準確的說是幫著天子打壓過士族,還親自帶兵鎮壓過在太學鬧事的士子。
    在陽球這樣的士人眼裏,段熲是閹黨。
    所以陽球麵臨了一個大問題。
    怎麽處置段熲呢?
    像對付王甫的子侄一樣直接打殺?
    不可能的,段熲是太尉,且多年掌兵,在關西隴右威名如神,殺了他羌胡必定生亂。
    不殺,當沒看見?
    也不行啊,陽球在獄中搞了那麽大動靜,用的都是不合規的手段,屬於屈打成招私自虐殺,沒有明正典刑。
    如果王甫一黨有權勢的活人全都被弄死,那就無所謂,反正死無對證,而且王甫及其全家的罪狀確實也是真的,頂多說陽球手段酷烈。
    可段熲也是王甫一黨……
    等他出了詔獄,會發生什麽?
    那說不定還是會生亂啊,而且這直接關係到司隸校尉府上下數千人的性命。
    這麽看來,無論從滅口的角度,還是從黨派鬥爭的角度……
    政治鬥爭是沒有對錯的,隻有生死。
    陽球不敢拿別人的人品,來賭司隸校尉府三千緹騎的生死。
    可是……
    雖然段熲不算什麽良善人士,打羌人的時候也經常屠殺羌民,在關西也殺過不少與羌族可能有聯係的士族,其中肯定有很多無辜之人。
    但那是戰爭,是為了與異族作戰而為,隻能說段熲平定羌亂的方式強硬,不能算什麽過錯。
    真要論段熲犯下的錯,無非就是依附宦官和曾經捕殺過太學生。
    可依附宦官是為了保住地位,陽球早年落罪時也向宦官行過賄,鄒靖也曾給宦官送過禮——天子在賣官啊,這大漢的官,哪個沒和宦官做過生意?
    捕殺太學生的事也早已經過去,當時段熲是被下獄免了官的,已經算是處罰過了。
    這要怎麽辦?
    如果在獄中私下謀害段熲這樣有大功於國的名將,那他陽方正,與王甫又有什麽區別?
    ……
    “紀明公,陽某有事請教。”
    陽球對段熲還是很客氣的。
    “你不是在拷王常侍嗎?拷死了沒有?”
    段熲的態度卻多少有點不善:“陽司隸如此手段,這方正之名到底從何而來?”
    “若非如此手段,又怎能除掉凶頑?”
    陽球聽此言,語氣也有些不爽:“紀明公看起來是要維護王甫?”
    “吾隻是覺得,陽司隸手段酷烈了些,為何不將他們送上法場明正典刑,非要在這獄中拷打致死?”
    段熲畢竟是久經戰陣之人,當然不慫:“此與擅殺大臣何異?”
    “段紀明,你屠殺羌民、捕殺太學士子的時候,可比我酷烈多了……”
    陽球針鋒相對:“擅殺大臣?紀明公與王甫相熟,王甫勾結鮮卑害死數萬將士,此事你難道不知情?若不知情,前年紀明公為何不親自領軍,反而讓田晏、夏育等門下出兵?”
    段熲掌兵多年,軍中舊部極多,兩年前征伐鮮卑時的領兵將領田晏、夏育等人,全都是段熲的舊部。
    征伐鮮卑時,曾經的下屬領軍出塞,段熲這個當世名將卻不願領兵出擊,陽球確實有理由懷疑段熲知道內情並參與了合謀。
    “此天子遣你來問的?”
    段熲反問道。
    陽球默然無語。
    天子?天子給的詔書隻是讓陽球盤問王甫,可沒讓他盤問段熲……
    “此上穀郡數萬百姓和邊軍將士遣某來問的。”
    劉備見陽球不說話,出來接過了話頭:“上穀軍司馬張晟勾結鮮卑檀石槐,還殺良冒功,擅殺上穀太守、都尉,段公可知此人?”
    其實劉備看出了陽球心裏的掙紮,但劉備並不掙紮。
    對劉備而言,更重要的是,問一問幽州還有哪些人是和張晟一樣的執行者,也好一網打盡或是早作防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