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打一槍換一地方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A+A-


    酉齒隻接受了兩天的思想教育就帶著被俘虜的舊部,拿著劉禪賜給他的農具返回馬兒嶺了。
    回去的路上,酉齒看著精氣神煥然一新的部下神色非常複雜,直到現在他依然覺得自己像做了一場夢。
    這才短短幾天,自己竟搖身一變,從土匪首領變成朝廷校尉了,巨大的反差讓他感覺如墜夢中,非常的不真實。
    連抽自己好幾個耳光,確定不是做夢之後酉齒大手一揮,豪邁說道:“改道改道,不回馬兒嶺了回去見我大哥,老子現在可是朝廷命官,是太子殿下親封的通衢校尉,酉龍那家夥見了我不得磕頭下拜啊?”
    他哥酉龍雖是酉溪蠻首領卻是個白身,自己雖沒奪來首領之位卻是朝廷校尉,有這個身份在,酉溪蠻首領見了自己也得低頭。
    如此說來自己也算衣錦還鄉了,所以酉齒決定先回部落耍耍官威,報下被大哥驅逐之仇的同時問大哥索要點好處。
    由此可見酉齒就是個肚子裏藏不住三兩油的貨。
    而另一邊,劉禪關興簡單休整之後也動身離去,動身前往下個山頭圍剿其他土匪,準備清剿完武陵山脈的土匪就去羅霄山脈,羅霄山脈才是土匪盤踞的重災區,拿來練兵最為合適。
    劉禪關興隻是單純的想拿土匪來練手,但站在土匪的視角卻是倒了八輩子血黴。
    他們隻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在山裏待的好好的,許多人甚至連縣都沒出過,怎麽就引來了三千近乎全能的特種兵的圍剿呢?
    特種兵對土匪簡直就是降維打擊,劉禪關興所到之處,各山土匪要麽被俘要麽逃亡,過的比通緝犯還淒慘。
    劉禪關興不斷出擊連戰連捷,取得輝煌戰果的同時嚇的數百裏外的土匪都不敢輕易劫道了,生怕鬧的動靜太大惹來劉禪關興這兩殺神。
    與此同時,劉禪關興的捷報也傳到了江陵城,然後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後知後覺的官員這才知道太子劉禪竟跑去剿匪了。
    收到這一噩耗的官員忙向劉備上書,以儲君身係社稷,不能輕易犯險為由,希望劉備召回劉禪。
    關興剿匪也就罷了,你劉禪跟著湊什麽熱鬧,快點回京好好讀書才是正道啊。
    這些官員嘴上說的大義凜然,實際上卻並非擔心劉禪安危,而是害怕劉禪獲得軍功。
    曆史早已證明,皇帝擁有軍功就等於加了光環,那是真的可以做到言出法隨,隨心所欲的。
    劉禪雖然不懂軍事但他也不需要懂啊,身為太子隻要待在軍中,大軍取得的勝利就有他一份功績,隻要跟將士們同吃同住,將士們自然會真心擁護。
    而且百官已經知道,劉禪關興這次剿匪是以教導學員為目的的,神策侯關興這樣的名將親自教導,還是用實戰的方式進行教導,最後能培養出一幫什麽懷胎誰也不敢想。
    更重要的是劉禪關興帶領的學員足有三千人呐,這個數量太可怕了,要知道孔子的弟子也才三千。
    這三千學員最終能夠成才的不需要多,那怕隻有三十個人成長為能獨當一麵的主將,將來也會成為劉禪的鐵杆擁躉,劉禪也能憑借這支力量大殺四方,壓倒一切不服。
    另外別忘了劉禪還是興漢大學的校長,學院的學生都算是劉禪的門生,這群人配上正在剿匪的大軍,絕對會讓劉禪變成大漢立國以來最有權勢的皇帝,這太可怕了。
    該死的關安國,你到底要把太子殿下教成什麽樣,你特麽瘋了不成?
    鑒於此,大部分官員齊齊向劉備上書,請求劉備召回劉禪,不想讓劉禪在軍中繼續廝混。
    對此劉備的做法是置之不理留中不發,身為馬上皇帝,劉備同樣清楚軍功的重要性,讓劉禪利用剿匪混點軍功他樂見其成。
    更重要的是讓劉禪跟著關興他是絕對的放心,有關興在劉禪出不了事,隻需待在軍中就能撿軍功,這種好事有什麽理由拒絕?
    但百官的訴求也不能真的置之不理,偶爾還是要回應一下的,所以麵對前來上奏的官員,劉備直接問道:“你們知道太子和神策侯現在在哪嗎?”
    一句話就把故意找茬的官員給問住了,劉禪關興是在剿匪,是處於移動狀態的,這兩貨打一槍換個地方,朝廷收到消息的時候還在這邊呢,等朝廷信使趕過去的時候可能已經跑到百裏之外了,再快的信使估計也追不上啊。
    還有就是三千大軍數量不多,機動靈活的同時消耗的糧草也不多,單是土匪窩裏的繳獲就夠用了根本不用各地官府調撥糧草,因此也不用進城,這種情況下你上哪找劉禪去?
    劉備很快也意識到了這點,果斷下了道召劉禪回京的聖旨扔給張昭,至於張昭能不能將聖旨交到劉禪手中就跟他沒關係了。
    經過多日努力,反對劉禪領兵的官員終於拿到了召劉禪回京的聖旨,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聖旨是拿到了,但怎麽送到劉禪手裏啊,按照劉禪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跑法,就算拿到聖旨估計也是幾個月乃至大半年之後的事情了,屆時江南的土匪都快被圍剿完了,劉禪的軍功也撈的差不多了,召不召回還有意義嗎?
    唉……
    老劉家的皇帝真是沒一個讓人省心的啊。
    大漢疆域萬裏人口千萬,這麽大的疆土之上每天都有事情發生。
    在劉備與官員扯皮的時候,東海海域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最近曹魏偵緝隊統領駱統在東海海岸全力打擊走私的同時也率領水師出海打劫江東過去的大漢商船,逼的江東商隊不得不請周循出海護航,但周循隻有一個,不可能將出發時間不同,交貨地點不同的商隊全部護住。
    因此商隊又盯上了在倭國駐防的紀傑,請紀傑護送他們進入渤海交易。
    這天紀傑護送商隊交易完貨物率隊返程,沒等走出渤海灣就見一艘不到三米長的小船朝這邊駛來。
    船上之人也看見了他們以及水師船上那麵迎風招展的漢字大旗,連忙揮舞旗幟請求見麵。
    紀傑出於好奇停船等待,在他的等待之下,小船順利駛到寶船近前,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順著梯子爬上寶船,在水師的帶領下來到紀傑麵前躬身拜道:“遼東郡丞公孫淵見過將軍,請將軍帶我覲見皇帝陛下。”
    紀傑愕然道:“你是公孫淵?”
    公孫淵拜道:“正是,如今司馬懿在幽州集結兵馬劍指遼東,遼東地小民貧無力抵抗,隻能向陛下求援,請將軍送我去見陛下。”
    他口中的陛下正是劉備,身為漢魏之外的第三方割據勢力,遼東公孫氏的生存方式就是在漢魏之間左右搖擺,投靠誰全看自己心情。
    但現在曹魏要收拾他們了,跟曹魏決裂之後他們的求援對象就隻剩劉備一個了,因此隻能暫時尊劉備為皇帝。
    公孫淵相信隻要奉劉備為皇帝劉備就得出兵救援,理由很簡單,他們公孫家的遼東太守之位是董卓以大漢太師的身份封的,也就是說他們公孫家目前依舊是漢臣。
    劉備既然繼承了大漢皇帝就得認他們公孫家這個漢臣,隻要認他公孫氏是漢臣就得出兵救援,否則連自己的臣子都不救,算什麽皇帝?
    所以公孫淵現在最大的訴求就是覲見劉備,隻要見到劉備一切好說。
    紀傑指著公孫淵乘坐的小船愕然道:“本將軍能理解你覲見陛下的迫切心情,但你就打算乘坐這艘小船趕去江東海岸?”
    渤海灣到長江口好幾千裏,想用這麽一艘小船趕過去,你跟我鬧呢?
    這艘小船別說趕到長江口,能駛出渤海灣都是奇跡。
    公孫淵尷尬笑道:“遼東沒有更大的船了,好在遇見了將軍,還請將軍助我。”
    涉及遼東戰事紀傑不敢怠慢,連忙說道:“讓你的人上船,我護送你去江東,到了江東再請王甫刺史派人送你去江陵覲見陛下。”
    公孫淵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聞言連忙拜道:“謝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