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二婚家庭裏的炮灰女兒(23)
字數:3648 加入書籤
元初一邊上課,一邊圍觀姥姥姥爺的京城生活。
她發現,有生活閱曆的人,確實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有句話叫做“事出反常必有妖”,任何事情都有一套內在邏輯,隻要違反了,十有八九是有問題的。
在被人討要路費之後,沒過幾天,他們又在路上遇到了一個丟錢包的。
那天,他們倆要坐公交車去動物園,在距離公交車站不到二十米的地方,有一個人從他們身邊跑過,從他的口袋裏掉出一個黑色錢包。錢包落地的時候發出“啪”的一聲。
顏炳強和楊鳳蘭看見了,他們喊了一聲,“錢包掉了。”
按照常理,丟錢包的人應該能發現。那個錢包裏裝著厚厚的一遝百元大鈔,明晃晃的露在外麵,不管是體積還是重量,都應該是挺有存在感的。
錢包掉地上的時候就發出了聲音,他們又喊了一聲,正常情況下,兜裏有錢包的人都會查看一下自己的口袋,看看是不是自己掉落的錢包。
但是那個丟錢包的人充耳不聞,直接跳上一輛公交車,走了。
緊接著,又有一個人從顏炳強和楊鳳蘭身邊走過,他看到了地上的錢包,但他沒有彎腰去撿,而是提示顏炳強和楊鳳蘭,“這兒有個錢包。”
顏炳強和楊鳳蘭理都沒理他,直接走了。
這個事情處處透著不合常理。
丟錢包的人的反應不合常理。
後來提醒他們的這個人的做法,同樣不合常理。
發現地上有錢包,要麽報警要麽直接昧下,為什麽要把這件事告訴不相幹的人呢?
所以倆人走了,沒有上當受騙。
但他們也因此將警惕性進一步提升了。
京城雖然好,但是騙子和陷阱也多啊!比他們小地方多多了。
但這絲毫不影響倆人遊遍京城的決心。作為受教員影響最深的一代人,他們對京城有著很深的敬仰和向往,哪兒都想去看看。
紀念堂要去,西山要看,胡同也要逛,以自家為圓點,向四周平推。他們舍不得打車,買了份公共交通路線圖隨身攜帶,走到哪兒查到哪兒,實在看不清的再找人問問路。
除了騙子,剩下的都是熱心腸的好人,會很熱情地給他們指路。
這一天,他們問路問到了一個年輕人,年輕人也不太清楚該怎麽走,便幫忙一起看公交站牌,看完以後跟他們說了該坐哪輛車、坐幾站。
恰好此時,他們要坐的車來了。顏炳強和楊鳳蘭趕緊道謝,匆匆忙忙上了車。
下一秒,公交車開走了。
再下一秒,年輕人發現他指錯路了,該去馬路對麵坐車。
然後,他招手叫了輛出租,讓人家追上前麵的公交車,等公交在下一站停靠的時候,他匆匆扔下一張百元大鈔給出租司機,然後沒等人家找零就下了車,跳上了顏炳強和楊鳳蘭的那輛公交,還差點被門夾了。
他上去以後很抱歉地跟顏炳強和楊鳳蘭說:“對不起啊,大爺大媽,指錯路了。咱車坐反了。得去馬路對麵坐車。”
顏炳強和楊鳳蘭特別不好意思,“還讓你追上來提醒,會不會耽誤你事了?”
“沒事沒事,不耽誤。”
雙方一交流,車上好多人開始插話,不但給他們設計路線,還介紹京城哪兒好玩,哪兒值得一去,車子一到站,小夥子陪他們下了車,剛才那輛出租車就在站台那兒等著他們呢。
司機下車跟年輕人說:“我猜你們有可能下車,就快走一步在這兒等著了。你給太多了,沒找你錢呢。”
小夥子笑著擺手,“不用找了。師傅您真是個實誠人。”
“你去哪兒?我開車把你送過去。”
小夥子思考兩秒,讓師傅開車送顏炳強和楊鳳蘭到他們想去的地方,“我剛才指錯路,耽誤了大爺大媽的時間,您送他們一趟吧。我留個電話給您,錢不夠您給我打電話。”
說著話,小夥子報了個手機號嗎。
師傅擺手,“夠不夠都是它了。不用再給了。多了我也不找你了。”
顏炳強和楊鳳蘭萬分不好意思,但還是被師傅和小夥子勸上了車。
楊鳳蘭心細,記下了他的手機號,把號碼寫在了他們的交通路線圖上。
晚上回家,他們特意跟元初打電話說了這段好玩的經曆,不停地跟元初感慨,“還是好人多。我們今天遇上的都是好人。”
元初說:“我給你們買個手機,這樣你們可以給人家發信息表示感謝。以後路上如果有什麽事,聯係我也比較方便。現在手機不像以前那麽貴了,都降價了。”
之前她要給他們買手機,他們差點把頭搖掉,就覺得那玩意太貴了,每個月還得交不少錢,根本沒必要。這回元初再勸,他們倆就猶豫了。京城這麽大,他們倆還想到處玩一玩,似乎是應該有一個手機的,“那買個便宜的,話費也便宜的,叫小靈通。給我們買個小靈通就行。”
“好的。小靈通就是不能全國漫遊,隻在京城使用的話是沒問題的。”
“那就可以了。我們暫時也不去其他城市玩。京城那麽大,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玩一遍呢。給我們用一個就行,我們倆形影不離,一個就夠。”
“行吧。”
次日中午,元初就在學校給他們買了個小靈通,還辦好了電話卡和套餐,下午放學的時候就給他們送回了家,還教會了他們如何使用。
顏炳強學會發信息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昨天幫他們指路的小夥子發了條信息,“我是昨天被你幫忙指路的老頭,我叫顏炳強。我和我老伴謝謝你昨天的幫助,我們昨天玩得很開心,很順利地到達了景點,晚上回家也一切順利,謝謝你,好心人!”
元初都被他這條消息可愛到了。
對方也很快給了回複:“大爺,您好。都是舉手之勞,您不用客氣。您和大媽玩得開心就好。”
顏炳強問元初:“你說我還回複嗎?”
“不回了吧。萍水相逢,不用聊太多。對方知道您心裏對他有感激之情就可以了。”
楊鳳蘭也說:“初初說的有道理。那小夥子一看就很精神,皮鞋鋥亮,我聽口音也是京城本地人。咱們差不多就行了,說得多了,說不定別人會誤會我們想套近乎呢。”
顏炳強也點了點頭,“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