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二婚家庭裏的炮灰女兒(25)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A+A-


    如果要選擇一個時間來京城旅行,那必須是秋天。
    春天風沙太大,夏天酷暑熬人,冬天過於寒冷。
    隻有秋天,溫度適中,天高雲淡,就連空氣都是通透的,透著一股子爽快勁。
    雖然耽誤了點時間,元初和姥姥姥爺還是在京郊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顏炳強和楊鳳蘭之前都有點心腦血管疾病,劇情裏他們先後去世,都是因為這個,元初幫他們調理好了,現在,他們的身體素質好得出奇。雖然平時不運動,但是耐力極佳。讓很多來爬山的小年輕都羨慕不已。
    登高望遠,看著遠處山巒疊嶂,看著紅橙黃綠的色彩在遠山交織,聽著人們在或近或遠的地方發出的吼聲,聽著山穀傳來的回音,顏炳強和楊鳳蘭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感覺心胸都開闊了起來,整個人都暢快極了。
    當天,他們沒有回去,在山腳下找了個農家樂住下,吃了一頓柴火灶做的食物。
    顏炳強和楊鳳蘭酷愛那種大顆粒的棒碴粥。這玩意用普通燃氣灶幾乎熬不爛,用高壓鍋做出來的不好吃,就得用柴火灶熬。
    倆人一邊喝一邊讚不絕口,一邊憶當年。
    元初一家坐的是小桌,隔壁還有個大圓桌,也坐滿了人,是來搞聚會的中老年團,一個個都精神抖擻,身材勻稱,飯前幾乎每人一粒降糖藥,吃完了才能放心吃飯。
    他們也跟顏炳強和楊鳳蘭一樣,酷愛農家飯的柴火氣,最愛棒碴粥。聽到顏炳強和楊鳳蘭跟他們愛好一樣,還隔空跟他們閑聊了起來。
    顏炳強和楊鳳蘭一聽他們的聲音就激動了,對著其中一位長了個壽星額頭的中年人說:“您是不是蘇老師?”
    “您要是問我是不是蘇念生,那我是。”
    楊鳳蘭站了起來,激動不已,“哎呀!真是蘇老師,我最喜歡聽您主持的節目,每期都聽。我就聽您的節目了解人生百態呢!”
    蘇念生也笑著站了起來,摸了摸自己的腦門,還有點不好意思,“沒想到我遇到聽眾啦,緣分哈。”
    他的同伴們都笑,“沒想到蘇老師還有粉絲,合影,必須合影。這事夠老蘇吹半年的。周末出去爬山,巧遇粉絲,合影留念。”
    蘇念生笑哈哈的:“半年哪夠,我最起碼得吹一年。”
    元初從包裏拿出相機,“我來拍吧。”
    她平時不聽廣播,對聲音和人名都不夠敏銳,剛剛係統跟她講,這位是京城廣播電台有名的晚間節目主持人,主持的節目很接地氣,主持風格非常平和親民,聽眾廣泛。受眾群體年齡偏大,基本上四十歲起步。
    現場看,人也非常隨和,一點架子都沒有。是那種真正的隨和,不是裝出來的。
    楊鳳蘭和顏炳強有很重的外地口音,他們也絲毫沒有表現出任何輕視。一群人連飯都先放下了,坐到旁邊的沙發上嘻嘻哈哈地合影留念。
    他們會認真傾聽顏炳強和楊鳳蘭說的話,會詢問一些他們老家的情況,還會說說自己的經曆。
    蘇念生68年就去了黑省建設兵團,在那裏待了9年,77年才返京。他對農村生活非常了解,跟顏炳強和楊鳳蘭都有話聊。
    除了蘇念生,還有在央廣等媒體工作的,有廣告公司老板。
    元初一邊哢哢拍照,一邊跟係統說:“這是傳媒人的聚會,也是插隊知青的聚會,是團結的聚會,勝利的聚會。”
    係統自然而然地接道:“是繼往開來、承上啟下的聚會。”
    蘇念生還詢問楊鳳蘭和顏炳強對他的節目有什麽意見,倆人紛紛擺手,“沒有沒有,您的節目已經是最好的了。”
    誇得蘇老師臉都紅了。他給元初留了個電子郵箱地址:“照片發到這個郵箱裏。有什麽建議也可以給我發郵件。或者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小事,也可以找我。別太大,太大了我也解決不了。”
    元初記下郵箱,笑著跟他說:“您放心吧,我們遇上的最大的事大概就是今天,我姥姥姥爺見到偶像了。”
    蘇念生問她:“你們是來旅遊的,還是在京城長住啊?”
    “長住的。周末出來逛逛。”
    “那你們以後遇到偶像的機會多了去了,我這樣的都不算什麽。我跟你們說,咱京城別的不多,名人多、大官多,院士都有坐地鐵的、騎自行車的,說不定你們走在路上就能碰到了。沒事多出來走走、逛逛。”
    蘇念生這一隊人,還有一位社會活動家,逮誰跟誰做宣傳,這會兒看他們這個“小型粉絲見麵會”搞得差不多了,就邀請元初他們有空參加她組織的活動,元初也留了她的網址,表示會關注她發出來的活動通知。
    晚上回到房間,楊鳳蘭和顏炳強還挺激動,跟元初說:“沒想到蘇老師這麽隨和,這麽好說話。”
    “蘇老師是有豐富的人生閱曆的,經曆的事多了,不是那種淺薄的人,自然知道真誠才是最好的社交態度。”
    晚上,楊鳳蘭和元初睡一間房。出門在外,她還是擔心元初一個人睡會不安全。
    早上被她搭救的小女孩的媽媽又打電話過來。
    這位媽媽在早上接到孩子以後就給元初打電話了,千恩萬謝,約元初見麵表達謝意,元初都拒絕了,“舉手之勞,換了別人也會幫的。再說了,孩子選中我給她做護法,這是成年人的‘榮幸’。您不用客氣。”
    沒想到她又打電話,還是想約元初見麵表示感謝,“不是我客氣,是孩子非得謝謝你。”
    元初無奈,“咱都是成年人,就不要拿孩子說事了吧。不用謝,這事就不用再提了,您就當沒發生過。再見。”
    她掛了電話,洗澡吹頭發上床一氣嗬成。
    係統跟她說:“你現在還沒成年呢。”
    “快了。明年開春就18周歲了。按照我們那兒的虛歲算法,我今年都19了。”
    在郊外住了一宿,第二天上午又在山腳下轉了轉,午飯過後就返程了,蹭了蘇念生他們的車。
    他們一行人是開了幾輛車過來的,有空位,蘇念生盛情相邀,“我好不容易遇到了粉絲,還想跟你們多聊會,你們就坐我那輛車,咱們一路聊回去。你們告訴我你們在哪兒下車方便,我就把你們放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