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理由
字數:2741 加入書籤
“太後娘娘,既然已知是甜湯凍成的冰,隻需查清是哪個送膳宮人不慎摔了碗,又是何時摔的,便能辨明誰在其中撒謊了。”沈落霞看準時機開口。
沈太後眼中精光一閃:“賢妃說得在理。既是燕窩羹,必是哪個宮苑的早膳。李總管,你即刻去禦膳房徹查!弄清今日哪些宮苑領了燕窩羹,由哪個宮人領取、何時出的禦膳房、往哪個方向去,尤其是會經過這條宮道的,一個都不能漏!把領膳的牌子、送膳的宮人名單,通通給哀家帶回來!若有半分含糊,仔細你的皮!”
“慢著。”餘少雲突然出聲阻止。
她心中明鏡似的:這燕窩羹是誰傳、是怎麽摔的根本不重要。沈太後查的也不是真相,而是要借這事讓所有人都看見尚寶監的疏忽、侍衛的失察,乃至各宮對下人的管束不力。
說到底,都是衝著她這個皇後的治宮之權來的。
她絕不能坐以待斃,眼睜睜看著太後從她手中奪權。
餘少雲緩緩放下茶盞,語氣沉穩:“母後,此事牽連甚廣,若隻憑李總管去查,恐有疏漏。兒媳身為六宮之主,治宮不嚴本就難辭其咎,不如就讓兒臣親自督辦。一來可將各宮領膳時辰、路徑一一核對清楚,二來也能借此整肅宮規,讓各宮都警醒些,斷不敢再出這等疏忽。您看如何?”
“皇後有這份心是好的,隻是哀家也知道,大皇子這幾日風寒未愈,夜裏總咳得厲害,你這些天怕是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吧?”沈太後語氣裏帶著幾分刻意的關切。
餘少雲指尖微緊,麵上卻依舊平靜無波:“勞母後掛心,大皇子已好了許多。”
“好了許多也需精心照料。”沈太後端起茶盞,慢悠悠吹了吹浮茶,淺抿一口,“大皇子身份尊貴,金枝玉葉般的人物,半點馬虎不得。你身為母親,守在他身邊才是正理。這宮裏頭的雜事,有哀家替你盯著,你且安心回去照看大皇子,別讓孩子再遭罪了。”
“謝母後體恤,兒媳銘記於心。”餘少雲微微欠身,語氣卻添了幾分堅持,“隻是大皇子身邊有太醫盯著,還有奶娘嬤嬤輪流照拂,一時半會兒出不了差錯。倒是這宮道碎冰之事,若不及時查清,萬一再累及兩位良人,那便是兒媳的罪過了。宮中這些事,若還要勞煩母後操心,那是兒媳的失職。還請母後,將此事交還給兒媳,兒媳定會處理得妥妥當當。”
她在“交還”二字上特意加重了語氣,明明白白地向沈太後昭示:這事本就該由她這個皇後主導。
沈太後眼中精光一閃,語氣沉了幾分:“皇後,哀家一直以為你是懂輕重的,怎麽今日反倒在這些細枝末節上較起真來?大皇子病著,你這個做母親的記掛在心,哀家都看在眼裏。你該明白,後宮子嗣單薄,他是皇上膝下唯二的皇子,他的身子骨比什麽都金貴。”
頓了頓,她又道:“你想把宮事料理妥當,這份心是好的,可若因此分了照看皇子的心,反倒得不償失。旁人或許會說,皇後為了宮務忽略親生骨肉,這可不是明智之舉。哀家知道你素來聰慧,定能權衡利弊。但今日,哀家心意已決,這碎冰之事,哀家會親自過問,務必給所有人一個交代。你且安心回去照看大皇子,待他完全康複,再全心投入宮務也不遲。”
“母後言之有理,兒媳確是心係大皇子,但身為六宮之主,亦不能對宮中事務置之不理。”餘少雲寸步不讓,“若事事都要勞煩母後,不僅顯得兒媳屍位素餐,更會讓各宮覺得規矩廢弛、權責不明。今日碎冰雖小,卻關乎宮道安危,更關乎後宮法度。兒媳若連這點事都擔不起來,日後如何統領六宮、輔佐皇上打理後宮?還請母後念在兒媳執掌鳳印的本分上,容兒媳盡到這份職責。大皇子那邊,兒媳會時時派人回稟情況,斷不會因宮務耽誤湯藥膳食。此事若處理不當,兒媳甘願領罰,絕無半句怨言。”
“好一個盡職盡責的皇後。”沈太後放下茶盞,目光掃過一旁的沈落霞與佳婕妤,“既如此,哀家便不拂你的意了。賢妃向來心思活絡,佳婕妤做事細致穩妥,你們二人便從旁協助皇後,一同查探這碎冰之事。有你們三個合力,想來定能盡快水落石出,也讓各宮瞧瞧,咱們後宮是何等的上下一心。”
見沈太後又推賢妃和佳婕妤出來牽製自己,餘少雲心頭火起,這兩人的難纏,她上回早已領教,這一次絕不能讓她們插手。
“母後體恤,兒媳心中感激。”餘少雲先謝恩,話鋒卻一轉,“隻是此事說到底不過是宮人失手摔了碗盞,雖牽涉宮道安危,終究是樁內務小事,哪裏值得勞動賢妃與佳婕妤一同費心?”
她目光掃過沈落霞,緩緩道:“賢妃住在永福宮,而永福宮恰是啟元宮往慈寧宮的必經之路,今日這冰偏巧就出在這段宮道上。依宮規,凡牽涉路徑之事,相關宮苑理當避嫌,免得落人口實。賢妃若此時插手查辦,反倒容易引人揣測,於賢妃清譽無益。”
接著,她又看向謝知意:“方才母後還說,後宮子嗣太少。佳婕妤頗得聖寵,正是該安心侍寢承寵、為皇家開枝散葉的要緊時候,豈能因這碎冰瑣事分了心神?若因協助查案耗費精神,不僅辜負皇上恩寵,更可能耽誤綿延子嗣的大事,這可比追查一碗摔了的燕窩羹要緊得多。”
最後,她轉向沈太後,語氣恭敬卻立場堅定:“母後一向以皇家子嗣為重,想必也不願見佳婕妤因這點小事錯失良機。依兒媳看,還是讓佳婕妤專心準備侍寢為好,這樁瑣事,兒媳定能處置妥當,絕不辜負母後的囑托。”
沈太後眼中閃過幾分慍怒,顯然沒想到餘少雲的態度會如此堅決,“既然皇後執意如此,那哀家就順你之意。隻是醜話說在前頭,此事若又跟那幾個案子一樣,辦得不妥帖,驚動了聖駕或是惹出別的事端,可莫要怪哀家沒提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