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亦否
字數:5834 加入書籤
此後,陸鶴與一邊繼續在朝中為桑榆爭取赦免機會,
聯合大臣們向皇帝上書,闡述桑榆的才情以及她對國家可能做出的貢獻;
一邊暗中加強對蘇瑤的保護,擔心皇帝回過神來調查此事,牽連到蘇瑤。
而桑榆也沒有閑著,她憑借自己的聰慧,協助陸鶴與處理一些府中的事務,
同時日夜苦讀,學習更多的知識,期望能在未來的變故中幫上忙。
她深知,隻有自己變得更強大,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隨著時間的推移,邊疆戰事逐漸緩和,
皇帝對桑榆賜婚一事的關注度也有所下降。
陸鶴與抓住這個時機,聯合朝中幾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再次向皇帝進諫。
他們詳細闡述了桑榆的才情以及她對國家可能做出的貢獻,
暗示皇帝強行為其賜婚可能會失去一位可用之才。
與此同時,桑榆在暗中也做了充分準備。
她精心撰寫了一份關於國家經濟發展的建議書,
其中融合了自己對商業的見解以及對當前局勢的分析,
希望能借此展現自己的能力,改變皇帝對她的看法。
陸鶴與將這份建議書巧妙地呈遞給皇帝,並在一旁適時地為桑榆美言。
皇帝看過建議書後,對桑榆的才華大為讚賞,心中對賜婚之事也有了新的考量。
他召來陸鶴與,詢問桑榆的近況。
陸鶴與如實相告,並再次懇請皇帝能赦免桑榆之前的抗旨之罪。
皇帝沉思良久,最終決定:“桑榆之才,朕已見識。
既然她對婚姻之事有所顧慮,賜婚一事就此作罷。
但她需為朝廷效力,以贖前罪。”
陸鶴與滿心歡喜,再次跪地謝恩。
回到王府後,他迫不及待地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桑榆。
彼時桑榆正在花園中,手中輕撫著一朵盛開的海棠花,神色間滿是憂慮與期待。
聽到陸鶴與的聲音,她猛地轉過頭,眼中帶著一絲驚惶,
直到陸鶴與說出皇帝的決定,桑榆眼眶瞬間紅了,淚水奪眶而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那長久以來壓在心頭的巨石,終於落了地。
平複心情後,桑榆立刻隨陸鶴與進宮謝恩。
踏入宮殿,桑榆盈盈下拜,聲音因激動微微顫抖:“陛下開恩,桑榆感激不盡。
此後定當盡心竭力,為朝廷貢獻綿薄之力,不負陛下聖恩。”
皇帝看著桑榆,微微點頭,準了她恢複自由身。
從那以後,桑榆卸下沉重的心理負擔,徹底恢複自由。
她與陸鶴與之間的相處,也漸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陸鶴與處理政務時,桑榆也會在旁出謀劃策,
憑借自己的聰慧和商業見識,為陸鶴與提供新的思路。
一日,陸鶴與正為治理水患的方案發愁,手中的毛筆在宣紙上輕點,卻始終難以落下。
桑榆輕輕走進書房,看到案前堆積如山的文書和陸鶴與緊鎖的眉頭,
她微微皺眉,拿起一份關於水患的報告仔細研讀起來。
片刻後,她指著地圖上的一處河道,說道:“王爺,我聽聞此處河道狹窄,每逢雨季便容易泛濫。
若拓寬此處,再修建堤壩,或許能緩解水患。”
陸鶴與順著她的手指看去,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兩人就此展開討論,不知不覺間,距離拉近,頭湊到了一起,共同描繪著治理水患的藍圖。
閑暇時光,他們常聚在王府花園,談論詩詞歌賦、家國大事。
春日,花園裏繁花似錦,牡丹、芍藥爭奇鬥豔。
桑榆身著一襲淡粉色羅裙,漫步在花叢中,手中拈著一朵飄落的花瓣,
笑著對陸鶴與說:“王爺,如此美景,不如我們以花為題,吟詩一首?”
陸鶴與欣然應允,看著桑榆靈動的模樣,率先吟道:“春日繁花映暖陽,嫣紅姹紫韻悠長。”
桑榆略一思索,接道:“風拂花蕊香盈袖,蝶舞翩躚入畫章。”
吟罷,兩人相視而笑,笑聲在花園中回蕩。
夏日,池中的荷花亭亭玉立,荷葉挨挨擠擠。
桑榆和陸鶴與坐在池邊的亭子裏,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荷香。
陸鶴與親手為桑榆沏上一杯香茗,熱氣騰騰的茶香與荷香交織在一起。
桑榆輕抿一口茶,望著池中荷花,說道:“王爺,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著實令人敬佩。”
陸鶴與微微點頭,目光卻落在桑榆身上,說道:“就如姑娘一般,身處困境,卻依舊保持著那份純真與聰慧。”
桑榆臉頰微微泛紅,低下頭,輕輕轉動著手中的茶杯,心中泛起一絲漣漪。
秋日,楓葉如火,鋪滿了王府的小徑。
桑榆和陸鶴與在小徑上漫步,腳下的楓葉發出“沙沙”的聲響。
桑榆突然停下腳步,彎腰撿起一片楓葉,放在掌心仔細端詳,楓葉的脈絡清晰可見。
她笑著對陸鶴與說:“王爺,這片楓葉就像一幅天然的畫卷。”
陸鶴與看著桑榆專注的神情,心中一動,說道:“再美的畫卷,也不及姑娘此刻的笑顏。”
桑榆聽後,臉頰更紅了,嗔怪地看了陸鶴與一眼,轉身向前走去,
陸鶴與則笑著跟在她身後。
冬日,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王府銀裝素裹。
桑榆和陸鶴與在雪中堆起了雪人,兩人的手都凍得通紅,卻樂此不疲。
桑榆用兩顆石子為雪人安上眼睛,又找來一根樹枝當作雪人的手臂,
笑著對陸鶴與說:“王爺,你看這個雪人像不像一個守衛王府的小衛士?”
陸鶴與看著桑榆被凍得紅撲撲的臉蛋,忍不住伸手輕輕為她拂去肩頭的雪花,
說道:“有姑娘在,這王府才更有生氣。”
桑榆心中一暖,抬起頭,與陸鶴與的目光交匯,兩人靜靜地凝視著對方,
周圍的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隻有雪花飄落的聲音。
隨著時間的推移,桑榆和陸鶴與之間的感情逐漸升溫。
然而,兩人都未曾言明這份心意,隻是享受著彼此陪伴的時光。
一日,陸鶴與收到一封來自邊疆的密信,信中提及邊疆戰事雖已緩和,
但仍有一些殘餘勢力蠢蠢欲動,可能會對國家穩定造成威脅。
陸鶴與看完信後,臉色凝重。
桑榆見他神色不對,關切地問道:“王爺,可是出了什麽事?”
陸鶴與將信遞給桑榆,說道:“邊疆之事,怕是還未徹底解決。”
桑榆看完信後,眉頭緊鎖,說道:“王爺,如今朝廷剛剛穩定,若是邊疆再起戰事,百姓又要受苦了。”
兩人就此展開討論,商議著如何協助朝廷穩定邊疆局勢。
在討論過程中,桑榆提出可以利用桑家在商業上的優勢,為邊疆提供物資支持,
同時在邊境地區開展貿易,促進經濟交流,以穩定民心。
陸鶴與聽後,連連點頭,對桑榆的想法讚賞有加。
兩人又商議了許久,直到天色漸暗,才定下初步的計劃。
經過這次事件,桑榆和陸鶴與更加忙碌起來。
陸鶴與頻繁進宮,向皇帝匯報邊疆的情況,並呈上他們商議的計劃。
桑榆則回到桑家,說服父親支持他們的行動。
桑家主起初有些猶豫,但在桑榆的耐心勸說下,最終同意提供物資和資金支持。
在忙碌的日子裏,桑榆和陸鶴與見麵的時間雖然減少了,
但彼此的心卻靠得更近了。
每次見麵,他們都會分享自己的進展和想法,互相鼓勵。
隨著各項準備工作的推進,邊疆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陸鶴與和桑榆的努力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和讚賞,皇帝特意在宮中設宴,犒賞他們。
宴會上,桑榆身著一襲華麗的禮服,光彩照人。
陸鶴與看著桑榆,心中滿是驕傲與喜悅。
兩人在宴會上舉杯共飲,目光交匯間,情意流轉。
雖然他們還未正式走在一起,但這份感情早已在彼此心中生根發芽,隻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破土而出。
宴會結束後,陸鶴與和桑榆一同走出皇宮。
夜晚的京城燈火輝煌,街道上行人如織。
兩人漫步在街頭,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
陸鶴與輕輕說道:“桑榆,這一路走來,多虧有你。”
桑榆微笑著回答:“王爺客氣了,這都是我們共同的努力。”
兩人相視一笑,繼續向前走去,身影漸漸消失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