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機關算盡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人還沒醒?”
崇德帝瞥了眼明黃幔帳後的身影,神色叫人瞧不出情緒。
太醫戰戰兢兢,額頭不自覺生了冷汗,小心翼翼地回:“陛下,殿下他這一箭十分凶險,能保住性命已經是非常不易,恢複還需要時間。”
沒人知道鍾太醫此時此刻的心情有多震撼,他深夜受詔入宮已是一頭霧水,也沒聽說陛下身體最近有什麽不適。
懷著疑惑的心情,他來到養心殿,誰知卻瞧見本該死去的三皇子躺在那兒,險些嚇得當場失態!
鍾太醫甚至有過大膽的猜測,陛下是不是思念三皇子心切,於是找了個長相相似的替身……
可他偷偷摸摸瞧了瞧,即便是孿生兄弟也不可能長得一模一樣啊,那的確是三皇子,如假包換!
更令他震驚的是,三皇子身負重傷命懸一線!
胸口有箭傷,這聽著怎麽那麽耳熟呢?
太子殿下前幾日不是射中個亂黨……
嘶!
鍾太醫死死埋著頭,大氣不敢喘,這會兒的功夫他已經連埋在哪兒都想好了,知道了這麽大的秘密,陛下有可能讓他活著離開麽?
良久後,崇德帝才沉沉出聲:“今後你負責給三皇子醫治,倘若走漏了半點風聲……”
逃過一劫的鍾太醫不敢置信瞪大眼,抬頭對上陛下深沉的眼神,當即以頭搶地表忠心:“微臣進宮是替陛下看診,絕沒有見過其他人!”
他是活得不耐煩了,才敢在外麵亂嚼舌根。
“下去吧。”
崇德帝略顯疲憊地閉上眼。
——
“所以說,陛下當真是知情的?”
沈棠寧心裏一沉,聽了池宴的話隻覺得遍體生寒。
池宴帶人夜襲的猝不及防,已經足夠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從唐旭意外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他並未料到池宴能這麽快找過去。
否則唐旭絕不可能傻傻地待在原地等著被抓!
可即便如此還是去晚了一步。
說明有人比他們動作更快,將三皇子提前轉移。
放眼整個燕京,能夠有這樣的本事,對方的身份已經不言而喻。
池宴托著腮,眼裏有困惑,有費解:“我還是想不通,陛下為什麽這麽偏袒三皇子?可他既然偏袒,當初又為什麽要那麽草率地賜死對方?”
現在明麵上三皇子已經是個死人,失去了皇子的身份地位,見不得光,隻能四處躲藏,這麽看來崇德帝的前後行為又有些矛盾。
“有沒有一種可能,三皇子假死這件事本就是陛下一手策劃?”沈棠寧冷不丁地道。
池宴驀地偏頭看向她:“可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如果他不想賜死三皇子,明明可以有更多的辦法保下對方,他是皇帝,誰還能逼他不成?”
“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想過。”沈棠寧輕輕眯起眼,“你覺得咱們這位陛下,是看重感情的人嗎?”
他不由一愣,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然後肯定地搖了搖頭:“不像。”
且不說自古以來帝王向來薄情,就拿崇德帝做過的事舉例:“皇後娘娘是陛下的結發妻子,一路相互扶持走來,按理來說應是情深意重,可陛下卻寵愛麗嬪多年,又在三皇子屢屢犯錯後,毫不留情將麗嬪打入冷宮。”
對皇後,他稱得上忘恩負義,對麗嬪,隻有寵沒有愛。
“再說太子,又是陛下的嫡長子,應該很是看重,可當太子威脅到他的地位時,他也可以絲毫不顧念父子情。”
沈棠寧嘴角不禁露出一絲譏諷,“即便雲安那麽得寵,陛下還是迫於情勢賜死了她。”
縱然是親生子女,他照樣可以翻臉無情。
她抬眼看向池宴,語氣直白,“你說在這麽個無情無義的人眼裏,三皇子會是那個例外麽?”
池宴下意識驚了驚,連忙起身來到門口環顧左右,迅速將門掩上,轉身無奈地看向她:“雖說是在自己家,但說話還是謹慎些,當心隔牆有耳。”
這麽光明正大地議論天子,他有時候覺得她膽子比他還大!
沈棠寧從善如流掩了掩唇,明眸直勾勾盯著他,等著他的答複。
池宴不由得點了點頭,眼裏露出些許凝重:“聽你這麽一說,那陛下豈不是另有目的?”
“看來陛下終究還是不放心太子,如果三皇子死了,六皇子還小,短時間內定然沒有人可以和太子爭鋒。”
中毒事件後,崇德帝疑心病愈發的重,即便太子沒有表露出任何的不敬,他依舊放不下心。
他留下三皇子十有八九是為了和太子製衡,殺對方一個出其不意。
“同時,三皇子沒了皇子的身份,能依靠的還有誰?”
池宴呼吸滯了滯,不由細思恐極:“陛下。”
全天下的人都以為三皇子已經死了,隻有陛下知道他還活著。
沒了皇子身份的光環,三皇子甚至不能輕易露麵,行動處處受掣肘,所以隻能全心全意依靠他。
崇德帝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將這個兒子當作最趁手的刀,再讓他與太子鬥得兩敗俱傷,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無論是太子還是三皇子,都隻是他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池宴心中一涼:“這能是一個父親做出的事?”
果然最是無情帝王家。
徹頭徹尾,全是冰冷的算計。
沈棠寧的聲音很輕:“恐怕現在三皇子還對陛下感恩戴德。”
但崇德帝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天底下任何東西都能算計,唯獨人心太過複雜。
他這般機關算盡,也不知道會不會遭到反噬?
——
崇德帝聽見動靜起身:“醒了?”
燕行舟看見他站在床榻前,冠冕垂珠後,神情喜怒莫辨,不由一愣,喃喃地道:“……父皇?”
胸口劇烈的疼痛提醒著他發生了什麽事,他不由悶哼一聲。
“父皇,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崇德帝驀地沉下了臉,嗓音含著怒意:“朕費盡心思保下你,是讓你韜光養晦,而你都幹了些什麽混賬事!”
燕行舟自知事情敗露,麵上一陣羞愧,眼眶漸漸紅了起來:“兒臣愧對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