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禍水東引,漢帝治倭

字數:3424   加入書籤

A+A-


    就在劉盈致力於消化倭國戰果,全力開發“漢土銀山”之際,東南海疆卻傳來了不利的消息。
    敗逃的村野治保,並未如喪家之犬般銷聲匿跡,而是率領其殘存的精銳舊部,遠遁至茫茫大海中的夷洲。
    夷洲此時尚未大規模開發,山林茂密,地形複雜,沿海港灣曲折,正是海盜理想的巢穴。
    村野治保憑借其穿越者的見識和狠辣手段,很快便在夷洲站穩腳跟,重操舊業,幹起了海盜的營生。
    他深知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撼動大漢,於是利用夷洲地處航路要衝的地理位置,以及自己“抗漢”的招牌,大肆招攬那些因大漢統一而失去封國、心懷怨懟的六國舊貴族殘餘勢力。
    這些舊貴族,如齊地田氏、楚地昭氏、景氏的一些遠支,對劉氏漢室本就心懷異誌,如今得到村野治保這個“強援”和夷洲這個基地,如同找到了複仇的支點。
    他們出錢出人,與村野治保合流,組建起一支頗具規模的海盜艦隊。
    憑借對中原沿海情況的熟悉和村野治保的凶悍指揮,這支混雜著倭人、六國遺民、以及本土亡命徒的海盜集團,開始不斷侵襲南越諸地。
    他們來去如風,登岸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尤其針對沿海的城鎮、鹽場和貿易船隻。
    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剛剛從秦末戰亂中恢複些許元氣的民生再遭重創。
    南越的地方郡兵多以步卒為主,缺乏強大的水師,麵對飄忽不定的海盜襲擊,往往疲於奔命,隻能被動防守,飽受其困擾。告急的文書如雪片般飛向長安。
    ——
    消息傳至倭國行營,陳平、婁敬等大臣皆麵露憂色,建議是否應調派部分兵力,組建水師前往清剿。
    然而,劉盈卻異常冷靜,他站在巨大的海圖前,手指點著夷洲的位置,分析道:
    “村野治保,疥癬之疾耳。其部眾雖凶悍,然終究不過數千之眾,盤踞孤島,成不了大氣候。彼等所為,意在騷擾,逼我分兵,延緩我在倭地之經營。若此刻興師動眾,勞師遠征,跨海作戰,勝負難料,且正中其下懷,將極大消耗我國力,拖慢銀山開采。”
    他目光深邃,繼續道:“夷洲,蠻荒瘴癘之地,得其地,短期內於國無大益;失其地,亦無大損。然其地理位置重要,將來必為我大漢東出大洋之跳板。此時剿之,代價過高。不如暫且忍耐。”
    於是,劉盈做出了一個看似保守實則深謀遠慮的決定——下令對東南沿海實行階段性“海禁”政策。
    嚴格限製沿海百姓私自出海捕魚、貿易,令各沿海郡縣加固城防,實行堅壁清野策略,將部分沿海居民內遷,減少海盜可劫掠的目標。
    同時,密令南越官員,暗中搜集夷洲情報,繪製海圖,並開始籌備建造大型戰艦、訓練水師官兵。
    “傳朕旨意,令將作監精選工匠,赴會稽、南越,籌建船廠,打造樓船巨艦。”
    “命各地征募熟悉水性之勇士,加以操練。待倭地銀礦穩定產出,國庫充盈,船堅兵利之時,便是朕親提王師,一舉踏平夷洲,將其永歸大漢版圖之日!”
    劉盈的策略很清楚,短期防禦,長期準備,一旦動手,必以泰山壓頂之勢,永絕後患。
    眼下施行的“海禁”政策並非退縮,而是為了未來更徹底征服而進行的戰略蓄力。
    ——
    與此同時,倭國本土的“漢土銀山”開采如火如荼。
    巨大的利益如同磁石,不僅吸引著大漢,也勾起了當地一些歸順豪族深藏的貪婪。
    這些豪族,在當初漢倭戰爭時見風使舵,較早投靠了劉盈,因此保住了部分勢力和地位。
    他們自恃有“從龍之功”,又是地頭蛇,開始不安分起來。
    以盤踞在銀山附近的原倭國大豪族藤原氏為首,幾家豪族暗中勾結,利用對當地地形和人口的熟悉,開始耍弄手段。
    他們先是試圖與總攬礦務的陳平、負責民政交涉的婁敬討價還價,要求增加他們負責招募礦工的抽成,甚至妄想入股銀礦分紅。
    被陳平以朝廷法度嚴明為由拒絕後,他們便轉為暗中操作。
    藤原氏等指使由其招募的倭人礦工,在開采和運輸過程中,利用各種隱蔽手段私自藏匿高品位的銀礦石,然後通過秘密渠道運出礦區,熔煉後偷偷販賣給一些膽大的商人,借此牟取暴利。
    這種行為不僅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更嚴重的是,它挑戰了大漢在倭國的統治權威,破壞了劉盈精心建立的“以工代賑”秩序。
    此事很快被繡衣使者的眼線察覺,密報直達劉盈案頭。
    劉盈初聞,並未立刻發作,隻是輕描淡寫地吩咐陳平和婁敬。
    “曉諭藤原等人,安分守己,朝廷自有封賞;若再行鬼蜮伎倆,國法無情。”
    這看似常規的警告,在藤原氏等豪族看來,卻成了劉盈顧忌他們勢力、不敢輕易動他們的信號。
    這些倭國豪族誤判了形勢,以為到了“收取回報”的時候,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對劉盈的警告置若罔聞。
    殊不知,劉盈要的正是他們的這種狂妄。
    他需要一隻“雞”,來震懾所有可能心懷不軌的“猴子”。
    藤原氏自己跳了出來,正合他意。
    一個月黑風高之夜,一隊黑衣黑甲的繡衣使者,如同鬼魅般無聲無息地包圍了藤原氏的豪華宅邸。
    沒有警告,沒有審訊,隻有冷酷高效的殺戮。刀光劍影中,藤原氏全族上下百餘口,包括族長、核心子弟、乃至參與私藏銀礦的家臣,被盡數屠戮,無一活口。
    宅邸也被付之一炬,火光映紅了半邊天,將所有的罪證和貪婪都化為灰燼。
    翌日清晨,一個驚人的消息像瘟疫般在倭國各地迅速傳開!
    藤原氏滿門被滅!據說是逃亡的村野治保將軍派出的死士回來報仇了!
    繡衣使者巧妙地將現場布置成仇殺的模樣,並散布流言,將禍水引向了生死不明的村野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