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收成保底,農民積極
字數:3324 加入書籤
然而,坐在下首的阿提拉卻微微蹙起了眉頭。
他放下茶杯,沉吟道:“嶽父大人,小婿以為……事情恐怕沒這麽簡單。劉盈此人,心思深沉,絕非無的放矢之輩。他付出如此代價收回土地,又興師動眾研究新法,絕不會隻是為了折騰。”
“此間……定有蹊蹺,其所圖恐怕甚大。”
酈商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賢婿多慮了。農耕之事,自古如此,還能變出花來?陛下或許是受了些墨家、農家的蠱惑罷了。”
阿提拉沒有再多說,但眼底的疑慮卻更深了。
他本能地感覺到,劉盈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而這盤棋,很可能威脅到他深藏的計劃。
——
與功侯們的“滿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盈農業新政在民間遭遇的冷遇與阻力。
土地被收歸國有後,朝廷頒布政令,將這些土地重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自耕農,並宣布將推廣使用新的肥料以增加產量。
在劉盈看來,這是給予百姓莫大的恩惠。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大部分被分配土地的農民,反應並不熱烈,甚至充滿疑慮和抵觸。
“自負盈虧?老天爺不賞飯,一年辛苦可能全打水漂,這誰敢接手?”
“朝廷給的肥料?聞著味道就怪!石灰往地裏撒?那不是燒苗嗎!鹽鹵?那是製鹽的下腳料,有毒的吧!”
“祖祖輩輩都沒用過這些東西,誰知道用了會不會把地給毀了?到時候找誰說理去?”
“官府說的話,能全信嗎?萬一收了糧食,他們又找借口多征怎麽辦?”
千百年來形成的耕作習慣和對於未知事物的天然恐懼,以及對於官府一定程度的不信任,使得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在推廣初期舉步維艱。
許多農民寧願去租種地主家的地,或者幹脆去做雇工,也不願意接手這看似“前途未卜”的官田。
大片本應鬱鬱蔥蔥的土地,竟然麵臨著無人耕種的尷尬局麵!
消息傳回長安,左丞相陳平氣得在值房內拍案而起,花白的胡子都翹了起來。
“愚昧!無知!陛下殫精竭慮,研製新法,分田於民,皆為爾等著想!爾等竟如此不識好歹,疑神疑鬼!真是氣煞老夫!”
他轉向劉盈,激動地道:“陛下,此等愚民,不識抬舉!不如強行攤派,若敢不從,以律法懲處!看他們還敢不敢抗拒皇命!”
——
麵對陳平的憤懣和新政遇冷的現實,劉盈卻並未動怒,反而顯得異常平靜。
他理解農民的顧慮,那是基於生存本能的最真實反應。
強行推行,隻會適得其反,甚至可能激起民變。
他抬手示意陳平靜心,臉上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
“陳卿,稍安勿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與其強逼,不如利誘。”
他緩緩說出了自己思考良久的解決方案:“傳朕旨意:凡願意耕種朝廷新分配之土地,並按要求施用新式肥料者,朝廷可與其約定,無論當年收成如何,秋收之後,必先保證其一家口糧充足,並留有來年之種糧!”
“在此基礎之上,超出部分,再按比例與朝廷分成,或由朝廷按市價收購。”
這就是一種變相的“保底收購”或“最低保障”!
極大地降低了農民嚐試新技術的風險,即便新肥料效果不彰,甚至遭遇天災,至少全家餓不著,還有種子繼續明年。而一旦成功,超產部分就是純收益!
陳平聞言,先是愕然,隨即大急,直呼道:“陛下!不可啊!如此一來,所有風險幾乎都由朝廷承擔!若遇大災,或肥料無效,朝廷豈非要虧空巨大?這……這簡直是將朝廷置於火上烤!為那些愚民,值得嗎?”
劉盈走到窗前,望著宮城外廣袤的天空,語氣堅定而自信:“陳卿,你隻看到了風險,卻未看到機遇。朕,對墨家與農家研究出的肥料,對司農寺劃分的土地等級,有足夠的信心!隻要風調雨順,管理得當,施用新肥的土地,產量必有提升!即便有些許波折,朝廷也承擔得起這點‘學費’!”
他轉過身,目光灼灼:“更重要的是,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僵局,讓百姓願意邁出第一步!隻要他們嚐到了甜頭,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增產,屆時,何須朝廷催促?他們自會爭先恐後地使用新法!此法看似朝廷吃虧,實則是以最小的代價,撬動最頑固的習慣,推廣最關鍵的技術!這是一本萬利的投資!”
陳平看著劉盈那不容置疑的神情,深知皇帝心意已決,且思慮確實遠超自己。
他長歎一聲,躬身道:“老臣……遵旨。隻是,望陛下之策,真能如願。”
新的詔令迅速頒行天下。那些原本觀望、恐懼的農民,聽到“保證口糧種子”的承諾,心思開始活絡起來。
風險大大降低,而收益可能很高……終於,開始有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官府的契約上按下了手印。
而那些被沒收了土地的功侯們,以及冷眼旁觀的酈商,聽聞此詔後,更是確信皇帝是在胡鬧,是在拿國庫的錢糧打水漂。
他們私下議論,等著看皇帝和朝廷如何在這“虧本買賣”中栽跟頭,鬧出大笑話。
唯有隱藏在酈府深處的阿提拉,聽聞此策後,眉頭鎖得更緊。
他越發覺得,劉盈的每一步都透著詭異的老練和深遠的算計,這絕不是一個衝動行事的君主所為。
他隱隱感到一絲不安,卻始終抓不住那關鍵的頭緒。
一場圍繞著土地與農業的變革,在質疑、嘲笑與期待中,緩緩拉開了序幕。
而劉盈,這位來自未來的帝王,正以其超越時代的智慧和魄力,執著地推動著曆史的車輪,向著一個未知而充滿希望的方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