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引蛇出洞,帝王耐心
字數:3788 加入書籤
此舉意在建立更穩固的金融體係,同時也是將倭國的資源更深入地整合進帝國經濟脈絡的重要手段。
與此同時,劉盈也並未忘記倭國本土的治理。
他深知,要想讓倭國真正成為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軍事控製和資源掠奪,更重要的是文化同化和民生改善。
“命農家子弟,選派精幹之人,攜中原良種、肥田之法,東渡倭國,教導當地歸順之民耕種。”
劉盈下令,“倭國多山,然亦有平原可墾。要讓他們也嚐到精耕細作帶來的好處,方能收服其心,使其真正認同漢家文明。”
一係列政令有條不紊地發出,帝國機器高效運轉。
北疆軍屯案似乎被暫時擱置,那些涉事將領起初還有些忐忑,見長安久久沒有後續動作,便漸漸放下心來,以為皇帝要麽是被蒙蔽了,要麽是顧忌他們背後的勢力,不敢深究。
他們的行為反而更加放肆,甚至開始互相串聯,探討如何進一步“擴大生產”,將更多國有土地納入他們的“管理”之下。
未央宮中,劉盈聽著繡衣使者不斷傳回的、關於北疆那些將領愈發猖獗的密報,臉上非但沒有怒色,反而露出了一種獵人看到獵物一步步走入陷阱的、帶著冷意的玩味笑容。
“跳吧,盡情地跳吧。”
劉盈把玩著一枚剛剛送來的、亮閃閃的銀幣樣錢,輕聲自語,“現在跳得越高,將來摔得越慘。朕倒要看看,你們背後,到底藏著多少魑魅魍魎,又是哪隻老鼠,在不停地出這些自以為聰明的餿主意。”
他幾乎可以肯定,軍中這股歪風,絕非偶然。
其行事風格,帶著一種刻意鑽營政策空子的精明,以及對人心貪婪的精準把握,這不像是那些粗豪武將能獨自想出來的。
背後定然有擅長蠱惑、精通權術之輩在推波助瀾。
“隱藏了這麽多年,朕還以為你們能一直蟄伏下去。”
劉盈將銀幣輕輕按在禦案之上,發出清脆的響聲,眼中銳光一閃,“看來,是朕這農業改革帶來的巨大利益,終於讓這些蟲豸按捺不住,要伸出他們的觸角了。”
劉盈沒有立刻收網,是因為他想看得更清楚。
他想知道,這條線上的螞蚱究竟有多少,他們背後的“老鼠”究竟是誰,最終的目的又是什麽。
他在等待一個時機,一個能夠將這股潛藏的膿瘡徹底擠出,並且震懾所有心懷不軌者的最佳時機。
北疆的風依舊寒冷,長安的暗流愈發洶湧。
一場圍繞著土地、軍隊與權力的暗戰,在帝王的耐心布局與陰謀家的蠢蠢欲動中,悄然升級。
而那位隱藏在酈府深處的阿提拉,此刻或許還在為自己的“妙計”暗自得意,卻不知自己和他煽動起來的那些貪婪者,已然成了皇帝眼中,即將被清算的獵物。
——
未央宮深處,一間僅有心腹才能進入的密室內,燭光將皇帝劉盈和繡衣使者指揮使鄭茂的身影投在牆壁上,搖曳不定。
“都查清楚了?”
劉盈的聲音低沉,不帶絲毫感情。
鄭茂躬身,遞上一份薄薄的、卻重若千鈞的密奏:“陛下,北疆之事,已然初步查明。”
“參與此事的,主要有五人。王陵襲父爵,關內侯,任北軍都尉、趙涉建成侯之後,騎都尉、陳賀曲周侯之後,步軍司馬、衛胠棘蒲侯之後,長水校尉、以及張相如東陽侯之後,射聲校尉。此五人,皆以‘軍屯’之名,圈占北疆良田總計超過千頃。”
他頓了頓,繼續道:“他們役使私奴、家丁耕種,產出盡入私囊。軍中賬目做得頗為巧妙,表麵看來並無破綻。但根據暗樁所獲,其私下往來書信、以及負責田莊的管家口供,足以證明其假公濟私,侵占國有土地,欺瞞朝廷之罪。”
劉盈接過密奏,目光掃過上麵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和其父祖的功勳,眼神愈發冰冷。
“白紙黑字,人證物證,務必要紮實。尤其是他們之間串聯的信件,以及私吞產出的具體賬目,要拿到原件或確鑿的抄本。”
“臣明白。”
鄭茂沉聲道,“已令北疆暗樁不惜一切代價獲取。隻是……陛下,此事牽連甚廣,且涉及軍權,若處置不當,恐生變亂。”
劉盈冷哼一聲:“變亂?朕就是要看看,他們有沒有這個膽子!繼續查,不要打草驚蛇。朕要的,是能將他們一錘定音的罪證,而不是似是而非的猜疑。”
“遵旨!”
鄭茂領命,身影悄無聲息地退入陰影之中,如同一滴墨水融入黑夜。
一張無形的大網,開始在北疆軍中悄然收緊,目標直指那些貪婪的“碩鼠”。
——
數日後的一次常朝,氣氛微妙。
不少官員都聽說了北疆騰虎毆打同僚被責罰,並被召回長安的消息。
一些與那幾位涉事將領家族交好的官員,甚至準備看騰虎的笑話,或者借此試探皇帝的態度。
果然,議事過半,劉盈突然將話題引到了騰虎身上。
他的臉色沉肅,目光掃過殿中群臣,最後落在站在武將隊列末尾、因傷未愈而臉色有些蒼白的騰虎身上。
“騰虎!”
劉盈的聲音帶著明顯的不悅。
“臣在。”
騰虎出列,單膝跪地。
“你可知罪?”
劉盈質問道,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
騰虎抬起頭,臉上帶著困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委屈:“陛下,臣……”
“住口!”
劉盈打斷他,語氣嚴厲,“朕念你曾為朕之師,多有眷顧。然你性情暴戾,在北疆軍中,恃寵而驕,竟敢無故毆傷同僚!王陵、趙涉等人,皆是功侯之後,朝廷棟梁,為國戍邊,兢兢業業!豈容你肆意汙蔑,拳腳相加?”
這番斥責,看似毫不留情,將騰虎的行為定性為“恃寵而驕”、“無故毆傷”、“汙蔑同僚”。
殿中不少官員,尤其是那些功勳之後,聽得暗自點頭,覺得皇帝終究還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騰虎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卻看到禦座上的劉盈,那嚴厲的目光深處,極快地向他閃過一絲安撫和示意他忍耐的神色。
他雖是個粗人,但並非蠢笨,心中猛地一動,將到了嘴邊的話硬生生咽了回去,低下頭,悶聲道:“臣……知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