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到底誰在說謊?!
字數:4427 加入書籤
“我八點四十五分左右離開別墅,就直接開車回家了!我沒有去任何地方!那手套不是我的!”
“我不知道為什麽會出現在那裏!真的不是我!”
“你說謊!”唐洛洛突然厲聲說道,他死死地盯著陳宇澤。
“我記得很清楚,大概九點半左右,我出門倒垃圾,看到一輛和你車牌號很像的車,從我家附近的小路飛快地開過去!”
“我的畫室離總裁的公司不遠,也離你的公寓不遠!你那個時間點,根本不在家!”
“我沒有!你你看錯了!那不是我的車!”陳宇拚命地搖頭。
場麵再度陷入了混亂的指控循環。
總裁指認畫家是真凶,嫁禍自己。
畫家反駁總裁才是凶手,利用自己的窯爐毀屍滅跡。
律師認為總裁嫌疑更大,但畫家的動機也無法洗脫。
拳手指認醫生才是幕後黑手,利用陶瓷混淆視聽。
醫生反過來質疑所有人的時間線。
教練的不在場證明被總裁當場推翻。
而助理,則被畫家指認在關鍵時間段內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地方。
每個人都試圖用自己的時間線去攻擊別人的漏洞,但同時,自己的時間線也充滿了無法解釋的疑點。
【燒起來了!我的CPU徹底燒起來了!】
【總結一下:所有人都在說謊,所有人都有作案時間,所有人都有殺人動機。】
【這還投個屁啊!直接全部抓起來挨個審吧!】
【我感覺我被耍了,凶手可能根本就不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是那個發道具的小李!】
蘇辰看著這幾乎失控的場麵,眼神依舊平靜。
他沒有阻止,隻是靜靜地聽著,觀察著每一個人在被逼到絕境時的反應。
謊言說的越多,漏洞就越大。
當所有的可能性都被提出,被反駁,被推翻後,那唯一剩下的,無論多麽難以置信,都將是真相。
他知道,距離那個時刻,已經不遠了。
“夠了。”
“無休止的互相指責,隻是在浪費時間。”蘇辰站起身,走到房間中央。
“現在,我們來梳理時間線,以及將所有人和證據,重新歸位。”
他拿起一支筆,在白板上畫下了一條長長的時間軸。
“首先,是案發當晚的時間基準。”
“根據法醫報告,死者的死亡時間大致在晚上九點到十點之間。這是一個關鍵的區間。”
“我們從第一個進入別墅的人開始。醫生李昂。”蘇辰的目光落在了葉聖晟身上。
“你,晚上八點到達別墅,理由是與死者有約。”
“你在客廳等待,期間助理孫斌在場。”
“大約九點半左右,你進去死者已經死了。對嗎?”
葉聖晟回應。
“沒錯,時間點完全正確。”
“很好。”蘇辰在時間軸的20:00點上寫下了醫生到達。
在21:0021:30上寫下了死者死亡。
“那麽,在你等待的一個小時裏,你聲稱一直在客廳。助理孫斌,你可以作證嗎?”
陳宇澤連忙點頭。
“是的,李醫生確實一直在客廳,他大部分時間在看手機和醫學雜誌,沒有離開過我的視線。”
“是嗎?”蘇辰的語氣忽然變得意味深長。
“可我的線索顯示,你中途去過一次洗手間,時間長達五分鍾。”
“在你離開的這五分鍾裏,醫生李昂,處於無人監督的狀態。”
“五分鍾,足夠做很多事了。”
葉聖晟的臉色微變,但沒有反駁。
陳宇澤則是一臉驚恐,他沒想到自己這個小小的舉動也被偵探掌握了。
【來了來了!偵探的回合!開始點名了!】
【五分鍾!盲生,你發現了華點!】
【助理小哥:我隻是上了個廁所,怎麽就成幫凶了?】
蘇辰沒有停頓,繼續說道:“接下來,總裁秦峰。”
他看向戰奕。
“你,八點十五分到達別墅,同樣在客廳。”
“你的目的是拿一份商業文件。”
“八點四十五分,助理孫斌將文件交給你後離開。”
“你隨後上樓,進入死者的書房。你是最後一個見到死者的人。”
“根據你的說法,你和他發生了爭執,但離開時他還活著。”
“你離開書房的時間,大概是九點十五分。對嗎?”
戰奕冷哼一聲。
“沒錯。我走的時候,他還活得好好的,正在為我的商業計劃氣得發抖。”
“你所謂的商業策略,包括了言語威脅。而你辦公室的白瓷擺件上,發現了死者的血跡。”
蘇辰在時間軸的20:45畫了個圈,標注助理離開,總裁上樓,在21:15又畫了個圈,標注總裁離開書房。
“然後,是教練王猛。”蘇辰的目光轉向了戰強。
“你自稱八點半左右,從後門潛入別墅,與死者發生衝突,並導致他手部受傷流血。”
“但這個說法,與法醫報告中死者身上無其他開放性傷口的結論相悖。”
“這意味著,你和拳手林菲,至少有一個人,在血衣的來曆上撒了謊。”
“或者,你們兩個都在撒謊。”
戰強和顧瑩瑩的臉色都變得十分難看。
“更重要的是。”
蘇辰的語氣加重了。
“你聲稱八點半見到死者時,他還活著。而總裁秦峰八點四十五分上樓時,死者也活著。
你們兩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一個在前門書房,一個在後門),都見到了活著的死者。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矛盾。”
【邏輯炸彈!教練和總裁的時間線打架了!】
【對啊!如果教練說的是真的,那總裁上樓的時候,死者應該受傷了啊!總裁的證詞裏沒提這事!】
【所以教練和拳手肯定在說謊!血衣的來曆絕對有問題!】
蘇辰沒有給他們辯解的機會,目光轉向了唐洛洛。
“畫家陳默。你的時間線最模糊。你聲稱自己整晚都在畫室。”
“但你卻能準確地說出,在九點半左右,看到一輛疑似助理孫斌的車經過。”
“這證明你當時並非完全沉浸在創作中,你至少離開了你的畫板,來到了窗邊或者門口。”
“你的動機,是那份價值三億的遺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