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回:諸葛亮草船借箭智勝周瑜

字數:2623   加入書籤

A+A-


    魯肅按照周瑜的指示,來到船上探望諸葛亮。諸葛亮請他上船坐下。魯肅說:“這幾天忙於軍務,沒能來聽您的教誨。”諸葛亮說:“我也沒來得及向都督道賀呢。”魯肅問:“有什麽好賀的?”諸葛亮說:“公瑾派你來試探我是否知道那件事,這就是值得賀喜的事。”魯肅聽後臉色大變,問:“先生怎麽知道的?”諸葛亮說:“這條計隻能騙蔣幹。曹操雖然一時被蒙蔽,但遲早會醒悟,隻是不肯認錯罷了。現在蔡瑁、張允已死,江東無憂了,怎能不賀喜?我聽說曹操換了毛玠、於禁為水軍都督,這兩人指揮水軍,遲早會葬送水軍性命。”魯肅聽後無言以對,支吾了幾句便告辭了。諸葛亮叮囑他:“希望子敬在公瑾麵前不要提我早知此事,免得他心生嫉妒,再找機會害我。”魯肅答應後離開,回去如實告訴了周瑜。周瑜大驚,說:“這人絕不能留!我一定要殺他!”魯肅勸道:“若殺孔明,曹操會笑話我們。”周瑜說:“我會公正地殺他,讓他死而無怨。”魯肅問:“怎麽公正地殺他?”周瑜說:“你別管,明天就知道了。”
    第二天,周瑜召集眾將,請諸葛亮來議事。諸葛亮欣然前來。坐下後,周瑜問:“我們即將與曹軍交戰,水戰應以什麽兵器為主?”諸葛亮說:“大江之上,弓箭為先。”周瑜說:“先生說得對,但軍中缺箭,想請先生監造十萬支箭,以備應敵。這是公事,請先生不要推辭。”諸葛亮說:“都督吩咐,我自當效勞。請問十萬支箭何時要用?”周瑜說:“十天內能完成嗎?”諸葛亮說:“曹軍即將到來,若等十天,必誤大事。”周瑜問:“先生覺得幾天能完成?”諸葛亮說:“隻需三天,便可交出十萬支箭。”周瑜說:“軍中無戲言。”諸葛亮說:“怎敢戲弄都督!我願立軍令狀:三天內若完不成,甘受重罰。”周瑜大喜,命軍政司立下文書,設酒款待諸葛亮,說:“等軍務結束後,自有酬勞。”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明天開始造箭。第三天,可派五百士兵到江邊搬箭。”喝了幾杯後,諸葛亮告辭。魯肅問:“他是不是在騙人?”周瑜說:“他自己找死,不是我逼他。現在他當著眾人的麵立了軍令狀,就算長了翅膀也飛不走。我隻要吩咐工匠拖延,不給他準備齊全的材料,他必然誤期,到時定罪,他無話可說。你去探探他的虛實,回來報告。”
    魯肅奉命去見諸葛亮。諸葛亮說:“我曾讓你別告訴公瑾,他一定會害我。沒想到你不肯為我隱瞞,果然又出事了。三天內怎麽造得出十萬支箭?子敬你得救我!”魯肅說:“你自己惹的禍,我怎麽救你?”諸葛亮說:“請你借我二十隻船,每船三十名士兵,船上用青布遮蓋,兩邊各綁上千個草人。我自有妙用。第三天保證有十萬支箭。隻是別讓公瑾知道,否則我的計策就失敗了。”魯肅答應,但不明白他的用意,回去報告周瑜時,隻字未提借船的事,隻說:“孔明不用箭竹、羽毛、膠漆等材料,自有辦法。”周瑜疑惑地說:“看他三天後怎麽交代!”
    魯肅私下撥了二十隻快船,每船三十多人,布幔草人等物一應俱全,等諸葛亮調用。第一天,諸葛亮毫無動靜;第二天依然如此。到了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秘密請魯肅上船。魯肅問:“叫我來做什麽?”諸葛亮說:“請子敬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去哪裏取?”諸葛亮說:“別問,去了就知道。”於是命二十隻船用長繩相連,直向北岸進發。當晚大霧漫天,長江上霧氣更重,對麵不見人。諸葛亮催促船隻前進,果然是大霧!前人有《大霧垂江賦》描述這場大霧。
    五更時分,船接近曹軍水寨。諸葛亮命船頭向西、船尾向東一字排開,擂鼓呐喊。魯肅驚慌地問:“若曹兵齊出,怎麽辦?”諸葛亮笑道:“我料曹操在大霧中不敢出戰。我們隻管喝酒取樂,等霧散了就回去。”
    曹軍聽到鼓聲呐喊,毛玠、於禁慌忙報告曹操。曹操下令:“大霧迷江,敵軍突襲,必有埋伏,不可輕動。命水軍弓弩手放箭。”又派人到旱寨調張遼、徐晃各帶三千弓弩手到江邊助射。毛玠、於禁怕南軍攻入水寨,已命弓弩手放箭;不久,旱寨弓弩手也趕到,約一萬多人,向江中放箭,箭如雨下。諸葛亮命船調頭,船頭向東、船尾向西,逼近水寨受箭,同時擂鼓呐喊。等到太陽升起、霧氣散去,諸葛亮命船迅速返回。二十隻船兩邊的草人上插滿了箭。諸葛亮命士兵齊聲喊:“謝丞相箭!”等曹軍報告曹操時,船已順流而下二十多裏,追不上了。曹操懊悔不已。
    諸葛亮對魯肅說:“每隻船上有五六千支箭。不費江東半分力氣,已得十萬多支箭。明天就用這些箭射曹軍,豈不方便!”魯肅說:“先生真是神人!怎麽知道今天會有大霧?”諸葛亮說:“為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就是庸才。我三天前就算到今日有大霧,所以敢答應三天之限。公瑾讓我十天造箭,工匠材料都不齊,分明是想借機殺我。我命由天定,公瑾怎能害我!”魯肅佩服不已。
    船靠岸時,周瑜已派五百士兵在江邊等箭。諸葛亮命人從船上取下十餘萬支箭,搬入中軍帳。魯肅去見周瑜,詳細報告了諸葛亮取箭的經過。周瑜大驚,歎道:“孔明神機妙算,我不如他!”後人作詩讚道:“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不久,諸葛亮入寨見周瑜。周瑜下帳迎接,稱讚道:“先生神算,令人佩服。”諸葛亮說:“小計而已,不足為奇。”
    周瑜邀諸葛亮入帳共飲,說:“昨日主公催我進軍,我無計可施,請先生指教。”諸葛亮說:“我不過是個庸才,哪有什麽妙計?”周瑜說:“我昨日觀察曹操水寨,發現它嚴整有序,難以攻破。我想出一計,不知是否可行,請先生為我決斷。”諸葛亮說:“都督先別說,我們各自寫在手上,看看是否一致。”周瑜大喜,命人取來筆硯,自己先寫了一個字,遞給諸葛亮;諸葛亮也寫了一個字。兩人靠近,攤開手掌,互相一看,都大笑起來。原來周瑜寫的是“火”字,諸葛亮寫的也是“火”字。周瑜說:“既然我們所見相同,那就更無疑慮了。請勿泄露。”諸葛亮說:“兩家公事,豈有泄露之理?我料曹操雖兩次中我此計,但必不會防備。都督盡管施行。”飲罷,兩人各自散去,眾將皆不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