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回:借東風孔明險被周瑜殺
字數:4509 加入書籤
且說周瑜佇立在山頂,凝望著江北曹軍的營壘,久久未動。他的目光中透著憂慮與思索,不知在這對峙的局勢中,如何才能尋得破敵之機。就在眾人都以為他在沉思之際,周瑜卻毫無征兆地向後仰倒,一口鮮血猛地噴出,隨即陷入昏迷,不省人事。
左右侍從頓時驚慌失措,趕忙七手八腳地將周瑜抬回營帳之中。一眾將領聽聞消息,紛紛趕來探望。他們麵麵相覷,臉上滿是驚愕之色,心中充滿了擔憂。其中一位將領開口說道:“江北曹操坐擁百萬雄兵,其勢如猛虎盤踞、巨鯨吞食般強大。如今都督突然病倒,這可如何是好?倘若曹軍此時發動進攻,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眾人皆是一臉愁容,無奈之下,急忙派人快馬加鞭向吳侯孫權稟報此事,同時四處尋訪良醫,為周瑜診治調養。
魯肅看到周瑜臥病在床,心中憂慮萬分,坐立難安。他深知周瑜對於江東的重要性,如今周瑜病倒,江東的局勢將更加嚴峻。於是,魯肅趕忙前來拜見諸葛亮,將周瑜突然患病的事情詳細告知。諸葛亮聽後,神色平靜,問道:“子敬,你覺得此事該如何是好?”魯肅眉頭緊皺,憂心忡忡地說:“這無疑是曹操的福氣,卻是我們江東的災禍啊。都督一病,我江東的破敵大計恐將受阻。”諸葛亮微微一笑,自信地說:“公瑾的病,我有辦法醫治。”魯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急切地說:“若真能如此,那可真是國家的萬幸!”隨即邀請諸葛亮一同前往周瑜的營帳。
魯肅先進去拜見周瑜,隻見周瑜用被子緊緊蒙著頭,躺在床上。魯肅輕聲問道:“都督,您的病情怎麽樣了?”周瑜有氣無力地說:“心腹之處攪痛難忍,還時常陷入昏迷。”魯肅又問:“那您服用過什麽藥物嗎?”周瑜歎了口氣,無奈地說:“心裏一直犯嘔,藥根本就喝不下去。”魯肅說:“我剛才去拜訪了孔明,他說能夠醫治都督的病。他現在就在帳外,讓他進來為您診治,如何?”周瑜點了點頭,示意請諸葛亮進來,並讓左右侍從將自己扶起,靠坐在床上。
諸葛亮走進營帳,看到周瑜的樣子,關切地說:“多日未曾與公瑾相見,沒想到您的身體竟如此不適!”周瑜苦笑著說:“人有旦夕禍福,誰又能保證自己一直平安無事呢?”諸葛亮微笑著說:“天有不測風雲,這世間之事,本就難以預料。”周瑜聽了這話,心中一震,臉色微微一變,隨即發出幾聲**。諸葛亮接著問道:“都督,您心裏是不是感覺煩悶鬱積?”周瑜點了點頭,說:“正是。”諸葛亮說:“那必須要用涼藥來化解一下。”周瑜無奈地搖了搖頭,說:“已經服用過涼藥了,可一點效果都沒有。”諸葛亮沉思片刻,說道:“看來須先調理您的氣息。氣息若能順暢,那麽呼吸之間,自然就會慢慢痊愈。”周瑜心想,孔明定是知曉自己的心思,於是試探地說:“想要讓氣息順暢,應該服用什麽藥呢?”諸葛亮笑著說:“我有一個藥方,定能讓都督氣息順暢。”周瑜眼中露出期待的神色,說:“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諸葛亮要來紙筆,示意左右侍從退下,然後在紙上秘密寫下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寫完後,他將紙遞給周瑜,輕聲說:“這便是都督的病根所在。”周瑜看了之後,大吃一驚,心中暗自思忖:“孔明真乃神人也!竟然早就看透了我的心思!看來我也無需再隱瞞了。”於是,他強顏歡笑地說:“先生已經知道了我的病根,那要用什麽藥來醫治呢?如今形勢危急,還望先生盡快賜教。”諸葛亮說:“我雖才疏學淺,但曾遇到過奇人,傳授給我奇門遁甲天書,我可以呼風喚雨。都督若想要東南風,可在南屏山建造一座七星壇,高九尺,分為三層,派一百二十個人,手執旗幡環繞四周。我在壇上做法,借來三日三夜的東南大風,助都督用兵,您看如何?”周瑜激動地說:“別說三日三夜,隻要有一夜的大風,大事便可成功!隻是如今時間緊迫,不可再拖延了。”諸葛亮說:“那就定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這一天祭風,到二十二日丙寅風停,您看這樣安排可行?”周瑜聽後,大喜過望,精神一振,猛地從床上坐起。他立刻傳令,派遣五百名精壯的軍士前往南屏山修築七星壇,並調撥一百二十人,手執旗幡守護在壇邊,聽候命令。
諸葛亮辭別周瑜,與魯肅一同上馬,前往南屏山。他們仔細觀察地勢後,命令軍士取來東南方的赤土修築祭壇。祭壇方圓二十四丈,每一層高三尺,總共九尺。最下層插著二十八宿旗:東方插著七麵青旗,按照角、亢、氐、房、心、尾、箕的順序排列,組成蒼龍的形狀;北方插著七麵黑旗,按照鬥、牛、女、虛、危、室、壁的順序排列,呈現出玄武的態勢;西方插著七麵白旗,按照奎、婁、胃、昴、畢、觜、參的順序排列,展現出白虎的威嚴;南方插著七麵紅旗,按照井、鬼、柳、星、張、翼、軫的順序排列,形成朱雀的形狀。第二層周圍插著六十四麵黃旗,按照六十四卦的順序,分成八個方位而立。最上層有四個人,每個人都頭戴束發冠,身穿黑色的羅袍,外披鳳衣,係著寬大的腰帶,腳蹬紅色的鞋子,身著方形的衣襟。前麵左邊站著一人,手持長竿,竿尖上裝飾著雞羽,用以招引風信;前麵右邊站著一人,手持長竿,竿上係著七星號帶,用來顯示風的狀況;後麵左邊站著一人,手捧寶劍;後麵右邊站著一人,手捧香爐。壇下有二十四個人,各自拿著旌旗、寶蓋、大戟、長戈、黃鉞、白旄、朱幡、皂纛,整齊地環繞在祭壇四周。
到了十一月二十日甲子這一天的吉時,諸葛亮沐浴齋戒,身穿道袍,赤著雙腳,頭發披散開來,緩緩來到壇前。他對魯肅說:“子敬,你就前往軍中,協助公瑾調兵遣將吧。倘若我祈求的東風沒有應驗,你可不要怪罪於我。”魯肅點頭告別。諸葛亮又嚴肅地囑咐守壇的將士們:“你們不許擅自離開自己的崗位,不許交頭接耳,不許亂說話,不許驚慌失措。若有違抗命令者,定斬不饒!”眾人齊聲領命。
諸葛亮緩步登上祭壇,仔細觀察方位後,在香爐中點燃香火,在盂中注入清水,然後仰頭對著天空默默祈禱。之後,他走下祭壇,進入營帳中稍作休息,讓軍士們輪流去吃飯。這一天,諸葛亮三次登上祭壇,又三次走下祭壇,然而,始終沒有看到東南風的蹤影。
且說周瑜請來了程普、魯肅等一眾軍官,在營帳中焦急地等待著。他們時刻關注著外麵的動靜,隻等東南風一起,便立刻調兵出擊,同時派人通知孫權前來接應。黃蓋早已準備好二十隻火船,船頭密密麻麻地釘著大釘子,船內裝滿了蘆葦和幹柴,澆上魚油,上麵鋪著硫黃、焰硝等引火之物,每隻船都用青布油單遮蓋著。船頭上插著青龍牙旗,船尾各自係著一隻輕快的小船,整齊地排列在帳下,隻等周瑜一聲令下。甘寧、闞澤將蔡和、蔡中留在水寨中,每日與他們飲酒作樂,不讓一個士兵上岸。水寨周圍全是東吳的軍隊,防守得嚴嚴實實,水泄不通,隻等帳中傳來號令。
周瑜正在營帳中商議軍情,探子前來報告:“吳侯的船隻停泊在離營寨八十五裏的地方,隻等都督的好消息。”周瑜立即派魯肅去通知各部下的官兵將士:“大家都要收拾好船隻、兵器、帆櫓等物品。一旦號令發出,必須嚴格執行,不得有絲毫延誤。若有違抗命令者,軍法處置!”眾兵將接到命令後,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想要與曹軍一決高下。
這一天,眼看著夜幕降臨,天色晴朗,一絲風也沒有。周瑜看著平靜的江麵,皺著眉頭對魯肅說:“孔明說的話恐怕是錯的。現在正值隆冬時節,怎麽可能會有東南風呢?”魯肅卻堅定地說:“我相信孔明不會信口胡謅。”
將近三更時分,突然,一陣風聲傳來,旗幡開始飄動。周瑜急忙走出營帳查看,隻見旗幡的飄帶竟然飄向西北方向。轉眼間,東南風驟然大起,風勢強勁。周瑜見狀,驚恐不已,心中暗自思忖:“此人竟有改天換地的手段、鬼神莫測的法術!若不趁早除掉他,日後必成東吳的大患。”於是,他急忙喚來帳前的護軍校尉丁奉、徐盛二將,說道:“你們各自帶領一百個人,徐盛從水路出發,丁奉從陸路出發,都到南屏山七星壇前。不管怎樣,抓住諸葛亮後立即斬首,將他的首級帶回來請功。”二人領命而去。
徐盛下到船上,一百名刀斧手迅速劃動船槳;丁奉騎上戰馬,一百名弓弩手各自跨上征駒,一同向南屏山疾馳而去。一路上,東南風愈發猛烈,吹得他們的衣衫獵獵作響。後人有詩讚曰:“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丁奉率領的騎兵率先到達,隻見壇上執旗的將士們迎著風筆直地站立著。丁奉下馬提劍,快步登上祭壇,卻沒有看到諸葛亮的身影。他心中一驚,急忙詢問守壇的將士。將士們回答道:“剛剛下壇離開了。”丁奉趕忙下壇尋找,這時徐盛的船也已經抵達。二人在江邊會合,一名小卒前來報告:“昨晚有一隻快船停在前麵的灘口。剛才看到孔明披散著頭發下了船,那艘船朝著上遊開走了。”丁奉、徐盛聽後,立刻分水陸兩路追趕。
徐盛命令士兵扯起滿帆,順著風勢快速行駛。遠遠地看到前麵的船隻越來越近,徐盛站在船頭高聲喊道:“軍師留步!都督有請!”隻見諸葛亮站在船尾,哈哈大笑道:“轉告都督,讓他好好用兵。我諸葛亮暫且回夏口,改日再與他相見。”徐盛說:“請軍師稍作停留,有重要的事情要與您說。”諸葛亮說:“我早已料到都督不會容我,定會派人來加害於我,所以預先讓趙子龍來接應我。將軍就不必再追趕了。”徐盛看到前麵的船沒有船篷,一心想要追上,便繼續緊追不舍。
眼看著兩船越來越近,趙雲拈弓搭箭,站在船尾大聲喝道:“我乃常山趙子龍!奉令特來接軍師。你們為何還要追趕?本想一箭射死你們,但這樣會傷了兩家的和氣。那就讓你們見識一下我的手段!”說罷,一箭射出,精準地射斷了徐盛船上的篷索。船篷瞬間墮入水中,船身也隨之橫了過來。趙雲則讓自己船上的士兵迅速扯起滿帆,借著順風,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速度之快,讓徐盛等人根本無法追上。
岸上的丁奉看到這一幕,無奈地招呼徐盛將船靠岸,說道:“諸葛亮神機妙算,常人根本無法與之相比。更何況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你可知道他在當陽長阪坡時的英勇事跡?我們還是回去如實稟報吧。”於是,二人返回營帳,向周瑜報告說孔明預先約了趙雲來接應,已經離開了。周瑜聽後,大驚失色,說道:“此人如此足智多謀,實在讓我日夜難安!”魯肅在一旁勸慰道:“且先等打敗曹操之後,再想辦法對付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