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回:魯肅討荊州孔明巧應對
字數:3424 加入書籤
話說周瑜得知孔明奪取了南郡,又聽說他還拿下了荊州和襄陽,怎能不生氣?
這一氣之下,箭瘡發作,過了好一會兒才蘇醒過來,眾將紛紛勸解。周瑜說:“若不殺了諸葛村夫,怎能平息我心中的怨氣!程德謀,你要助我攻打南郡,一定要把它奪回東吳。”正商議著,魯肅來了。
周瑜對他說:“我打算起兵,與劉備、諸葛亮決一雌雄,奪回城池。子敬,你可要幫我。”魯肅說:“不行。如今我們正與曹操對峙,勝負還未分曉;主公現在攻打合肥也沒拿下。要是我們自己內部互相吞並,倘若曹兵趁機來襲,局勢就危險了。況且劉玄德從前與曹操交情不錯,要是逼得太緊,他把城池獻給曹操,一起攻打東吳,那可怎麽辦?”周瑜說:“我們用計,損兵折將,耗費錢糧,他卻坐享其成,怎能不讓人痛恨!”魯肅說:“公瑾,你先忍耐一下。容我親自去見劉玄德,跟他講講道理。要是說不通,那時再動兵也不遲。”眾將都說:“子敬說得很對。”於是魯肅帶著隨從直接前往南郡,到了城下叫門。
趙雲出來詢問,魯肅說:“我要見劉玄德,有話要說。”趙雲回答:“我家主公與軍師在荊州城中。”魯肅便不進南郡,徑直前往荊州。
隻見荊州城中旌旗整齊排列,軍容十分強盛,魯肅暗自讚歎:“孔明真是非同常人啊!”軍士進城報告,說魯子敬求見。
孔明下令大開城門,把魯肅迎進衙門。雙方行過禮後,分賓主坐下。喝完茶,魯肅說:“我家主公吳侯,以及都督公瑾,讓我再三向皇叔表明心意。之前曹操率領百萬大軍南下江南,實際上是要對付皇叔;幸虧東吳殺退曹兵,救了皇叔。這荊州九郡,理應歸東吳所有。如今皇叔用詭計,奪取了荊州和襄陽,讓江東白白耗費錢糧軍馬,而皇叔卻坐享其成,這恐怕不合道理。”孔明說:“子敬你是高明之人,怎麽也說出這樣的話?俗話說:物歸原主。荊州九郡並非東吳之地,而是劉景升(劉表)的基業。我家主公是景升的弟弟。景升雖然去世了,他的兒子還在;皇叔以叔父的身份輔佐侄子,取得荊州,有何不可?”魯肅說:“如果真是公子劉琦占據荊州,還有解釋的餘地;可如今公子在江夏,並不在這裏!”孔明說:“子敬想見公子嗎?”便命令左右:“請公子出來。”隻見兩個隨從從屏風後扶出劉琦。
劉琦對魯肅說:“我身體有病,不能行禮,子敬莫怪。”魯肅吃了一驚,一時說不出話來,過了很久,才說:“公子要是不在了,又該怎麽辦?”孔明說:“公子在一天,就守一天;要是不在了,再另作商議。”魯肅說:“要是公子不在了,就必須把城池還給我們東吳。”孔明說:“子敬說得對。”於是設宴款待魯肅。
宴會結束後,魯肅告辭出城,連夜回到營寨,把之前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周瑜說:“劉琦正年輕,怎麽可能這麽快就死?那這荊州什麽時候才能要回來?”魯肅說:“都督放心。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一定把荊州和襄陽討回東吳。”周瑜問:“子敬有什麽高見?”魯肅說:“我看劉琦沉迷酒色,已經病入膏肓,如今他麵色憔悴,氣喘籲籲,還吐血,不出半年,他肯定會死。到那時去取荊州,劉備就沒理由推脫了。”周瑜還是忿氣難消,這時孫權派使者來了。
周瑜讓人請使者進來。使者說:“主公圍攻合肥,多次交戰都沒取勝。特地讓都督收回大軍,再撥些兵去合肥相助。”周瑜隻好班師回柴桑養病,命令程普率領戰船和士卒,前往合肥聽從孫權調遣。
再說劉玄德得到荊州、南郡、襄陽後,心中十分高興,便與眾人商議長遠之計。
忽然有一人上廳獻策,一看,原來是伊籍。劉備念及他舊日的恩情,對他十分敬重,請他坐下後詢問。
伊籍說:“要想知道荊州的長遠之計,為何不找賢能之士問問?”劉備問:“賢能之士在哪裏?”伊籍說:“荊襄有馬氏兄弟五人,都很有才華和名聲。最小的叫馬謖,字幼常;其中最賢能的,眉間有白毛,叫馬良,字季常。鄉裏有諺語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主公為何不請此人來商議?”劉備於是派人去請馬良。
馬良來了,劉備以優厚的禮節相待,向他請教保守荊襄的策略。馬良說:“荊襄是四麵受敵的地方,恐怕難以長久堅守。可以讓公子劉琦在這裏養病,招撫舊部來防守,同時上表奏請公子為荊州刺史,安撫民心。然後向南征討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積累錢糧,作為根基。這才是長遠之計。”劉備聽了非常高興,又問:“這四郡先攻取哪一個?”馬良說:“湘江以西,零陵最近,可以先取;接著取武陵。然後在湘江以東取桂陽;最後取長沙。”劉備便任用馬良為從事,伊籍為副手。
請孔明商議送劉琦回襄陽,讓關羽回荊州。接著調兵去取零陵,派張飛為先鋒,趙雲殿後,孔明和劉備為中軍,率領一萬五千人馬;留下關羽守荊州,糜竺、劉封守江陵。
且說零陵太守劉度,聽說劉備的軍馬前來,便與兒子劉賢商議。劉賢說:“父親放心。他雖然有張飛、趙雲的勇猛,但我們本州的上將邢道榮,力大無窮,能敵萬人,可以抵擋他們。”劉度於是命令劉賢與邢道榮率領一萬多兵馬,離城三十裏,依山傍水安營紮寨。
探馬來報:“孔明親自率領一軍來了。”邢道榮便率軍出戰。雙方擺開陣勢,邢道榮出馬,手裏拿著開山大斧,厲聲高叫:“反賊怎敢侵犯我的地盤!”隻見對麵陣中,一簇黃旗出現。
旗開處,推出一輛四輪車,車中端坐一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拿羽扇,用扇子向邢道榮招呼道:“我是南陽諸葛孔明。曹操率領百萬大軍,被我略施小計,殺得片甲不留。你們怎敢與我作對?我現在來招安你們,為何不早點投降?”邢道榮大笑道:“赤壁之戰,那是周郎的計謀,與你有什麽關係,竟敢來胡說八道!”說著便掄起大斧,直衝向孔明。
孔明立刻回車,往陣中跑去,陣門又關上了。邢道榮直衝過來,陣勢急忙向兩邊分開。
邢道榮遠遠望見中央一簇黃旗,料想那就是孔明,便朝著黃旗追去。繞過山腳,黃旗停住,忽地中央分開,不見四輪車,隻見一員大將挺矛躍馬,大喝一聲,直取邢道榮,正是張翼德。
邢道榮掄起大斧迎戰,沒打幾個回合,就體力不支,撥馬便逃。張飛在後麵追趕,喊聲震天,兩邊伏兵一起殺出。
邢道榮拚死衝過去,前麵又有一員大將攔住去路,大叫:“認得常山趙子龍嗎!”邢道榮知道敵不過,又無處可逃,隻得下馬請降。
趙雲把他綁到寨中,去見劉備和孔明。劉備喝令斬首。孔明急忙阻止,問邢道榮:“你要是能幫我捉住劉賢,就準你投降。”邢道榮連忙答應。
孔明問:“你用什麽辦法捉他?”邢道榮說:“軍師要是肯放我回去,我自有巧妙的說辭。今晚軍師調兵劫寨,我做內應,活捉劉賢,獻給軍師。劉賢被擒,劉度自然就會投降。”劉備不相信他的話。
孔明說:“邢將軍不會說謊。”於是放邢道榮回去。邢道榮回到寨中,把前麵的實情告訴了劉賢。
劉賢問:“那該怎麽辦?”邢道榮說:“可以將計就計。今晚在寨外埋伏兵馬,寨中虛設旗幡,等孔明來劫寨,就趁機擒住他。”劉賢依計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