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回:孔明智辯魯肅巧借荊州

字數:3016   加入書籤

A+A-


    話說孔明聽說魯肅來了,與劉備出城迎接,接到官署,相互見麵行禮完畢。
    魯肅說:“我家主公聽說令侄去世,特地備了薄禮,派我前來吊祭。周都督也再三向劉皇叔、諸葛先生致意。”劉備、孔明起身稱謝,收下禮物,擺酒款待。
    魯肅說:“之前皇叔說過:公子不在了,就歸還荊州。如今公子已經去世,必然要兌現承諾歸還。不知什麽時候可以交割?”劉備說:“您先喝酒,我們再商量這件事。”魯肅勉強喝了幾杯,又開口詢問。
    劉備還沒來得及回答,孔明臉色一變,說道:“子敬你太不通情理了,非要等別人開口!自從我高皇帝斬蛇起義,開基立業,傳承到如今;不幸奸雄紛紛崛起,各據一方;但天理循環,天下最終還是要回歸正統。我家主人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的玄孫,當今皇上的叔父,難道不應該分封土地?況且劉景升是我家主人的兄長,弟弟繼承兄長的基業,有什麽不順的?你家主人是錢塘小吏的兒子,對朝廷向來沒有什麽功勞;如今憑借勢力,占據六郡八十一州,還貪心不足,想要吞並大漢土地。劉氏的天下,我家主人姓劉卻沒有份,你家主人姓孫反倒要強搶?再說赤壁之戰,我家主人出了很多力,眾將也都全力效命,難道隻是你們東吳的功勞?如果不是我借東南風,周郎哪能施展半點計謀?江南一旦被攻破,別說二喬會被安置在銅雀宮,就是你們的家小,也都保不住。剛才我家主人沒有馬上答應你,是因為覺得子敬你是高明之人,不需要詳細說明。怎麽你這麽不明白事理呢!”這一番話,說得魯子敬閉口無言;過了好一會兒才說:“孔明的話,恐怕不是沒有道理;隻是我魯肅實在不好交代。”孔明問:“有什麽不好交代的?”魯肅說:“以前皇叔在當陽受難時,是我帶孔明渡江,去見我家主公;後來周公瑾要興兵奪取荊州,又是我阻攔;至於說等公子去世就歸還荊州,也是我擔保的:如今卻不兌現前言,讓我魯肅怎麽回去交代?我家主公和周公瑾肯定會怪罪我。我死不足惜,隻是怕惹惱東吳,引發戰爭,皇叔也不能安穩地坐在荊州,白白被天下人恥笑。”孔明說:“曹操統領百萬大軍,動不動就以天子的名義行事,我都不放在眼裏,難道還怕周郎那小子!如果怕先生你麵上不好看,我勸我家主人立一份文書,暫時借荊州作為根基;等我家主人另外奪取到城池的時候,就把荊州交還給東吳。你看怎麽樣?”魯肅問:“孔明打算等奪得哪裏,再還我荊州?”孔明說:“中原地區眼下還難以圖謀;西川劉璋昏庸懦弱,我家主人打算謀取西川。如果奪取了西川,那時就歸還荊州。”魯肅無可奈何,隻得聽從。
    劉備親筆寫了一份文書,簽了字。保人諸葛孔明也簽了字。孔明說:“我是皇叔這邊的人,怎麽能自己作保呢?麻煩子敬先生也簽個字,回去見吳侯也好有個交代。”魯肅說:“我知道皇叔是仁義之人,肯定不會食言。”於是簽了字,收起文書。
    宴飲結束後告辭回去。劉備與孔明,送到船邊。孔明叮囑說:“子敬回去見到吳侯,好好說明情況,不要心生妄想。如果不認可我的文書,我翻了臉,連八十一州都奪了。如今隻希望兩家和睦相處,別讓曹賊看笑話。”魯肅告別後下船返回,先到柴桑郡見周瑜。
    周瑜問:“子敬,討荊州的事情怎麽樣了?”魯肅說:“有文書在這裏。”把文書呈給周瑜,周瑜跺腳說:“子敬,你中了諸葛的計謀了!名義上是借地,實際上是耍賴。他說取了西川就還,誰知道他什麽時候取西川?假如十年不取西川,就十年不還?這樣的文書,有什麽用,你還給他作保!他要是不還,肯定會連累你,主公怪罪下來怎麽辦?”魯肅聽了,愣了半天,說:“恐怕玄德不會辜負我。”周瑜說:“子敬你是老實人。劉備是梟雄,諸葛亮是奸詐之徒,恐怕不像先生你心地善良。”魯肅問:“那該怎麽辦?”周瑜說:“子敬是我的恩人,想起以前你慷慨指囷相贈的情誼,我怎麽能不救你呢?你先寬心住幾天,等江北打探消息的人回來,再另作打算。”魯肅心裏忐忑不安。
    過了幾天,探子回報:“荊州城中揚起布幡做法事,城外新建了墳墓,軍士們都戴著孝。”周瑜驚訝地問:“死了什麽人?”探子說:“劉玄德的甘夫人去世了,現在正在安排殯葬。”周瑜對魯肅說:“我的計策成了!能讓劉備束手就擒,荊州輕而易舉就能得到!”魯肅問:“計從何來?”周瑜說:“劉備死了妻子,肯定會續娶。主公有個妹妹,極其剛強勇猛,有幾百個侍婢,平時都帶著刀,房間裏擺滿了兵器,即使男子也比不上她。我現在上書主公,派人去荊州做媒,說讓劉備來入贅。把他騙到南徐,妻子沒得到,卻被囚禁在獄中,然後派人去討荊州來換劉備。等他交割了荊州城池,我再另有打算。這樣一來,子敬你就沒事了。”魯肅連忙拜謝。
    周瑜寫好書信,挑選快船送魯肅前往南徐去見孫權,先說起借荊州一事,呈上文書。
    孫權說:“你怎麽這麽糊塗!這樣的文書,有什麽用!”魯肅說:“周都督有書信在這裏,說用這個計策,可以得到荊州。”孫權看完,點頭暗自高興,尋思著派誰去合適。
    突然想到:“非呂範不可。”於是召來呂範,對他說:“最近聽說劉玄德死了妻子。我有個妹妹,想招劉玄德為婿,永結姻親,同心協力攻破曹操,扶持漢室。這事非子衡你去做媒不可,希望你馬上前往荊州說這件事。”呂範領命,當天就收拾船隻,帶著幾個隨從,前往荊州。
    再說劉備自從甘夫人去世後,日夜煩惱。一天,正與孔明閑聊,有人報告說東吳派呂範來了。
    孔明笑著說:“這是周瑜的計策,肯定是為了荊州的事。我就在屏風後麵偷聽。不管有什麽話,主公都答應下來。把來人留在館驛中休息,再另行商議。”劉備讓人請呂範進來。
    行禮完畢後坐下,喝完茶,劉備問:“子衡你來,一定有什麽指教吧?”呂範說:“我最近聽說皇叔喪偶,有一門好親事,所以不避嫌疑,特地來做媒。不知皇叔意下如何?”劉備說:“中年喪妻,是大不幸的事。她屍骨未寒,我怎麽忍心馬上議親?”呂範說:“人如果沒有妻子,就像房屋沒有大梁,怎麽能半途廢棄人倫呢?我家主公吳侯有個妹妹,美麗又賢惠,能侍奉皇叔。如果兩家結成秦晉之好,那麽曹賊就不敢輕視東南了。這件事對國家和個人都有好處,請皇叔不要猶豫。隻是我國太吳夫人非常疼愛幼女,不肯讓她遠嫁,所以一定要皇叔到東吳去成婚。”劉備問:“這件事吳侯知道嗎?”呂範說:“不先稟報吳侯,我怎麽敢貿然來說!”劉備說:“我已經年過半百,鬢發斑白;吳侯的妹妹,正是青春妙齡:恐怕不般配。”呂範說:“吳侯的妹妹,雖然是女子,誌向卻勝過男兒。她常說:不是天下英雄,我不嫁給他。如今皇叔名聞四海,正是淑女配君子,怎麽能因為年齡大小而嫌棄呢!”劉備說:“你先暫且留下,明天給你答複。”當天設宴款待呂範,把他留在館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