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回:諸葛亮二擒孟獲施恩威
字數:4182 加入書籤
高定當即率領部將鄂煥及本部兵馬,殺向朱褒的營寨。等行至離寨子約十裏處,山後突然殺出一彪軍馬,正是朱褒。朱褒見高定率軍前來,慌忙上前搭話。高定破口大罵:“你為何寫信給諸葛丞相,用反間計害我?”朱褒目瞪口呆,一句話也答不上來。忽然,鄂煥從馬後轉出,一戟將朱褒刺於馬下。高定厲聲喝道:“不順從者,一律誅殺!”於是眾軍一齊跪地投降。高定帶著兩路軍馬去見孔明,將朱褒的首級獻到帳下。孔明大笑道:“我故意讓你殺了這兩個賊子,以表你的忠心。”隨後任命高定為益州太守,總管三郡事務;讓鄂煥擔任牙將。至此,三路反叛軍馬已被平定。
永昌太守王伉出城迎接孔明。孔明入城後,問道:“是誰和您一起堅守此城,確保城池無恙?”王伉回答:“我今日能保住此郡不失,全靠永昌不韋人呂凱,字季平。都是此人的功勞。”孔明於是請來呂凱。呂凱入帳拜見,行完禮後,孔明說:“久聞您是永昌的高士,多虧您保守此城。如今我打算平定南蠻,您有什麽高見?”呂凱便取出一幅地圖,呈給孔明,說:“我自從做官以來,知道南人想反叛已經很久了,所以秘密派人進入南蠻境內,察看可以屯兵交戰的地方,畫成一幅圖,名叫《平蠻指掌圖》。如今鬥膽獻給明公,希望能為您征討南蠻提供幫助。”孔明大喜,任命呂凱為行軍教授,兼任向導官。於是,孔明整頓兵馬大舉進發,深入南蠻境內。
正行軍途中,忽然報告說天子派使者到了。孔明請使者進入中軍帳,隻見一個人身穿素袍白衣走進來,原來是馬謖——因為兄長馬良剛剛去世,所以穿著喪服。馬謖說:“奉主上的命令,賜給眾軍酒和布帛。”孔明接過詔書後,依照命令一一分發,然後留馬謖在帳中敘話。孔明問:“我奉天子之詔,平定南蠻;早就聽說幼常有高明的見解,希望能賜教。”馬謖說:“我有一番話,希望丞相能體察:南蠻仗著他們地處偏遠、山勢險峻,不服王化已經很久了;即使今天打敗他們,明天他們又會反叛。丞相大軍到那裏,必然能平定他們;但班師回朝的時候,必定要北伐曹丕;蠻兵如果知道我們內部空虛,反叛必然很快。用兵的道理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希望丞相隻收服他們的心就行了。”孔明感歎道:“幼常真是深知我的心意啊!”於是,孔明任命馬謖為參軍,隨即率領大軍繼續前進。
再說蠻王孟獲,聽說孔明用計打敗了雍闓等人,便聚集三洞元帥商議對策。第一洞是金環三結元帥,第二洞是董荼那元帥,第三洞是阿會喃元帥。三洞元帥進見孟獲,孟獲說:“如今諸葛丞相率領大軍侵犯我們的境界,我們不得不合力抵抗。你們三人可以分兵三路前進。誰能取勝,就封為洞主。”於是,金環三結取中路,董荼那取左路,阿會喃取右路,各率領五萬蠻兵,依照命令出發。
卻說孔明正在營寨中議事,忽然探馬飛速來報,說三洞元帥分兵三路殺來了。孔明聽後,立即喚來趙雲、魏延,卻不交代具體任務;又喚來王平、馬忠,囑咐他們說:“如今蠻兵分三路而來,我本想讓子龍、文長去迎敵;但這二人不熟悉地理,不敢任用。王平可以去左路迎敵,馬忠去右路迎敵。我讓子龍、文長隨後接應。今天整頓軍馬,明天天亮就出發。”二人領命而去。孔明又喚來張嶷、張翼,吩咐說:“你們二人共同率領一軍,前往中路迎敵。今天整頓軍馬,明天和王平、馬忠約定時間進發。我本想讓子龍、文長去取中路,無奈二人不熟悉地理,所以沒敢任用。”張嶷、張翼領命去了。
趙雲、魏延見孔明不任用他們,都有些生氣。孔明說:“我不是不用你們二人,隻是擔心你們中年涉險,被蠻人算計,挫了銳氣。”趙雲說:“如果我們熟悉地理呢?”孔明說:“你們二人隻能小心行事,不要輕舉妄動。”二人悶悶不樂地退下。趙雲請魏延到自己寨內商議,說:“我們二人身為先鋒,卻被說不熟悉地理而不肯任用。如今用這些後輩,我們難道不覺得羞恥嗎?”魏延說:“我們二人現在就上馬,親自去探路;捉住當地人,讓他們引路,抗擊蠻兵,大事可成。”趙雲同意了,於是上馬直奔中路而來。
剛走了幾裏,遠遠望見塵土大起。二人上山坡一看,果然看見幾十騎蠻兵縱馬而來。二人從兩路衝殺過去,蠻兵見了,大驚而逃。趙雲、魏延各生擒了幾個人,回到本寨,用酒食招待他們,詳細詢問情況。蠻兵稟告說:“前麵是金環三結元帥的大寨,就在山口。寨邊東西兩路,通向五溪洞和董荼那、阿會喃各寨的後方。”
趙雲、魏延得知此話後,便點了五千精兵,讓擒來的蠻兵引路。等出發時,已是二更天氣;月明星朗,他們趁著月色行進。剛到金環三結大寨時,約有四更,蠻兵才起來做飯,準備天亮後廝殺。忽然,趙雲、魏延兩路殺進,蠻兵大亂。趙雲直殺入中軍,正遇上金環三結元帥;兩人交馬隻一合,金環三結就被趙雲一槍刺落馬下,趙雲隨即砍下他的首級。其餘蠻兵潰散而逃。魏延便分兵一半,向東路抄襲董荼那的營寨而來。趙雲分兵一半,向西路抄襲阿會喃的營寨而來。等殺到蠻兵大寨時,天已破曉。
先說魏延殺向董荼那的營寨。董荼那聽說寨後有軍隊殺來,便領兵出寨抵抗。忽然寨前門一聲呐喊,蠻兵大亂,原來王平的軍馬早已到了。兩下夾攻,蠻兵大敗,董荼那奪路逃脫,魏延追趕不上。再說趙雲領兵殺到阿會喃寨後時,馬忠已殺到寨前。兩下夾攻,蠻兵大敗,阿會喃乘亂逃脫。各自收兵後,回去見孔明。
孔明問:“三洞蠻兵,逃走了兩洞洞主;金環三結元帥的首級在哪裏?”趙雲獻上首級請功。眾人都說:“董荼那、阿會喃都棄馬越嶺逃走了,所以沒追上。”孔明大笑道:“這二人我已經擒住了。”趙雲、魏延二人及眾將都不相信。過了一會兒,張嶷押著董荼那來到,張翼押著阿會喃來到,眾將都十分驚訝。
孔明說:“我看了呂凱的地圖,已經知道他們各自紮寨的位置,所以用言語激勵子龍、文長的銳氣,讓他們深入重地,先破金環三結,隨後分兵從左右寨後包抄,讓王平、馬忠接應。非子龍、文長不能擔當此任。我料想董荼那、阿會喃必定會從小路往山路逃跑,所以派張嶷、張翼埋伏等候,讓關索帶兵接應,擒住這二人。”眾將都拜伏在地,說:“丞相機謀算計,神鬼莫測!”
孔明下令將董荼那、阿會喃押到帳下,全部解開綁繩,賜給他們酒食衣服,讓他們各自回洞,不要再助紂為虐。二人哭著拜謝,各自從小路離去。孔明對眾將說:“來日孟獲必然親自帶兵廝殺,可就此將他擒住。”於是喚來趙雲、魏延,授給他們計策,各領五千兵去了。又喚來王平、關索同領一軍,授給計策後讓他們出發。孔明部署完畢,坐在帳上等待。
卻說蠻王孟獲在帳中正坐著,忽然探馬報來,說三洞元帥都被孔明捉去了;部下的兵馬,各自潰散。孟獲大怒,於是起兵緩緩進發,正遇上王平的軍馬。兩陣對圓,王平出馬橫刀觀望:隻見門旗打開處,數百南蠻騎將分兩勢擺開。中間孟獲騎馬而出:頭頂嵌寶紫金冠,身披纓絡紅錦袍,腰係碾玉獅子帶,腳穿鷹嘴抹綠靴,騎著一匹卷毛赤兔馬,懸掛兩口鬆紋鑲寶劍,昂首觀望,回頭對左右蠻將說:“人們都說諸葛亮善於用兵;如今看這陣勢,旌旗雜亂,隊伍交錯;刀槍器械,沒有一樣能勝過我們的:才知道以前的話都是錯的。早知道這樣,我早就反叛了。誰敢去擒獲蜀將,以振軍威?”話未說完,一員將領應聲而出,名叫忙牙長;他使用一口截頭大刀,騎著一匹黃驃馬,來取王平。二將交鋒,戰不幾合,王平便敗走。孟獲驅兵大舉前進,一路追殺。關索稍微戰了一下也敗走,大約退了二十多裏。
孟獲正追殺間,忽然喊聲大起,左邊張嶷,右邊張翼,兩路兵馬殺出,截斷了歸路。王平、關索又回兵殺來。前後夾攻,蠻兵大敗。孟獲帶領部將死戰才得以逃脫,向錦帶山逃去。背後三路追兵追殺過來。孟獲正奔走間,前麵喊聲大起,一彪軍馬攔住去路:為首大將正是常山趙子龍。孟獲見了大驚,慌忙向錦帶山小路逃去。趙子龍衝殺一陣,蠻兵大敗,生擒無數。孟獲隻帶著幾十騎逃入山穀之中,背後追兵逼近,前麵道路狹窄,馬不能行,於是丟棄馬匹,爬山越嶺而逃。忽然山穀中一聲鼓響,原來是魏延受了孔明的計策,率領五百步軍埋伏在此處,孟獲抵擋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隨從騎兵全部投降。
魏延將孟獲押解到大寨來見孔明。孔明早已殺牛宰羊,在寨中設宴;又讓帳中排開七重圍子手,刀槍劍戟,寒光閃爍如霜雪;還手持禦賜的黃金鉞斧,曲柄傘蓋,前後羽葆鼓吹,左右排開禦林軍,布置得十分嚴整。孔明端坐在帳上,隻見蠻兵紛紛攘攘,解押來無數人。孔明將他們喚到帳中,全部解開綁繩,安撫道:“你們都是好百姓,不幸被孟獲拘禁,如今受到驚嚇。我想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必定倚門而望;如果聽說你們戰敗,定然牽腸掛肚,眼中流血。我現在放你們全部回去,讓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安心。”說完,各賜酒食米糧後遣送他們回去。蠻兵深感孔明的恩德,哭著拜謝離去。
孔明下令喚武士將孟獲押過來。不一會兒,孟獲被前推後擁著綁到帳前,跪在帳下。孔明說:“先帝待你不薄,你為何敢反叛?”孟獲說:“兩川之地,都是別人所占的土地,你家主公倚仗強權奪取,自稱為帝。我世代居住在此處,你們無禮,侵犯我的土地:怎麽能說我反叛呢?”孔明說:“我如今擒住你,你心服嗎?”孟獲說:“山路偏僻狹窄,我誤遭你手,怎麽會服!”孔明說:“你既然不服,我放你回去,怎麽樣?”孟獲說:“你放我回去,我再整頓軍馬,與你一決雌雄;如果能再擒住我,我才服你。”孔明立即下令給他鬆綁,給他衣服穿,賜給他酒食,給了他鞍馬,派人送他出營,徑直回本寨而去。正是:寇入掌中還放去,人居化外未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