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四九交好,要做彼此最最親密的兄弟了?
字數:3693 加入書籤
哼!
小公主重重地哼了聲,又贈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九叔這話說的,你又沒得罪福福,跟福福的是什麽歉呢?”
得。
為防太子起疑而自告奮勇搭戲,結果功勞沒混著,不是換了一大堆。
這還得跟他生平最瞧不上的老四賠禮道歉?
九阿哥心裏苦,但九阿哥不敢說。
隻能巨巨巨巨巨無奈地到了四阿哥麵前:“弟弟多喝了幾碗貓尿,言語有什麽不當的地方,四哥就大人不計小人過,原諒弟弟這一遭吧!”
四阿哥沒怎麽著,太子都驚呆了好麽?
這是寧可被揍被罰,也不輕易道歉的強種小九麽?怎麽老四家的小格格一撅嘴,他就真豁出去臉麵跟宿敵老四賠禮道歉去了?
某個久遠到已經被他忘得七七八八的懷疑重新湧上腦海:老四家這小格格,到底有什麽不同才能讓皇阿瑪跟老大、老九、老十他們這般包容到甚至隱隱有些畏懼?
見他這一臉的若有所思,十阿哥心裏就咯噔一下。
早知道這樣,就豁出去讓皇阿瑪嫌棄不夠兄友弟恭,也不禮讓這貨了。
懊惱之餘,他還趕緊親自斟了兩杯熊膽酒:“來來來,都是自家兄弟,哪有什麽深仇大怨?不過兩句調侃而已,都給弟弟些麵子,幹了這一杯,咱們像烏那希說過的接著奏樂接著舞。”
本來就是心知肚明的互相演一演,這個麵子兩人當然都給。
眼看他倆化幹戈為玉帛了,十阿哥才湊到小侄女麵前把人抱起來:“好了好了,你九叔都已經道歉了,你阿瑪也已經原諒了。咱們小公主就也笑一笑,再給你九叔個機會?”
“全大清最闊綽的叔叔呢,再怎麽也不能輕易丟了不是!”
這一句,就很能點亮小公主曾經的願望了——把曾經屬於八叔的錢袋子摘下來,掛在自家阿瑪腰上!
小公主笑:“哎呀,瞧十叔這話說的,好像侄女是貪九叔的錢財一樣。那還不是咱們爺倆比較對脾氣,感情一直非比尋常嘛?”
“一邊是最親的阿瑪,一邊是最好的九叔。你說你們兩個合不來,豈不是讓福福左右為難?”
就是就是。
隱約猜到她要幹什麽的十三阿哥笑,積極幫著敲邊鼓。
最後的最後,在太子、十阿哥跟十三阿哥的共同見證下。
小公主一手拉著自家阿瑪,一手拉著九叔,硬是讓兩人相互握了握手,決定就此放下以往種種齟齬,做彼此親密無間的好兄弟。
他們哥倆臉上的笑容假得不行,但小公主是真的開心。
甚至還親自往宮中,跟自家皇瑪法宣布了這一偉大勝利。寫給各位叔伯的信裏,也都濃墨重彩的記錄了這一筆。
康熙四十六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刻,四阿哥和九阿哥宣布交好,要做彼此最最親密的兄弟了。
哈哈哈哈。
十四阿哥捏著信紙笑得前仰後合:“八哥八哥,你的錢袋子怕是就此失蹤,徹底掛在老四腰上了。此時此刻,不知你心中是個什麽感想?”
八阿哥眼皮子都沒撩一下:“比起這個,爺還以為你會更關注接下來的戰事。畢竟你十哥都已經當了和碩親王,你這靖海大將軍還隻是個貝勒呢。”
“再不好好努力,你是等著來日回京跟老十請安,口稱參見敦親王嗎?”
嘶~
這就好像是在滾燙的油鍋裏澆了瓢涼水一樣,沸騰過後,升起絲絲縷縷欲望的白煙兒。
十四還暗戳戳琢磨著堅持努力,好好做出一番業績來,讓皇阿瑪覺得十四比老四更優、更適合大清江山呢,又怎麽可能甘心與老十伏低做小?
他甚至都沒有心情去估量太子的心理陰影麵積了。
趕緊拿出輿圖來,仔細研究著。
怎麽趁小倭子那所謂的神風過去之後,再給他來個狠的。最好直接將他滅國,再轉手把李氏朝鮮也給收拾了。完美收官,直接做個名副其實的大將軍王。
他這野心勃勃的想進攻,倭子國這邊也得小心防範呀!
畢竟知道的都知道,台風季結束,能放開手腳了,清廷那邊必然會重燃戰火。
示好不聽,賠禮不認。
數次想要把那李氏朝鮮國王李暾奉上無果,清廷這明顯是在佐渡金山上嚐到了甜頭,所圖更大了呀。
東山天皇眯眼:“他們中原不是有句話叫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嗎?既然退無可退,那就隻有死戰了!”
“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官船商船跟民船,不信蟻多不能咬死象!”
他這說的倒是挺慷慨激昂,可底下的官員卻反應平平。畢竟同樣的話已經說到第三次,那就說明前兩次已經敗了呀。
而且慘敗。
第一次丟了對馬島,接著又丟了佐渡島。現在周邊島嶼都已經被大清占了,隻剩下本洲還在苦苦支撐。
倭子國這些官員就不明白了:明明是清朝跟李氏朝鮮之間的戰爭,怎麽稀裏糊塗的矛盾就都轉移到他們倭子國呢?
還有,那李氏朝鮮的國王送不到清朝那邊,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和平。
那不能送回李氏朝鮮去,跟他們一起夾擊清廷麽?
幕府將軍德川綱吉覺得行!
首先合兩國之力,怎麽也比他們自己苦苦支撐的強。再者一在明,一在暗,以有備攻不備,獲勝機會也能直線上升。
得說想法是挺好的,但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而從三阿哥跟八阿哥先後到了前線開始,相關的情報網就迅速搭建起來。不管是倭子國,還是李氏朝鮮,在他們眼裏都成了透明人。
不等德川綱吉找朝鮮國王李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呢,十四阿哥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並火速找了兩位哥哥商量對策。
三阿哥給了他個特別嫌棄的白眼:“慌什麽,李暾又不像德川綱吉,缺兒子缺到得讓全國上下跟著一起守那生類憐憫令。”
“人家朝鮮三個王子呢,這麽長時間,早就完成了從如何營救父王到如何登上王位的蛻變。現在鹿死誰手不好說,但不想讓他們父王回去的心卻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