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事在人為不是?
字數:3924 加入書籤
不想讓他們父王回去?
十四阿哥驚訝:“那他們……”
三阿哥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皇家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別人不明白,你還不明白嗎?”
這話說的,十四阿哥可老大不樂意了:“弟弟明白什麽?三哥這話說的是什麽意思?弟弟可一直規規矩矩,兢兢業業地為皇阿瑪分憂,為大清效力。哪像你啊,從小到大都跟太子最好,現在,嘖嘖嘖,嗷~”
三阿哥剛猛的鐵拳雖遲但到,哥倆又又又打成了一團。
八阿哥:……
也是服了他們倆這互戳肺管子的日常操作。
久而久之的,竟是連勸一勸的心思都沒有了。隻眯著眼睛,想著轍,靜待那倆幼稚鬼打累停手。
沒有觀眾,沒有人調停,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打起來都覺得少了幾分趣味。
算了算了,正事要緊。
人家老十/十哥都已經封和碩親王了,他們這倆多羅貝勒還搞啥內鬥?
齊心合力把仗打明白了,功勞立了。
趕緊迎頭趕上才是正經!
本著這樣的想法,哥倆自動停戰。笑嘻嘻坐到八阿哥身邊。
哥仨一起細細研究,怎麽才能讓德川綱吉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最好從根源上解決了李氏朝鮮可能跟他們狼狽為奸,合起夥來給大清添堵的問題。
甚至讓朝鮮成為大清滅倭的急先鋒。
這並不容易。
可路在人走,事在人為不是?
他們哥仨通力合作,總能想出妥帖的法子來的。
這不,半月後,八百裏加急就又送回了京城:“報,李氏朝鮮國王李暾迷途知返,願意舉國歸入大清,助大清攻打倭子國。惜行事不密,被倭子國幕府將軍德川綱吉所殺。現……”
哈?
剛剛還昏昏欲睡的小公主瞬間清醒:[朝鮮國王李暾,曆史上的肅宗就這麽提前下線了?嘖嘖,還死於德川綱吉之手?這……]
小公主搖頭:[這怎麽聽,怎麽覺得假假的呀,像極了來自於大清的栽贓陷害。可……可李氏朝鮮國王那塊燙手山芋始終在倭子國手裏,不至於自家主場還被敵人得了手吧?]
那好歹也是個幕府將軍呢!
不能,至少不應該那麽菜吧?
能在國內為所欲為,讓天皇成為半吉祥物,德川綱吉自然不可能是一隻菜鳥。
可……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啊!
壞就壞在這家夥失去了唯一的嫡子後為求子幾近瘋魔,甚至頒布生類憐憫令,強迫全國上下跟著一起愛護動物。
這一愛心泛濫不起眼,太多以捕魚打獵為生的人淪為饑民了啊。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
在生存都已經成為難題的時候,哪還有什麽忠誠?
為了一口飽飯,些許金銀,太多饑民主動被動成了大清這邊的眼線。
而對對方位置、防守甚至換防等等消息了如指掌後,大清方麵再想暗殺與做偽隻會變得更加簡單。
倭子國那邊倒是堅決不承認呢,還說他們已經跟已故的朝鮮國王李暾達成了一致。雙方要精誠合作,共抗清廷入侵。
結果還沒等著護送朝鮮國王回國,國王就宣告不測。
這很明顯,就是清廷從中作梗!
但很可惜,他這個想法剛提出,就遭到了三位朝鮮王子的集體反駁。
對此,來傳信的兵丁是這樣解釋的。
“三位王子雖然平時有些齟齬,但在大是大非麵前還是能保持冷靜的。他們先後上書表示,子不言父過。他們父王已逝,當兒子的也不好再說什麽。但朝鮮自古以來都是中原屬國,再不可能另投他主,與敵人勾結戕害宗主國。”
“所以,他們不但堅決不承認有這回事。還為了報父仇,杜絕汙蔑,願意當大清的馬前卒,為滅倭出一份力。”
啊?
這下不止小公主,所有人都驚呆了好麽!
這這這,一切最開始的起源不就是那李氏朝鮮建狗屁的大報壇,沿用崇禎年號,還。在他們的李朝實錄裏詆毀皇上。結果好巧不巧的,被出海的九阿哥聽到了風聲。
因此種種,才有了十四爺遠渡重洋,替父報仇事。
而後倭子國涉入兩國爭端,矛盾轉移,一步一步的演變成了如今景象。
現在激戰正酣,最初的始作俑者後代們跳出來表忠心了?
[乖乖這一路急轉直下的,電視劇也不敢這麽拍呀!]烏那希搖頭,也是忍不住在心裏暗暗給思密達們點了個大大的讚。
不過……
這些家夥雖然無恥,當個炮灰之類倒也使得啊!
在這件事情的角度上,太子的意見倒是跟她相當一致:“雖然李氏朝鮮種種行為令人不齒,但若能結合兩國之力合圍倭子國。相信下一個台風季到來之前,其國必定已成曆史。”
所以?
太子微笑:“所以依著兒臣之見,送上門的助力不要白不要,咱先用著。等順利將倭子國收入囊中,再對三位王子論功行賞唄。”
屆時老經典曲目新演義,來個大清版的二桃殺三士。
不愁問題不能解決啊!
烏那希摸了摸小下巴:[雖然本公主不怎麽喜歡這位太子二伯,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招簡直熊貓媽媽點外賣——筍到家了。]
[不想當國王的王子不是好王子,而三個王子都想當國王的話……嘖嘖嘖,那其中的爭鬥想也少不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到最後就看誰能剩下,誰願意替朝鮮國去國號,自願加入大清,成為大清的朝鮮省唄~]
康熙默默點頭,不愧是他親自教養起來的乖孫女呀。
所思所想,就是更能入他這個皇瑪法的心。
這提議最初是太子提的?
唔,康熙爺隻顧著驚喜於自家小豆丁的聰慧敏銳了,也沒注意呀!
但不管怎麽說,這提議是好的,康熙也十分讚同。
並下令禮部起草聖旨,將過往黑鍋全都集中在已逝去的朝鮮國王李暾身上。理解並接受三位王子的投誠,但是……
介於上一任國王的種種悖逆行為給大清帶來的傷害,三位王子必須得表現出相應的誠意跟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