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讀書習武
字數:6124 加入書籤
吃完飯。
顧言點亮了雜役送來的蠟燭,開始翻閱入門冊子。
主要是一些道觀常識,衣食住行安排,還有一些規則之類的東西。
青雲觀的弟子,就算隻是剛入門的道童,依舊待遇很好。
衣食住行。
衣物不用說,顧言入門就配齊了隨身衣物,款式質地都屬上乘,並且每年春秋之際,都會有人過來測量身高體重、安排新衣物,一款兩套,從不短缺。
吃飯的話,有食堂,這個是配餐,葷素都有。
冠巾以上的錄名道士,還有雜役每餐親自送到住處。
除此之外,如果想吃些好的,冠巾道士及以上,也可以提前打好招呼,花上銀子,城裏酒樓的上好席麵,也能給你用馬車送到城外二十多裏的青雲觀,給你送上山。
住的話,道童住集體的道童院,其實也是獨立房間,都是房屋都連在一起。
冠巾道士及以上,則有自己獨立的房屋住處,還帶院子。
各院院主及以上的職位,則有權到山下的莊園居住。
最後就是行。
道童就別想了,隻能在山上的少部分區域溜達。
想家裏了,也隻能寫寫書信,然後讓家裏人上山相聚。
冠巾道士,則每旬可以出去兩天。
至於院主那些,基本可以出行自由。
...
在青雲觀內,道童隻是開始,唯有入了名冊的冠巾道士開始,才算相對自由一些,權利也多很多。
這裏就不得不提到,青雲觀的內部構建。
青雲觀是典型的十方叢林觀,除了常住執事,監院以下,遵循“三都五主十八頭”的製度。
最上麵就是方丈。
方丈屬於全觀最高宗教領袖,屬於戒行圓滿、德高望重的“傳戒大律師”,象征道統傳承。
青雲觀的方丈就是此類,有鱗國皇室敕封真人之稱,屬於比較牛逼的那種。
他在道觀更多是個象征,一般不管事。
青雲觀的管理權,在監院。
當然,這個職位也可以稱之為主持。
監院(主持),總管全觀事務。
這是個輪值崗。
青雲觀的監院,就是五年一輪,不過可以連任。
一般道觀和官府、世俗交涉的,也是監院,所以坐這個位置的人,需要在當地世俗有不錯的影響力,不然不好辦事。
其實看到這裏的時候,顧言還是有些懵逼的。
他之前一直以為方丈、主持這些稱呼,都是和尚廟才有的說法,現在才知曉是自己孤陋寡聞。
剩下的,就是‘三都五主十八頭’。
三都,為都管、都講、都廚。
都管:總攬日常事務,監督各執事。
都講:負責經壇科儀,教授經典。
都廚:負責管理齋堂飲食與法會供品。
顧言入道觀,賄賂的就是都管‘寧誠道人’的家人。
這些人差不多就是道觀的高層。
三都之下,為五主。
堂主:管理經堂誦經與戒律。
殿主:負責神殿香火、法器陳設。
化主:外出募化錢糧,維係道觀經濟。
靜主:指導弟子打坐修行。
經主:保管並刊印道教典籍。
這些人,可以算作道觀的中堅領導層。
其實,這五主,在青雲觀,也就是個職位,代表地位,真正做事的,還是下麵的人。
五主之下,才是各院,當然,也叫十八頭。
比如負責倉庫管理的庫頭、負責菜園和良田的園頭、負責整個道觀炊事的火頭、負責道觀治安巡察的巡照等等..
這些人,才是道觀的基層執事,也就是真正做事的人。
青雲觀的道童+道士,一共一千多人,最多的就是基層,所以十八頭,其實就是十八個院。
顧言所在的巡照院,就有冠巾道士及以上一百餘人,道童兩人。
嗯...
這兩個新道童,就是顧言和那個才六歲的盧謹。
這主要是巡照院的道士,都是全職武道士。
窮文富武。
養一個武道士的消耗、抵得過十幾二十個文道士,屬於道觀真正的‘底蘊’。
一般關係戶都不好進來。
也就是顧言天賦異稟、‘天生神力’,才混了進來。
...
看完這些常識,顧言摸了摸下巴。
作為一個合格的反派,絕對不能學那些廢物主角的不思進取,所以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他加入道觀,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個是度牒。
這個問題不大。
青雲觀是一府之地的大道觀,度牒名額寬裕,入門的時候,就給眾道童先辦好了度牒,再入的門。
所以顧言已經有了度牒。
官麵上,他不再是山民,而是入了道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道士。
隻是在青雲觀內部,他還是個道童,未入名冊,也沒有道號。
道童想成為冠巾道士,擁有道號,需要掃服役、背誦《早晚功課經》等,巡照院的道童,還要早晚習武,奠定基礎。
這般短則兩年,長則五年,通過考核之後,由高功法師主持冠巾儀式,正式成為道士,取了道號,入了觀內的《冠巾譜》,才能習練道觀的高深武學。
除了度牒,顧言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習武。
這個其實問題也不大。
上麵說過,普通的道童,還要磨煉幾年,通過考核,才能習練高深武學。
顧言就不一樣了。
考核的時候,巡照院的院主就承諾,等他打完基礎之後,立刻收他為徒,傳授觀內最好的武學。
別人還要苦苦通關刷級。
他直接速通。
搞得一點挑戰性都沒有。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毫無挑戰...”
顧言忍不住再次為自己的優秀而無奈。
“呼嚕嚕..”
八兩的呼嚕聲再次打斷了他的施法。
顧言:...
誒,睡吧。
他沒了自我吹捧的興致,吹滅蠟燭。
...
接下來的時間。
顧言在巡照院雜役的引領下,開始了各種熟悉,跟著那些師兄進行早晚功課,也開始跟著院內負責傳授的老道士學習武學常識、人體結構之類。
當初一起入門的盧謹則沒在,估計是年歲太小,還在幼堂刷級。
這種日子,一過就是一個多月。
顧言自律而聰慧,加上之前積攢的努力與汗水,基礎打的太好,學啥都快,引得院內眾多師兄都驚歎不已。
也不是沒人妒忌。
人性貪癡嗔。
就算是在道觀也難以避免。
不過沒等那些心胸狹隘之人嫉妒,院內不知何時,便有顧言當初測試,單手托舉五百斤的事跡傳出。
眾人再次驚歎。
這是什麽概念?
一些苦練多年的道人,一掌下去,都沒有五百斤的力度。
也就是說,顧言不需要修行,靠著蠻力,都可以將一些道人打的跪地求饒,說睡就睡。
這還嫉妒個嘚。
吹捧都來不及。
眾人開始紛紛主動靠近顧言這個小小道童,試圖提前打好關係,抱上大腿。
這些道人能入巡照院,要麽出身好、要麽資質好,都是人脈。
顧言自然不會拒絕這些人的示好。
一番接觸。
眾人發現這個才十五歲的師弟,人情往來通透,大大方方,絲毫沒有十多歲少年郎的靦腆或自我,於是那種偏向勢利的結交心態,也漸漸轉變,開始對這個新入門的道童多了些許佩服和尊重。
青雲觀這個平台有了,自身資質和努力有了,連心性都如此穩重。
此子必成大氣!
於是乎,顧言在巡照院,過得愈發舒服。
就是...
當初答應收他為徒的院主,一直沒有露麵,也不知是臉上的傷勢還沒好,還是咋滴。
顧言問了幾次,都被推脫之後,也就懶得問了。
反正經過正統學習。
他如今已經可以看懂幾分從老道那得到的《鐵身功》秘籍。
繼續努力就好。
世界是公平的。
今日多一分汗水,明日打起人來,揮舞的棍子就會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