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居室
字數:890 加入書籤
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靠近平壩。多數村寨的周圍,環繞著茂密的樹林,風景優美宜人。村寨的組成,大多數是幾個家族或幾個姓氏,有幾戶,幾十戶或百多戶至二、三百戶的,單家獨戶的少有。
布依族的房屋建築形式,一般常見的有平房、樓房和適應斜坡的“半邊樓”,這種半邊樓在紅水河北岸一帶為最多,具有較顯著的山區特點。房屋的建築多用木
布依族的石頭寨
材,屋頂一般蓋茅草或稻草,稍為富裕的蓋瓦。也有的用石板來蓋,當地稱為“石板房”。靠近南、北盤江和紅水河一帶,由於氣候炎熱,一般的人家都搭有涼台(或稱曬台),用來乖涼或曬糧食,或供婦女們在夜間來紡紗,納鞋底等做各種針線活的地方。住平房的人家,通常在屋內的一角飼養牲畜,也有的在屋外另起牲畜圈;住在樓房或半邊樓的人家,人住樓上,樓下作畜圈(這種房屋形式,在紅水河北岸幾個縣較為普遍)。夏天臭氣熏人,對家庭成員的健康是有害的。解放後,人們對此略有認識,稍在改變,如改作堆柴禾用。
房屋大多數分為三間、五間的,也有七至九間的。不管是幾間,一般都以中間的那一間為中堂(當地稱為堂屋),堂屋是最神聖的地方,它的用途多半用來接待客人和供奉祖宗,正堂設有神龕,神龕下方隻限安置一張供奉祖宗的四方桌(有的稱為八仙桌)。其他雜物不再堆聚在此(秋收時節例外)。除了堂屋作為專用之外,其餘左右間可以分隔成若幹小間,有時作臥室,有的作客房,有的作廚房不等。
家庭設備,一般說來還是比較簡單、樸素。屋內外也收拾得比較幹淨、整潔,他們還有“大掃除”(俗稱打陽塵)的習慣,每年到臘月二十五日左右,家家都要搞一次清潔衛生。此外,每逢春、秋兩季來臨之前,每家的房前屋後都要打掃得很幹淨,屋簷下的淤泥或雜草都要撮光鏟淨,使人有一種清潔、衛生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