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地區的沙漠和沙地
字數:1092 加入書籤
黃河河套以南,長城以北的鄂爾多斯地區,在自然地帶上處於溫帶荒漠和幹草原的過渡地段,西部幹燥度為2.0~2.8,東部減為1.6~2.0。
(1)庫布齊沙漠位於黃河以南的鄂爾多斯高原北部邊緣,除東部有一小部分位於幹草原帶外,絕大部分為半荒漠地帶。沙漠的東部有發源於高原上的幾條季節性河流自南向北穿過,使沙漠顯得比較零散;沙漠的西部沒有河流切穿,比較完整。庫布齊沙漠中流動沙丘居絕對優勢,占整個沙漠麵積的80%,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一般高度為10~15米,少數也可達50米。沙漠北部的黃河河穀平原上,還分布有一些零星低矮(3米以下)的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鏈。固定、半固定的灌叢沙堆僅分布在沙漠邊緣,尤以南部邊緣最多,高度不大,多在5米以下。
(2)位於長城以北的陝西北部、內蒙古伊克昭盟南部的毛烏素沙地,情況就很不相同,這裏年降水量較多,西北部250毫米左右,東南部更可達400~440毫米,因而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較豐富,有幾條較大的河流(如無定河等)縱貫本沙地的東南部流入黃河。沙漠內部還分布有眾多的湖泊,雖然大部分是蘇打湖(如察汗淖、巴彥淖、納林淖等)和含氯化物湖(如鹽池等),但也有淡水湖分布(如刀兔海子等)。這些湖泊水位的升降和降水量有著密切的關係,雨季水位升高,旱季水位逐步下降,湖麵縮小。地下水也相當豐富,丘間低地一般埋深1~3米,個別僅0.5米,水質良好。在毛烏素沙地還可經常見到不少由沙區泉水匯集而形成的河流,這些泉水從沙丘下伏基岩的接觸麵之間流出,成為沙區旱季水源的主要補給者。泉水補給所占的比重,榆林河(榆溪河)可達86.2%,禿尾河為69%,而海流兔河高達92%。這些都說明了毛烏素沙地水分條件較為優越。
水分條件較優越,植物生長良好,特別是一些湖盆灘地和河穀地帶,生長有旺盛的沼澤性灌叢――柳灣林。它由蒙古柳、沙柳和酸刺三種主要灌木組成,成為毛烏素沙地中的特殊景色。沙丘上也普遍生長油蒿等植物。所以,毛烏索沙地的固定、半固定(當地稱為“巴拉”)沙丘的麵積較大。沙丘的形態主要是梁窩狀沙丘和拋物線形沙丘。流動沙丘在沙地的東南部較多,與固定、半固定沙丘往往交錯分布,大多是新月形沙丘鏈,高度5~10米,也有高10~20米的。
毛烏素沙地是中國沙漠中自然條件較好,農牧業利用較多的一個重沙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