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社會經濟狀況
字數:1213 加入書籤
公元前5世紀,奴隸製經濟在希臘已得到相當充分的發展。當時,希臘奴隸製度的發展可分為兩大類型,即斯巴達型和雅典型。
斯巴達型是以農業為主,工商業不發達,實行土地國有製,使用國有的農業奴隸,奴隸來源多是擄掠來的被征服地的居民。
雅典雖以農業為基礎,但工商業比較發達,農業中經濟作物占有重要的比重;奴隸的來源也和斯巴達不同,多是通過市場買來的,使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
就整個希臘而言,當時農業中使用奴隸可以分三種情況:其一、斯巴達式的國有奴隸製,農業勞動全由國有奴隸希洛特擔任。
這種奴隸製度往往通過征服而建立。
其二、貴族田產中使用的奴隸,是農業中使用私人奴隸的集中方式,但規模不大,也不很普遍。
其三、自耕農或小農所私有和使用的奴隸,這是這一時期最為發達的農業奴隸經濟形式。
此外,奴隸還被廣泛地應用在手工業、工商業、礦山和家務勞動等各個方麵,這種情況在工商業比較的雅典等城邦比較普遍。
這一時期的奴隸製經濟,就其自身的發展過程說達到了充分的繁榮。
同中國等古代東方國家的奴隸製經濟比較起來,希臘奴隸製有如下一些特點:(1)希臘奴隸使用雖很普遍,卻以小規模為主。
而當時的東方國家,帝王將相等豪門顯貴擁有的奴隸數卻往往達到成千上萬、甚至十幾萬、數十萬。
兩者的差距甚大。
(2)在希臘奴隸經濟中,占優勢的是小農和小作坊經濟,而在東方各國中,王室、貴族、神廟經濟卻占有主導地位。
(3)以雅典為代表的希臘社會經濟中商品經濟的比重比東方國家要大一些。
這反映了當時希臘社會私有化比較徹底,市場交換的原則在社會生活中起著很大的作用。
(4)希臘各邦一般不以本城公民為奴,所使用的奴隸都是外邦和蠻族人。
而東方國家的奴隸很顯然有不少是本國的窮人演變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