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風味小吃

字數:1565   加入書籤

A+A-


    敦煌臊子麵敦煌臊子麵是一種傳統手工麥麵製品,作法是將麵粉加水和勻,用麵杖把麵團擀薄,切成長條煮熟,加湯食之。麵條細長而勻稱,尤像韭葉,加之湯的味道鮮美,吃上一碗,使人頓消饑餓疲勞。臊子麵關鍵在湯,湯的製作很講究,先將臊子(豬羊肉、蘿卜、洋芋等)在鍋內適火炒好後加入水,再輔之豆腐,蔥,蒜,香菜、蝦片、芝麻等佐料,然後將麵挑人湯中,即成一碗難得的美食。用臊子麵待客,是敦煌人最好的款待。敦煌黃麵黃麵也是一種麥麵製品,它細如龍須,長如金線,柔韌耐拉。煮熟後,調湯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別具風味。製作黃麵的工藝極其講究,操作也非常不易。拉麵師傅時而要將麵拉成長條,時而旋轉擰成麻花狀,將一團七八斤的麵團拉成一把細如粉絲的麵條。下鍋煮熟的黃麵色澤黃亮,乘熱拌萊食之,吃起來開胃去膩,清熱解煩,令您食欲大增,大飽口福。
    漿水麵漿水麵先要製作漿水,把芹萊或箭杆白萊、蓮花萊投入麵湯,加上漿水酵子,盛入缸內放在溫暖處發酵三天,即可製成清酸可口的漿水。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增進食欲,為夏令佳品。手工麵條煮熟後,涼開水浸過盛人碗內,加入漿水,澆上熗過的油蔥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漿水麵。三伏盛暑食之,不僅能解除疲勞,恢複體力,且對高皿壓、腸胃病有一定療效。
    敦煌釀皮子敦煌釀皮子有的晶瑩黃亮,有的光潔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後味酸辣,柔韌爽口,食用方便,是極為普遍的一種民間小吃、本地快餐。釀皮子是一種麥麵製品,製作時先將優粉加水和勻,然後將麵團置人清水中翻攪抓揉,使麵料中的澱粉與蛋白質充分分離,剩下蛋白質,俗稱麵筋。而溶解於水的麵漿,便是加工釀皮子的原料了。在水滾沸後,烙麵漿舀人鐵皮圓盤中塗勻,放人開水中煮幾分鍾,麵汁為餅便成為釀皮子。然後將餅狀的釀皮切成細長條,放幾片麵筋,加一點芥茉、蒜汁、辣椒,香油等便可食用。
    泡兒油糕泡兒油糕是敦煌賓館根據民間傳統方法創出的一種風味食品,因其色澤黃亮,表麵膨鬆如輕紗,結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泡兒油糕是從唐代“見風俏”演變而來,最初流行在宮廷、宮邸的宴席上,由於製作廚師寥寥無幾,街市上很難見到。製作時用大油和水燙麵。在整個燙麵、揉搓、包餡、炸製過程中,既要求油,水,麵的比例合適,又要求油溫適宜和火候恰當。這樣才能膨鬆起泡,形成表層脆酥似飛絮,內裏香甜如糯糖的特色,吃起來酥鬆香甜,是中外遊客首選的風味食品。
    羊肉粉湯羊肉粉湯是敦煌傳統小吃。選用敦煌本地飼養的膘肥體壯羯羊,宰好洗淨切成大塊,然後清水下鍋。待快熟時,打淨血沫,放人少許精鹽,肉熟後撈出,剃骨,後將剃骨回鍋,溫火熬煮成湯。食用時,先將骨湯兌水,放人適量生薑。胡椒,花椒,桂皮,玉果,辣椒、精鹽,蘿卜片。大蒜等香料煮沸,再將熟肉切成薄片與切成塊的涼粉盛人碗中,舀入沸湯,上麵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蔥、辣椒末等。觀之紅黃綠白,香味撲鼻,食之香辣爽口,肥而不膩。有滋補、發熱、祛寒之效。
    敦煌酒采用傳統工藝,以優質純正的高梁、小麥為原料,用清澈透明的“沙州泉水”釀造而成,為地方名優產品之一。敦煌酒廠生產的敦煌玉液、敦煌酒、敦煌宴酒、敦煌醇等係列白酒,以酒色清亮,窖香濃鬱、醇厚柔和的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先後榮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美國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和甘肅省鄉鎮企業係統名牌產品等多種榮譽。敦煌人十分好客,來到敦煌,品一次敦煌酒或買上兩瓶饋贈親友,也不失為旅途中的一件美事。